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窗》2010,(2):64-64
想和朋友共享《知识窗》,但又不舍得把自己手上的《知识窗》送给他/她,是吧?没关系!马上推荐朋友给我们,他/她将会免费得到最新的一期《知识窗》!  相似文献   

2.
《知识窗》2010,(6):64-64
想和朋友共享《知识窗》,但又不舍得把自己手上的《知识窗》送给他/她,是吧?没关系!马上推荐朋友给我们,他/她将会免费得到最新的一期《知识窗》!  相似文献   

3.
《知识窗》2010,(8):63-63
从高一开始,父母每年都给我订阅《知识窗》。每期《知识窗》一来,我总是如获至宝,就算自己作业再多,也要在一周内把它看完。  相似文献   

4.
《知识窗》2009,(11)
你们好!我是一名高一学生,即将升入高二了.今年开始我就订了<知识窗>这本杂志.我每次看过一期后,又期待着下一期的出版.<知识窗>真的很好.不止我这么说,我身边的朋友也这样说.<知识窗>能够取得这么好的评价,都是编辑们努力的结果.谢谢你们带给我在看<知识窗>时那种快乐的心情.  相似文献   

5.
《知识窗》2010,(2):63-63
我非常喜欢《知识窗》杂志,祝愿《知识窗》能越办越好,新的一年,我希望贵刊能多刊登以下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知识窗》2012,(6)
为更好地和读者、作者互动,倾听读者声音,交流编辑思想,《知识窗》微博http://weibo.com/u/2577812030已经开通了! 本刊真诚欢迎读者朋友们来评刊,您可以为自己最喜欢的?文章投票,也可以给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我们都欢迎和衷心感谢。对于参加评刊互动的读者,我们会当期选取几位分别赠阅最新一期的《知识窗》杂志。下面,选取微博上的几位粉粉的留言,谢谢粉粉们哦!  相似文献   

7.
《知识窗》2006,(1):1-1
《知识窗》27岁了,每年,我们都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信中充满着关心和鼓励。记得一位事业有成的读者说:阅读《知识窗》是件非常愉快的事,从初中开始,26年来他几乎每期都读,称《知识窗》是他终生受益的朋友。我们感激这样的读者.正是有了你们的信任和热爱,《知识窗》才能始终坚持自己的特色,并形成自身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青竹姐姐.您好!我是偶然从《知识窗》上看到您为一些同学解答问题的,便把您的邮箱地址记录了下来,恕我冒昧。我今年刚上高一,接连两次的学校测验,我都考得很失败。因为,我每天上课都不在状态。早读课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总是在想以后怎么办,并且心口很难受,好像有东西堵在胸口,所以每天背东西都很难记住。您也知道高中的知识点很多,我该怎么办?我现在很自卑,感觉我只是一个不会被人关注的人……谢谢您!  相似文献   

9.
《知识窗》2011,(9):64-64
读者来信:我是贵刊的一位忠实读者,今年初中毕业。前几年,是妈妈帮我订阅《知识窗》,后来有了零花钱后,我就自己跑去邮局订阅。我和我的同学都非常喜欢看,才刚看完一期馈口识窗》,就迫不及待地盼望下一期的杂志早点出来。杂志上的篇篇文章都是在故事中讲知识,倾心为我们这些成长期的年轻读者提供应试的知识、素养的知识、有用的知识——以密集的知识点为我们的未来就业加分助力!  相似文献   

10.
早就听说“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并有一种迫切的参与欲望。这次学校组织我们参赛,我非常珍惜。因为我从小就很好奇,也好动,玩具都是自己动手拼装的;更好梦想,梦想自己能够有一项重大的发明,或者驾驶宇宙飞船遨游太空。我最喜欢科普类图书,《十万个为什么》,《世界之最》,《知识窗》等等,翻了一遍又一遍。可是一拿到《科学大众》,我就好像发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空,让我发  相似文献   

11.
《知识窗》2010,(9):63-63
天气渐渐变热,小编们正在埋头苦干。 “哎,最新的一期《读者》又转载了一篇《知识窗》的文章呢!”陈编叫道。“真的?是哪篇呀?”曹编赶紧凑过来。原来是《教室里荡秋千的教授》转载在《读者》2010年第12期上,呵呵。  相似文献   

12.
来信选登     
尊敬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各位编辑老师:您好!又一次看到您秀丽的蓝色笔迹,无比激动!作为一名著名期刊的审稿专家,即使对我们这种边疆期刊的作者,您也始终悉心审定,亦如去年我的稿件,您又提出了满满一张纸的中肯修改意见。通过您给出的这2次修改意见,让我在感受到您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的同时满怀感激之情!您辛苦了,谢谢您!稿  相似文献   

13.
《知识窗》2010,(3):63-63
《知识窗》创刊30周年活动——“80后90新生代青春日志”擂台已经圆满结束了!从2009年第3期至2010年第2期,本刊共刊发了35篇日志征文.亲爱的读者朋友.请您从以下日志中选择您喜欢的13篇文章.并按您的喜爱程度在评委具体意见处填上序号。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的审稿专家:您好!拙作得到了贵刊专家的认真审稿,对于所提意见,本人万分感谢。我认识到写稿修改的过程虽万分辛苦,但的确有所提高。并对专家所提意见表示心悦诚服。现对修改稿作以下3点说明:  相似文献   

15.
《知识窗》2009,(5)
《知识窗》2009年第二期刊登的《1916年的幽灵》,记述了三名逃亡战俘的奇遇,在筋疲力尽、身体衰竭到极点时,每个人都发现身后有一个人步步紧跟,就是说,一直有第四个人跟在他们后面似乎同样筋疲力尽地行走。但在稍事休息后,那第四个人却不来参加,而是留在看不见的黑影之中。  相似文献   

16.
动物论房子     
乌龟:不要忌妒哥,你们只看到哥天天住着洋气的大别墅,哪知道哥当“房奴”的辛苦? 蜗牛:算了吧,你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好歹你住的是洋房,即使辛苦点儿也有盼头。想想我,只供了个小户型.就被套了一辈子,抬不起头.直不起腰.连走路都没劲啊!  相似文献   

17.
《知识窗》2013,(19):45-45
你觉得《红楼梦》闷死人吗?我到现在都还是觉得《红楼梦》很闷,更不用说小时候了。有入跟我说《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对付人的手腕特别厉害,我都很困惑:王熙凤这样就很厉害吗?有比妈妈的那些朋友厉害吗?大概因为我家里常常有“很多王熙凤”进进出出,所以我看《红楼梦》时,就觉得王熙凤还算“蛮正常”的嘛!  相似文献   

18.
《华夏星火》2008,(3):70-70
面对众多记者的包围,农民工代表朱雪芹表示:"我深知农民工的辛苦,我坚信我就是农民工代表,我能代表农民工!""我从一线的缝纫工做起,一路走到今天,走进人民大会堂,我深知农民工的辛苦,我走过他们所走过的路,  相似文献   

19.
正"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如果我没有读过《红楼梦》,我不会相信看书也能产生如痴如醉的感觉!如果不是《红楼梦》未完,宝、黛二人的爱情未果,我不会对这本书的结局这样痴迷!如果我没有看到87版《红楼梦》的电视剧,我不会有"想回到清朝"这样强烈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创富指南》编辑:您们好!我经常看各种财经类报刊,寻找创业项目。《创富指南》我不是每期都要,但近年来,我几乎每期都关注。自从看到贵刊“万千百十工程”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冲动,想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