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后一次“跑反”诸葛亮没有设过“空城计”,这故事是罗贯中妙笔创造,谭富英们唱出名的。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同志确实设过一个“空城计”,并亲笔写新闻,吓退蒋(介石)傅(作义)军。当时《人民日报》正在“空城”中,搞了最后一次“跑反”。  相似文献   

2.
于宁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博士生导师。自 1981年到人民日报工作以来,他长期在评论部工作,撰写了大量社论、评论员文章。1994年,于宁荣获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1998年任现职,2000年4月,兼任人民日报华东分社社长。近日,笔者就于宁的成长之路及新闻评论界的诸多现实问题对于宁同志作了专访。  相似文献   

3.
2002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追记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典型郑培民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公仆本色———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同志》,二版配发了郑培民同志的照片和简历,并在一版配发了由我撰写的评论员文章《坚持执政为民当好人民公仆》。第二天(10月15日),人民日报又在第二版发表了郑培民同志的日记摘抄。十六大召开前夕,在指令性稿件多,版面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人民日报对郑培民这一典型突出处理,形成了一定声势。通讯见报后,受到有关领导、新闻界同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一致好…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记者祝晓虎报道 当春的讯息翩跹而至,常年奔波在采访第一线的人民日报70多名地方记者欣然来到北京,参加2月19日-20日举行的2001年人民日报地方记者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江泽民同志和丁关根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社社长白克明,总编辑许中田,副总编辑李仁臣、梁衡等编委会成员和各部局主要领导出席了会议。白克明、许中田同志在讲话中,对人民日报记者部2000年的工作、尤其是改革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新一年的工作任务和改革目标。 在过去的一年中,人民日报记者部的整个工作…  相似文献   

5.
以4月1日头版头条评论员文章《肃清“左”的流毒和纠正软弱涣散状态》打头,到4月底,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二十二篇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平均每篇八百多字,除几篇千字以上外,一般只有五六百、六七百字。4月1日那篇就是七百来字。人民日报头版评论这么明显地一短,使人们看到了报纸评论短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曾被称为职务最高的新闻记者和评论员。他一生中在不同时期为《红色中华》、《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提供过大量消息等新闻稿件。还亲自撰写了许多优秀评论。笔者最近系统地学习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选集》中的新闻作品.认为毛泽东的新闻评论作品特别是他后期撰写的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7.
对《毛选》出版经过的一点补正邢显廷,曹国辉一、“《毛泽东选集》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与体现,可以说是深深镌刻于人们心中。”正因为这样,我们读了刘金田、吴晓梅两位同志编著的《<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心情和作...  相似文献   

8.
从“死人办报”想“书生办报” 1957年3—4月间,人民日报犯了大错误,受到毛泽东主席指为“死人办报”的激烈批评。那一阵报社多次受批评,但从来没有这样苛重。编辑部一些同志为此议论,这样批评绝非偶然,是报社内外长期积累的各种问题的集中暴露。毛泽东在2月27日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作了一篇重要讲话,后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题,在6月19日全文发表。原讲话谈到我国在所有制方面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  相似文献   

9.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博士生导师于宁自1981年到《人民日报》工作以来 ,长期在评论部工作 ,撰写了大量社论、评论员文章。1994年 ,于宁荣获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1998年任现职 ,2000年4月 ,兼任《人民日报》华东分社社长。今年4月 ,他就《人民日报》地方版改革与发展问题接受采访。这里发表的是这次采访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从“死人办报”想“书生办报”1957年3—4月间,人民日报犯了大错误,受到毛泽东主席指为“死人办报”的激烈批评。那一阵报社多次受批评,但从来没有这样苛重。编辑部一些同志为此议论,这样批评绝非偶然,是报社内外长期积累的各种问题的集中暴露。毛泽东在2月27日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作了一篇重要讲话,后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最后一天,人民日报名专栏《人民论坛》,登载了著名评论员米博华的思想杂谈文章:《新年话惜时》,非常有针对性地引经据典作了一番生动的论述,读来饶有兴味。  相似文献   

12.
在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6月15日)丁关根丁关根同志讲话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共庆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受党中央委托,谨向人民日报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是中国第一大报,在国际国内有很...  相似文献   

13.
去年12月8日和13日,《人民日报》分别在头版头条,报导了《大力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工作》两条消息。为配合这两条消息的发表和学习、宣传,《人民日报》又在12月14日和15目,分别配发了《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两篇评论员文章。这两条消息和两篇评论员文章,在当前全党全国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中,仿佛像一股暖暖的春风,吹拂在神州大地。  相似文献   

14.
最后一次“跑反”诸葛亮没有设过“空城计”,这故事是罗贯中妙笔创造,谭富英们唱出名的。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同志确实设过一个“空城计”,并亲笔写新闻,吓退蒋(介石)傅(作义)军。当时《人民日报》正在“空城”中,搞了最后一次“跑反”。 1948年秋末冬初,蒋家王朝的寿命屈指可数了。东北解放战争已近尾声。华北我军围攻太原、解放包头。华东我军解放济南。西北我军在陕(西)中战役歼敌3万,进迫西安。中原我军解放郑州,再克开封。“蒋介石傅作义穷极无聊,派遣第94军及若干骑兵,采取所谓攻心战术,沿平津线南下,企图冒犯石家庄一带。”当时以及事后,许多人都说这是它的一次回光返照。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杜日前在总编室设立了一读小组,旨在进一步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直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的要求,落实该报编委会提出的“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确保重大宣传任务的完成和宣传质量的提高,确保不出政治性差错,实现高出一筹的目标”的精神。《人民日报》成立一读小组  相似文献   

16.
无限深情的凝聚——人民日报报道邓小平同志逝世侧记王欣2月19日,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人民日报的全体同志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投入到悼念邓小平同志的报道中,发表了大量悼念文字和照片。2月20日,在一版以突出位置刊登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和大...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了。这三十年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了伟大的发展,也经历了严峻的曲折和反复;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十几年来,人民日报的同志,怀念最深的,是与他们共同工作了八年的邓拓同志。他忠实地听从党中央、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指挥,实行政治家办报,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日报工作的重要指示,决心开创人民日报改革发展新局面本刊北京6月14日讯一杯清茶,一个小型座谈会———6月13日下午,人民日报社以这种简朴的方式,纪念《人民日报》创刊55周年。人民日报编委会成员和报社各部门代表一起,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日报工作的重要指示,决心开创人民日报改革发展新局面。55年前的6月15日,在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炮声中,根据中央决定,将原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和晋察冀日报合并,成立人民日报,履行党中央机关报职责,社址就设在党中央当时的所在地河北省西柏坡附近的里庄。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9.
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后,全国各主流媒体都进行了密集报道。人民日报除了及时刊登大量的消息、通讯之外,还发表了一系列评论员文章。可以说,这组评论员文章篇篇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多年少见这样的政论文章,读后令人眼睛一亮。  相似文献   

20.
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前身之一创刊之际,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同志把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题赠报社,指明了人民日报的办报宗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创刊一周年时,邓小平同志题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