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宣叙性歌曲《Fixer upper》的基础上,从音乐结构与戏剧情节、宣叙手法、声音形象定位、演唱中的语音问题及乐队特征分析上探讨关于音乐剧中宣叙性段落的场面创造与表演。  相似文献   

2.
高莉 《文学教育(上)》2009,(13):114-114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音乐戏剧艺术,它融音乐、戏剧、文学、舞蹈和舞台美术于一体。歌剧的主题思想、风格及其艺术魅力,都是通过演员(包括乐队)的舞、演、唱f奏)艺术所塑造的音乐戏剧形象而展示出来的。歌剧艺术具有高度综合美的戏剧性、音乐性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歌剧包涵了诗歌、戏剧、音乐、绘画、舞蹈等多种艺术,兼有各种艺术的某些特性,作为综合艺术的歌剧,戏剧和音乐总是相辅相成的;同样的,也只有戏剧情节愈发精彩,音乐才有愈发精致的机会.莫扎特正是由于看到了音乐在歌剧创作中的重要性,所以他一改之前作曲家创作歌剧的习惯,即将音乐放在了戏剧奴仆的位置上,使得他成为第一个真正使得音乐以戏剧同伴的身份参与到歌剧中的作曲家.  相似文献   

4.
《华章》2007,(10)
歌剧是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等艺术要素,以歌唱为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对于培养和造就人才具有独特的功能,使人更加自觉地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每一部著名歌剧作品的背后都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歌剧作品以其丰  相似文献   

5.
歌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歌剧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创作改革史。音乐与戏剧是歌剧中最重要的两大基本元素,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历次歌剧改革的核心,也是一个永恒的焦点。歌剧作曲家们总是以处理音乐与戏剧关系的不同观点去实践着自己的歌剧创作。从歌剧诞生至十九世纪的威尔第,不难看出,歌剧中音乐与戏剧的天平呈一条螺旋式的运动发展轨迹。这一轨迹也正是歌剧从雏形走向成熟的一个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由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结合而成的综合艺术,歌剧在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歌剧中的一部杰作。在这部歌剧中,音乐语言具有了新的通俗性与个性化的特征,以音乐对人物进行了惟妙惟肖的刻画。本文对该作品中进行综合分析,将该剧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全方位地阐述。  相似文献   

7.
歌剧作为一种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其强烈的戏剧冲突、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与精湛的舞台表演,成为歌剧艺术得以表现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辽宁歌剧院1995年首演至今的歌剧<苍原>,其音乐体现出了戏剧性、开放性、史诗性这三大美学特征.该剧已成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歌剧经典.  相似文献   

8.
重唱是歌剧中的重要形式,它以其多声部织体的音乐结构与特定的人物关系紧密相连在同一时间段表达不同人物的内心思想从而推动戏剧情节不断发展的特点,成为歌剧艺术中音乐与戏剧表达的关键因素,对于歌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歌剧发展史上,将重唱作为歌剧艺术重要戏剧表现手段的革命性作曲家是莫扎特。他之所以重视歌剧重唱的创作,是因为重...  相似文献   

9.
歌剧属于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涉及到舞台美术、舞蹈、文学、戏剧、音乐等内容。将歌剧艺术带入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可使这一艺术形式得以传承与广大,而且还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表演能力与歌唱能力,并且还对学生的价值观念有重大积极影响。本文就将歌剧艺术带入高中音乐课堂的途径,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歌剧一种以歌唱为主,并综合以器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为一体的戏剧形式,称歌剧.歌剧是西洋音乐舞台上最重要的综合艺术形式.中国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也有歌剧的性质.五四以后特别是延安时期,音乐工作者开始尝试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方式来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  相似文献   

