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191页有关淀粉水解的实验为:在试管1和试管2里各放入0.5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mL20%的H_2SO_4溶液,在试管2里加人4mL水,都加热3-4min。用碱液中和试管1里的H_2SO_4溶液,把一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在试管2和试管3里都加入碘溶液,观察有没有蓝色出现。在试管1里加入银氨溶液,稍加热后,观察试管内壁上有无银镜出现。笔者认为该实验有以下瑕疵: (1)就试管3的后续实验而言,中和试管1里的H_2SO_4时,加入NaOH溶液要适量,使水解后的溶液呈中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191页有关淀粉水解的实验为:在试管1和试管2里各放入0.5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mL20%的H2SO4溶液,在试管2里加入4mL水,都加热3~4min.用碱液中和试管1里的H2SO4溶液,把一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在试管2和试管3里都加入碘溶液,观察有没有蓝色出现.在试管1里加入银氨溶液,稍加热后,观察试管内壁上有无银镜出现.笔者认为该实验有以下瑕疵:  相似文献   

3.
一、铁钉锈蚀小实验取4支试管,分别放入铁钉。然后,在A 管里放一些干燥剂;B管中放入水,将铁钉浸没一半;C试管也放入水,将铁钉完全浸没;D试管里放入食盐水,将铁钉浸没一半。结果发现,A试管里的铁钉完好无损,一点儿也没有生锈;B试管里的铁钉锈得较厉害;C试管里的铁钉略有些生锈;D试管里的铁钉锈得最厉害。  相似文献   

4.
题目 取两个粗细相差很小的试管,在大试管里装满水,把小试管底朝下放在大试管里.把这种装好的两个试管倒过来,会看到大试管里的水慢慢流出,同时小试管自动上升到大试管顶.解释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大气的压强”教学过程中,常常见到这样一个题目:“某同学在课外活动中做了如下的实验:取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试管,在大试管里装上大半管水,把小试管底朝下放到大试管里,把这样装好的两个试管倒过来(如下图),就会看到大试管里的水徐徐流出,同时小试管自动上升到大试管里。试解释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6.
用大试管收集一试管NO2气体,倒扣在水槽里,不久看到试管里红棕色气体消失,试管里水面上升至容积的大约2/3处,再往试管里通入适量氧气,又出现红棕色,接着红棕色又消失,液面又上升.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试管中红棕色的NO2和水反应生成HNO3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讲授大气压强知识,为了体现大气压强的作用,也为了增加趣味,老师们常常要做这样一则实验:取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试管,在大试管里装满水,把小试管底朝下放到大试管里,把这样装好的两个试管倒过来,就会看到大试管里的水徐徐流出,同时小试管自动上升到大试管里。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  相似文献   

8.
一、人教版(化学第二册2003年6月第1版)实验实验:在3支试管里各加入6滴乙酸乙酯。向第一支试管里加蒸馏水5.5 mL;向第二支试管里加稀硫酸(1:5)0.5 mL、蒸馏水5 mL;向第三支试管里加入30%的氖氧化钠溶液0.5 mL、蒸馏水5 mL。振荡均匀后,把三支试管都放入70℃~80℃的水浴里加热。几分钟后,第三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消失了;第二支试管里还有一点儿乙酸乙酯的气味;第一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没有多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讲授大气压强知识,为了体现大气压强的作用,也为了增加趣味,老师们常常要做这样一则实验:取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试管,在大试管里装满水,把小试管底朝下放到大试管里,把这样装好的两个试管倒过来,就会看到大试管里的水徐徐流出,同时小试管自动上升到大试管里。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对于这则实验问题听得较多的解释是:当两试管倒过来时,大试管中的水流出,在大试管内部的顶端形成局部真空,因此小试管顶部A处的压强pA=ρ水gh,如图1所示,其中h是小试管顶部到大试管内部顶端的竖直距离。由于h较小,故pA比大气压强p0小得多。设小试管的横截…  相似文献   

10.
[题目]取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试管,在大试管里装满水。把小试管底朝下放到大试管里。把这样装好的两个试管倒过来,就会看到大试管里的水徐徐流出,同时小试管自动上升到大试管里。解释这个现象。本题编排在”大气压”的后面,前面已学过“帕斯卡定律”和“液体内部的压强”。题目已写明实验的方法、步骤和产生的现象,要求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解释。这个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要作出清晰明确的解答是不容易的。福建教育学院物理组编的《初中  相似文献   

