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出国潮”是从1978年开始的,至今25年。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2年底,中国共有58.3万人出国留学,其中自费出国40.8万人;15万人学成回国,创办企业5000多家,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以下选取的,是三位中国自费留学生回国后目前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近年来出现了“井喷”现象,目前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总计超过30万人,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达到2.5万多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派出国。然而,各种问题也纷纷暴露出来,“中国小留学生劣迹天涯,华人媒体剖析其中原因”、“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留学生被捕并被驱逐离校”、“3名中国留学生涉嫌福冈灭门血案震惊日本社会”、“互相攀比引火烧身”之类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甚至有人称“留学垃圾”——中国的留学生怎么了?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试行)》要求:公派出国的留学研究生学成后须回国服务两年,如不遵守协议,则必须偿还所有的资助费用,并支付30%的违约金.  相似文献   

4.
《报林求索》2009,(5):55-55
<正>【摘目: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千龙网.新华网……】09年最热的教育形式是留学,而最流行的留学形式是"本土预热留学"。"本土预热留学"正在洗牌留学行业。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8年全国出国留学生人数达18万人,而09年预计出国留学人数将达到30万人。而这些留学生在国外读高中和大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要走向世界,中国人首先要走向世界。改革开放以来,被称为“世界大串连”的出国潮汹涌而起,截止去年,我国出国留学生已达30万人,其中仅在美国的就有15万人。进入90年代,海外学子们带着知识、带着学位、带着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纷纷从大洋彼岸回到祖国。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目前已有近10万学子学成回国,约占出国留学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徐可  于鸿 《出版参考》2004,(4):16-16
中国留学生归国潮流已达到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顶峰。根据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自1978年至2002年底,中国的出国留学人员达58万人,到目前为止,15万人学成归国。2002年,“海归”将近18000人,比上年增长了47%。  相似文献   

7.
财经新闻     
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初步形成2001年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年,经济获得稳定增长,人均GDP超过800美元从而进入世界中下收入国家行列。目前,我国已形成国有经济、混合经济和民营经济三足鼎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开放式经济格局;全国有各类社团20多万个,这些社团的活动显示出中介组织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我国每年有2.5万人公派或自费出国留学,这些人将成为我国与外部世界交流的重要桥梁;全国的互联网用户已达2650万,手机用户剧增到1.2亿,预示中国不会被甩在“数字鸿沟”的另一端;我国的城市…  相似文献   

8.
1872年8月,中国政府派出3o名幼童作为第一批留学生抵达大洋彼岸的美国。其后,又陆续派遣几批留学生赴美、德、法等国。中国政府派遣第一批留学生赴日是在1896年。据统计,自1896年至1911年,留日的官费和自费生总数已不下2万人。di封建社会的中国,历来是讲“男尊女卑”的,男女界限森严,所以,女子出洋留学的阻力自然比男子大。1902年冬,何香凝东渡日本留学。其时,日本已有中国女学生十余人,她们大多是名门闺秀,随父兄夫婿自费出国的。中国首次派遣女子出国留学是1905年湖南省20名女学生到日本读速成师范科。两年后,奉天省女子师范…  相似文献   

9.
忆先师吴文藻与师母谢冰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绪贻  佳运 《出版参考》2007,(11):38-39
吴文藻先生是1923年怀着“教育救国”的志愿,由清华留关预备学校送往美国留学的。1928年.他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和“最近十年最优秀外国留学生奖”,1929年年初回国.受到清华和燕京两个大学聘请。因其未婚妻谢冰心在燕京任教,他就进入了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原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所用教材全是外国的,教师是外国人或回国留学生,一般都用英语讲授。  相似文献   

10.
1847年,我国第一位留学生容闳赴美留学,到如今160年的留学史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这几十年中出围留学人员总量超过100万人,其中又以2000年以后出国留学的人员为多,占总量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1.
话中有画     
“中国20年流失几十万学子,等于流失了好几个‘硅谷’。” ——中国滞留国外的各类专业人才已达30多万人。硅谷地区的高科技创业者李信麟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表示,没有中国人,硅谷就不成其为硅谷。美国二战后的20年内,引进高科技人才达40多万人,其中华裔人才占1/5。硅谷目前约7000家高科技公司中,约有2000家由华裔创办或管理。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一词的使用始于日本人。唐代,日政府派遣使臣来我国汲取先进文化,由于使臣是外交使节,不便在中国滞留时间过长,为了保证充分地汲取中国文化,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遣唐使时,同时派遣[留学生]与[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是随同遣唐史一同回国的学生。[留学生]一词就这样被沿用下来。  相似文献   