11.
宣叙调是歌剧演唱的组成部分,但最初的宣叙调是一个独立的概念,是一种演唱形式。在歌剧演唱中,宣叙调的演唱是不能回避的。尽管它没有咏叹调那样优美,也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它的价值必须得到应有的承认和重视,应把它当作完美的歌剧艺术中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古典戏曲鉴赏学是对古代戏曲的文学艺术、表演艺术等进行欣赏、理解和批评的一门学问。明清戏曲评点是中国古代戏曲鉴赏、批评的特有理论形态,它针对古典戏曲集舞台性、文学性、音乐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特征,主要从表演和文学艺术两个层面参与古典戏曲鉴赏学的理论建构,其特点是紧密地结合戏曲文本,发掘演员情感体验、排场合理性和曲白可演等要素在戏曲舞台艺术塑造中的意义,揭示戏曲文学鉴赏中的主体性、想象性和超越性价值,从而丰富了古典戏曲鉴赏的文本及其理论内涵,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戏曲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艺术因素,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然而,在戏曲艺术实践不断成熟、不断完备的情况下,我国戏曲理论却始终停留在以戏曲局部的音乐性与文学性统观戏曲艺术整体的框架中。李渔的戏曲理论则首次突破了这种传统的戏曲理论研究格局,以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为基点,涵盖了戏曲艺术本体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李渔戏曲理论从文学属性的倚重到戏曲本体的回归,标志着我国的戏曲艺术在理论上达到了艺术本体自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舞蹈是用人体的动作和姿态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和音乐、文学、美术和戏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它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各种不同的艺术创作领域都有着自身艺术门类所独特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如文学通过文字表现,美术通过色彩表现,音乐通过音响表现,而舞蹈则是通过人体动作来表现的。本文将针对舞蹈创编中如何进行形象模仿。  相似文献   

15.
奥尔夫教学法重视体验、多感官参与的方式,不但适应幼儿学习的特点,也有利于激发幼儿自然的情感,促进幼儿多种感官能力的发展.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集语言、动作、乐器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教学,将其应用在幼儿园戏曲活动中,有利于幼儿领悟戏曲唱腔艺术、体会戏曲舞蹈艺术、体验戏曲奏乐艺术.在应用过程中,将奥尔夫教学法渗透到幼儿...  相似文献   

16.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部分,散曲不仅是古代从乐府到词这一音乐文学传播的继承和发展,作为戏剧的杂剧艺术,由于其曲牌联套的形式,也和音乐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元人的观念中,对曲的重视更多于对关目故事,戏剧冲突的注意,可以说,元杂剧是成熟的戏剧,但元人普遍的观念中,杂剧创作还在辞章之列,元曲艺术是以曲为本位的。  相似文献   

17.
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都属于戏剧,都是融诗、歌、乐、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两者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出现。基于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这两种表现手段基本相似的戏剧形式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两者在艺术表现形式、题材内容、审美原则及音乐创作等方面的异同,以期为中国戏曲与西方音乐剧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革新传统戏曲、发展民族音乐剧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分析了通俗音乐中戏曲元素的使用,举例说明戏歌、京剧流行乐和中国风作品中戏曲元素的运用和变化,阐述了这种音乐现象的社会效果以及如何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9.
音乐剧是集戏剧、音乐、舞蹈为一体的一种大众娱乐艺术形式,也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社会音乐活动。这种创造性音乐活动是否被接受是一个关系特别复杂的科学命题。该文旨在音乐社会学的视野角度下,从音乐剧接受的性质、途径、效果以及音乐剧的欣赏出发,阐释音乐剧接受理论体系的四个方面,以说明这几个方面相互交织作用构成了音乐剧接受的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影视作为“视”“听”相结合的现代高科技传媒工具,将舞台上的歌剧、舞剧、话剧、地方戏曲等综合艺术搬上荧幕,打破“舞台”固定有限场景的局限性,实现了时间与空间转换的极大自由,为观众的视听满足带来极大的便利性。影视作为声画结合的综合体,音乐已不是为了避免无声所填充的附加物,而是成为整个艺术构成的有机部分。影视配乐作为烘托画面气氛、强调解说情绪的一种艺术性创造活动,对整部影视作品的成败起到了关键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