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电力系统中,6~35KV的配电网大多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在系统单相接地时允许短时间带故障运行,因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但随着电网的扩大及电缆出线增多,系统对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加,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流经故障点的电流较大,电弧不易熄灭,容易产生间隙性弧光接地过电压,同时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芯饱和时容易引起谐振过电压,导致事故跳闸率明显上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不少电网采用了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即在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同时用消弧消谐及过电压综合装置柜取代电压互感器柜,可以测量母线电压,同时在接地时,装置动作可以快速消除接地电弧及弧光过电压、铁磁谐振。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0,(23)
公司10kV配电系统为不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在运行中单相接地后会产生接地电容电流。接地电容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10kV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GB/T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3.1.3第二款、3.1.5规定,接地电容电流超出规定值后会导致接地过电压而引发系统事故,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采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来补偿,以防止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而引起弧光过电压。  相似文献   

3.
概述:水泥厂3-10kV配电电网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这种接线方式中单相间隙性弧光接地过电压产生的频率较高。分析了接地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对比目前所能采用的限制措施,提出用消弧及过电压保护装置可有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  相似文献   

4.
中性点接地方式是目前配电系统关注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直接关系到电力设备的绝缘水平、过电压水平、供电可靠性、通信干扰、接地保护方式以及人身设备安全等很多方面。本文着重介绍集团6kV配电网接地消弧变的实际应用及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5.
随着厂矿企业的不断发展,配电网络中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将急剧增加,根据国家原电力工业部《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规定,3~66KV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10A时,应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一般的110/10kV变电所,其变压器低压侧为△接线,系统低压侧无中性点引出,因此,在企业变电所设计中要考虑接地变、消弧线圈和自动补偿装置的设置。确保生产用电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王尉 《大众科技》2013,(10):68-71
我国110kV配电系统大多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负荷侧电压跌落严重,影响对用户的正常供电;短路电流也很大,有些情况下甚至会超过三相短路电流,影响断路器遮断容量的选择。文章对110kV系统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110kV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相比,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可有效减小单相接地故障电流,使其小于三相短路电流,且明显抑制单相接地故障时负荷侧的电压跌落程度,提高电能质量。如果合理选择中性点接地电阻值,还能保证各种过电压水平不超过现有110kV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继电保护装置也能正确动作。经PSCAD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了以上结论。  相似文献   

7.
供配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运行,供电可靠性,过电压和绝缘的配合,继电保护,接地设计等多个因素,而且对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电子干扰、人身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目前供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四种,本文对这四种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8.
35kV及以下电力网为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均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即其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接地时接地点的间歇性电弧可能在电网中引起过电压,使非故障相的绝缘薄弱点发生第二点接地,造成扩大事故。为此反应不同判据的选线装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文中介绍了几种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装置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及其应用装置。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网的发展,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单相接地电容和电流量不断增加,各种系统发生故障种类日益繁多,这就要求电网连接技术不断更新。在应用中,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时候,容易造成接地点电弧不容易熄灭和消散情况,同时对配电系统过电压的影响较大,容易形成各种不同装置的变更。本文阐述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在电网中的应用和其技术措施,旨在提高电网运行中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在电网运行中,如果高压侧中性点是直接接地运行方式或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当变压器的高压测发生单相永久性接地故障时,发电机的中性点产生位移电压(传递过电压),及对电网产生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10kV系统中性点一般采用非有效接地的方式运行,主要包括: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直接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三种方式。其中,中性点不接地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继续运行1-2小时,大大地增强了10kV系统供电的可靠性,是早期10kV系统应用较多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电缆线路的比例大幅度增加,使10kV系统的电容电流快速增长,单相接地故障时对人身和设备的影响不断增大,须尽快切除接地故障。因此,除了对供电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10kV线路外,广东地区的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由原来中性点不接地或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改为了中性点经小电阻直接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网系统的不断扩大及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改造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已是关系到电网运行可靠性关键的技术问题,文中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网系统的不断扩大及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改造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已是关系到电网运行可靠性关键的技术问题,文中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网系统的不断扩大及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改造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已是关系到电网运行可靠性关键的技术问题,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强晓帮 《今日科苑》2014,(12):122-122
配电网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消弧线圈的作用就是为限制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时产生过大电容电流,防止铁磁谐振过电压,增加对电网的保护作用。消弧线圈补偿系统的分类固定和自动补偿系统,补偿方式有全补偿、欠补偿、过补偿三种。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下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提出了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下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隔离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耗能地区用户广泛采用电缆出线,在35k V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时,因单相接地过电压烧坏设备的概率大大增加,为解决这一矛盾,35k V电缆线路的电力网中性点采用小接地电阻接地方式。这种方式对于降低系统过电压水平,提高系统可靠性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涉及电网的安全运行、继电保护配置、绝缘配合、过电压大小、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等等。怎样根据不同地区的电网、发展阶段的不同、用电对象的不同来选择适当的接地方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问题。在此结合工程实际,对中性点不接地、小电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直接接地等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煤矿电网系统,本文重点对单相接地保护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零序全电流群体比幅比相法,在煤矿电网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有效地判断出发生故障的线路。  相似文献   

20.
三相交流配电网中性点与大地间电气连接的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可称为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本文主要分析比较了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直接、中性点经消弧线圈、中性点经电阻几种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