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明末儒士朱舜水 ,中日两国教育交流的先行者 ,他在日本从事教学活动中 ,其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并培养了一大批日本学者 ,主要表现在 :教育乃建国之本 ;“实理实学”的教育指导思想 ;为学之道 (立志奋发、好读书、作文 ) ;授学之道这几个方面。阐述了朱舜水“以经世济民为实践基础”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朱舜水居日时期,其华夷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他突破传统华夷思想的观念束缚,把在东亚传统族群谱系中被视为"夷狄之国"的日本视为"域外中华"。但与此同时,他又坚守华夷思想固有的陈见,视满清为夷狄,认为满清统治下的中国不幸沦为了"夷狄之国"。这样强烈的认知对比,体现出其华夷思想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围绕朱舜水居日时期的华夷思想,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于东亚近世华夷思想的演变之梳理,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朱舜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为抗清复明历经千辛万苦,在随郑成功北征南京失败后,为不当"虏民",以六十岁高龄流亡日本.在渡日的23年中又衍绎了他人生中最灿烂的篇章.几百年来他的事迹在日本民间广为传颂,他的纪念铜像受到日本国民的敬仰.这样一位人物,在他的出生故土却知之者不多.为了让更多的国人了解朱舜水其人,还他应有的地位,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他忧国忧民并为之奋斗的生平以及流亡日本的经过.  相似文献   

4.
朱舜水,名之瑜,字鲁屿,号舜水,明末学者,反清爱国志士。1600年(神宗万历28年)生于浙江余姚。他精研六经,兼长理财.明朝亡,曾欲据舟山抗清,失败后,亡命日本、安南、暹罗等地;常秘密入内地,进行反清复明运动,事败,居日本讲学二十余年,其学术思想对当时日本有一定影响。郑成功曾寄信舜水想请日本出兵援助复明.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朱舜水的遗民身份为出发点,结合文本,考察他不肯步入仕途的起因和动机,以及他在东渡日本后的种种复国努力,希望可以通过完整把握朱舜水的遗民心态,厘清明代遗民拒绝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一种行为范式。  相似文献   

6.
朱舜水,明末的儒学家,曾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失败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其重视朱子学,但又不受其约束,尊崇考证,对水户藩的修史事业及前期水户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朱舜水到底对日本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本文将要对此做一详细考察。  相似文献   

7.
明季大儒朱舜水先生在日本讲学20余年,深受日本学界尊崇礼敬.其遗文大多为在日讲学期间与日本学人的书札问答,由舜水先生的日本门人弟子蒐罗访求,校雠检阅,在日本出版印行,流传于世.其思想与学说在日本文化史上影响深远.对舜水先生这一世界性的历史功绩,日本学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余姚是明末教育家朱舜水的故乡,其作为朱舜水故里,留存了相对较丰富的朱舜水遗迹,多年来吸引许多国内外舜水学者前往拜访研究。但囿于朱舜水本人在国内的知名度以及地域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余姚舜水遗迹的保护开发情况并不乐观,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地考察,综合分析余姚舜水遗迹的现状,透过这些遗迹探寻余姚之于舜水思想的深层价值,以便更立体地把握其精神内核,为推动舜水文化流传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邹东凛 《文教资料》2012,(23):111-112
贝原益轩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庶民教育家。他在《和俗童子训》中以朱子学为基础,阐述了他的女子教育观,在女子教育原则、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女子教育观虽有时代局限性,但其教育思想促使当时社会对女子教育给予重视,为之后明治时期女子教育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教育家,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日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日本的杜威研究学者的积极传播,加上杜威本人亲自到日本的访问和讲演以及杜威教育著作的翻译出版,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影响从20世纪初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教育思想上,而且也表现在教育实践上。文章试从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早期传播、杜威的日本之行、20世纪20至30年代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发展,以及战后“杜威勃兴”等方面,探讨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影响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