11.
一位中学物理教师来访时,谈到78年版初二物理课本在大气压一节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取两个粗细相差很小的试管,在大试管里装满水。把小试管底朝下放到大试管里。把这样装好的两个试管倒过来,就会看到大试管里的水徐徐流出,同时小试管自动上升到大试管里。解释这个现象。”她说:“有的教学参考资料仅把这个现象解释为大气压的作用,但这样的解释嫌笼统。”又说:“如果认为细管的上升是由于大气压力作用在细试管内壁顶端的缘故,那么细管外壁顶端(如图中b点)也受到向下压力的作用,而且,按照帕斯卡定律,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致命的试剂     
我正在房里研究一种试剂。我小心翼翼地将一滴蓝色药水滴入试管里,药水立刻发出“咝咝”的响声,并产生了泡沫。我摇晃了几下试管,把一根白老鼠的毛放进了试管里。几分钟后,一只沉睡着的老鼠崽就在试管里出现了。  相似文献   

13.
一、有关问题 1.为什么盛氧化铜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若试管口向上倾斜,可能会发生以下两种情况:①反应生成的水及药品里的湿存水受热气化后,在试管口冷凝成水滴倒流到试管底部而引起试管炸裂;②H_2比空气轻,试管口向上倾斜则不易将试管里的空气排尽,加热时可能引起爆炸,而且氢气与氧化铜接触不充分,反应需要的氢气量增加,会使反应时间增长。 2.氧化铜放入试管里为什么要铺成斜面? 这是为了增大氧化铜的受热面积和增大  相似文献   

14.
日本科学家成功地在试管里培育出青蛙的眼睛和耳朵,这是全世界第一次成功地在试管里培育出动物眼睛和耳朵。一些医学科学家认为,这项技术的成功将为人类在实验室里培植人体器官铺平道路,它将大大缓解目前人体捐献器官不足的问题。青蛙眼睛长在试管里  相似文献   

15.
在两个试管里分别加入溴化钠溶液2毫升,然后向其中一个试管里加氯水1毫升,向另一试管里加碘水1毫升。再在两个试管里各加入无色汽油(或苯)1-2毫升,振荡后静置,观察  相似文献   

16.
l.盲目判断例1 现有两个粗细相差很小的试管,在大试管里装大半管水,把小试管管口向上放到大试管里,然后迅速倒过来,如图1所示,则这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A.小试管不动B.小试管向下运动脱离大试管掉下来C.小试管向上运动进到大试管里面去D.无法判断小试管的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17.
高中化学教材中,关于淀粉水解的演示实验是这样叙述的: 在两个试管里各放人O.5g淀粉,在第一个试管里加入4mI20%硫酸溶液,在第二个试管里加入4ml水,都加热3-4min.  相似文献   

18.
取一支试管,加入6毫升的蒸馏水,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显无色。再往试管里加入5毫升煤油,此时试管里油、水分层,界线分明,上层为煤油,下层为无色水溶液。 另取一粒黄豆大小的金属钠(去除钠表面上的氧化物等),投入上述试管混和液体里,可  相似文献   

19.
操作步骤: (1)给酯染色。取需用量的乙酸乙酯(约6毫升),加入油溶性染料(红杆铅笔的漆膜),振荡,给酯染上鲜艳的红色。 (2)取4支相同型号的试管,分别贴上备有1、2、3、4号码的标签,在1、2号试管里各加入5毫升蒸馏水,在3号试管里加入5毫升1.5摩尔/升的硫酸,在4号试管里加入5毫升3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在四支试管里分  相似文献   

20.
实验方法:1.把少许棉花放入25×150mm规格的大试管。里,加入70%的硫酸溶液4毫升.2.把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1厘米处边微热边搅拌,约2分钟,试管里形成红褐色的液体时停止加热.3.向;。试管里加入20毫升水稀释,振荡后溶液里显浅棕色,用小试管l。取试管a里的液体约2毫升,用30%的NaOH溶液中和.4.中和时,用胶头滴管吸取30%的NaOH溶液快速渡加,边滴边振荡,当溶液m浅棕色突变为棕色时为止.(这时溶液显弱碱性)5.另取小试管C配新制的Cll(OH)22~3毫升,用滴管取试管1。里的液体1毫升加入试管C,振荡后在酒灯上加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