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老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在课堂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变动不居的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蕴含了丰富的生成性。教师应该灵活地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老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在课堂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变动不居的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蕴含了丰富的生成性。教师应该灵活地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学生的真实认知点上综合把握,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  相似文献   

3.
闫振岭 《贵州教育》2012,(12):42-44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教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变动不居的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孕含了丰富的生成性。教师应该灵活地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学生的真实认知点上综合把握,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笔者就下面几个案例来反思数学课堂生成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无论事先计划得多么周密,安排得多么细致,课堂上都有可能发生意外情况:小鸟飞进了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天空雷电大作,揪住了学生的心;学生的某一提问使教师陷入了困境等。这时,教师可能很愤怒、惊惶,也可能十分沮丧。然而,这些情绪会使人失去思考能力,失去对情感的控制。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掌握一定的应变技巧,因人而异,因事制宜,灵活应变。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老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又蕴含了丰富的生成性。我们应该灵活地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学生的真实认知点上综合把握,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敏锐地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  相似文献   

6.
数学老师往往都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教师课备的是多么充分,也无论课堂上教师讲解时多么透彻,多么卖力,可往往到学生那里是收效甚微,教师的付出与获得是事倍功半,老师累,学生烦。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又如何改变这样的现象呢?原因一:教学内容激不起学生的学习激情。虽然教研员和校长们一直在强调要创造趣味课堂、高效课堂,但是不可否认,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学就是无趣的、枯燥的。  相似文献   

7.
包闽  李力 《中学生物学》2013,29(4):10-11
教师无论多么精心地备课也难以完全预知课堂的所有细节.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往往让教师始料未及,能否合理地处理这些"不速之客",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南宋朱熹说得好:"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来自学生的问题正是教师教学灵感和教学资源的"源头活水",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推进教学,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8.
叶莹 《广西教育》2011,(4):15-16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在课前准备得多么充分,考虑得多么周全,但由于种种原因,总会产生许多始料未及的"错误",打乱了教师课前的预设。这时,教师们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会批评学生太笨,勒令其坐下,不让其陈述理由;或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跳跃式地绕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相似文献   

9.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教师无论他的知识多么渊博,经验多么丰富,思虑多么周密,都难免在教学活动中碰到偶发事件.对偶发事件的处理,无论是教师方面的,还是学生方面的,无论其性质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我们都必须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不要激化矛盾,要以"冷处理"为主,切忌造成师生情绪上的对立,要寻找最恰当的方式,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尽快导入正常教学中.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教师在课堂上处理偶发事件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有效课堂?如何打造有效课堂?在这里我引用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启发引导.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所以,有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离开了学.教就成了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1.
郭俊芬 《学周刊C版》2014,(4):147-147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应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他们的思维如潮水般涌动。但有时觉得无论自己在课堂上多么卖力,多么认真,课堂显得多么热闹,多么生动,学生却总是难以取得应有的进步和发展。面对这些问题,我也进行了反思:“应该用哪些方法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究竟怎样进行教学才可以使学生取得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的提问无论多么精巧,体现的都是教师的主观意愿,总是先有教师的思维,然后才有学生的思维。教师提问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正>在写作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作文讲评工作的效率实在有待提高,无论教师的作文批改做得多么认真,讲评课准备得如何充分,作文写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分专题进行过多么详细的讲述,可是不少同学还是一头雾水,不明白自己的作文有什么问题。陷入这样的困境不仅让教师困惑,更让学生苦恼,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让作文的批改和讲评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就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教育部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  相似文献   

14.
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应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他们的思维如潮水般涌动。但有时觉得无论自己在课堂上多么卖力,多么认真,课堂显得多么热闹,多么生动,学生却总是难以取得应有的进步和发展。面对这些问题,我也进行了反思:"应该用哪些方法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究竟怎样进行教学才可以使学生取得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课外练习的设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教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课堂生成包括"意料生成"和"意外生成",两者彼此交叉呈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著名的专家崔允郭博士指出:"教学有没有效率,指的不是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师讲得认真不认真,指的是学生在一节课上学得好不好和学到了什么。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不想去学习,教师无论怎么努力,教得多么辛苦,课堂教学也是无效的。同样,如果学生努力去学习,但经过辛苦的学习,也没有学到什么,这也是无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重点强调的。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可以得到具体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的推进已逾十年,客观地讲,新课改理念教师们已记取了不少,比如,现在看教师们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那里会赫然摆放着三项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再看看课堂的实际操作,我们就会发现,教师们对新课改理念记取得多,领悟得少;摆放得多,实践得少.就说我们的语文课堂,尤其是高中,还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一听一讲课堂就完事.即使有问题,更多是教师自己预设好了的,学生还是被动的.这样的课堂谈不上高效.  相似文献   

18.
龚春华 《新课程研究》2010,(4):96-96,111
没有提问,没有课堂。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都有这样的印象,一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不仅仅是老师表演得多么出色,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妙语迭出,把课堂导人一个妙语连珠的奇妙境界。但事实上我们也会看到,有不少老师的课堂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教师一问学生一答,整个提问形同走过场;二是教师问得简单学生答得简单,整个提问十分乏味;三是教师问的题目答案在书上都能找到,整个提问没有一点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杨梅 《甘肃教育》2010,(14):46-47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为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那种随机应变的调控能力所折服,也会为有的教师不能释放学习者的智慧火花而让课堂拘于陈式而感到遗憾。新课程教材无论从内容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20.
讲课是遗憾的艺术,一堂课讲下来,无论是对讲课者还是听课者来说都会留下极深的印象。作为讲课者,不论你准备得多么充分,总会留下遗憾。这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各种各样,他们在课堂上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教师在处理学生思维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上,总会出现不到位的情况,这样对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来说,就留下了提高自己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