13.
当徐小平1996年年初从加拿大回国踏上新东方创业路途的时候,也许他没有想到他会在轰轰烈烈的“留学潮”中影响数以十万计的人。10多年过去了,他回首与无数留学生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怒的跌宕日子,感慨道,“我的心情从未‘平和’过,我只是一直激动着……”  相似文献   

14.
1923年9月1日中午,日本发生了有史以来最惨烈的自然灾难——关东大地震。然而,在这场空前的浩劫中,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却乘震灾之机,大肆修杀我国旅日华工.并惨无人道地暗杀了中国留学生领袖、“共济会”会长、年仅27岁的王希天。王希天原名王照敬,1896年8月15日生于吉林长春市金钱堡。他祖上经商,开设王家皮锻,为长春有名的富商。1贝5年王希天东渡日本留学,在中国人民反对承认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之际,与友人组织留学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18年初,王希天随留学生爱国拒约请记团回国.同年5月,与李达、许德担等人一起被推举为…  相似文献   

15.
高校出国学生成绩档案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也加快了国际化的进程,中科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就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三大特征之一。目前,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不断增加,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达到2.5万多人,出国留学人员的层次以本科和研究生为主。不论他们到哪个国家和地区留学深造,也不论接受留学生的国家和地区所需相关材料有何不同,出国留学人员在国内院校学习期间的学业、成绩证明,都是必不可少的材料。而学生成绩档案是高校档案馆(室)重要的、独具特色的档案之一,这就给高校档案馆(室)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留学生使用美国图书馆的困难与对策刘子明著宋登汉摘译(咸宁师范专科学校)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的外国留学生不断增加,约每十年就翻一番。留学生来自180个国家和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通过各种途径在美学习的留学生逐年上升。1989年的一份调查...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参考》2005,(5):33-33
[留学生]一词的使用始于日本人。唐代,日政府派遣使臣来我国汲取先进文化,由于使臣是外交使节,不便在中国滞留时间过长,为了保证充分地汲取中国文化,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遭唐使时,同时派遣[留学生]与[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是随同遭唐史一同回国的学生。[留学生]一词就这样被沿用下来。  相似文献   

18.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长崎两市投放了原子弹。这对加速日本法西斯的投降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给无辜的平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广岛市当场死难者计有78150人,长崎市则有23750人,另有大量失踪者和受伤者。 在这些受害者中,除日本人外,还有许多外国人。据不完全统计,计有:朝鲜、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波兰、德国、俄罗斯及澳大利亚人等。在受害的中国人中,包括留学生、华侨、军人和军队雇员、劳工等。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立即决定停止向日本派遣留学生,随着中国驻日大使馆及留日学生监督处的关闭,以前派去的留日学生亦全部返回国内。自1938年至1946年的9年间,在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的统计表上,前往日本留学的人数均为零。但日伪占领区的各汉奸政权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仍大量派遣学生赴日留学,以此作为一项维系日伪“亲善”、“共存共荣”的重要手段,加以其他种种原因而赴日留学者,因此,留日学生总数不会低于1万。据“广岛大学原爆死难者慰灵行事委员会”调查,原子弹在广岛爆炸时至少仍有37名中国留学生留在这里,被炸者约20余人。  相似文献   

19.
勿让“廉价”见闻泛滥梁丽娟当前,许多大小报刊经常刊载国外的“跳蚤市场”、后花园或汽车库的“星期天贱卖”、逛日本“百元商店”或美国“99分商店”的文章,有连载、有特写、有观感,有的将之分门别类、有的还介绍自己的心得,可以说津津乐道。作者有留学生、出访人...  相似文献   

20.
留学生沃尔特决定不回家,“等到两年后毕业吧,我学的是建筑,回国后要当建筑师,给太子港建最坚固、最漂亮的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