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生学习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这方面,作文教学是责无旁贷的."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都说明这一个道理.它要求作文应当是真我的体现,然而,当今小学生作文存在着写空话、写大话,没有真情实感的现状,这种弄虚作假是对学生人格的扭曲.写出自己的生活,作文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生学习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这方面,作文教学是责无旁贷的。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都说明这一个道理。它要求作文应当是真我的体现,然而,当今小学生作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生作文,并非文学创作,首先得学说真话,诉真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终生学习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都说明这一个道理。作文是真我的体现,不允许存在虚假。作文如果有虚假,那是对学生人格的扭曲。写出真实的生活、独特的感受,作文才有生命力。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小学生往往容  相似文献   

4.
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的作文指导仍坚定不移地冲着分数而来。猜题,套题,甚至默许、引导胡编乱造。久而久之,作文就成了为教师而写,为应试而作。作文的弄虚作假,是对学生人格的扭曲。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作文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体验、感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是新课标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细节就会发现,学生在写作时,思绪一般都会进入自己熟悉的生活,把生活中的一些画面记录下来,形成美文。学生作文就是心灵的写照,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当然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作文中发现,大多数作文单调乏味.内容干瘪,框架模式化、语言成人化,几乎千篇一律,情感不亲切、不真实、矫揉造作,难以写出真情、绘出童心、显露童趣、叙述童乐,这已成为小学作文习作的一个“瓶颈”。打破这个“瓶颈”单靠教材中安排、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经过反复历练,形成良好的动笔习惯,其最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爱心”,正确引导小学生在作丈中袒露童心、回归童趣,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永恒的话题。丰富的感情是作文的基础,有“爱心”的学生更能激发出丰富的情感和写作的灵感,这样写出作文才饱含真情,感动读者;一个感情非常平淡,缺乏“爱心”的学生是很难写出好作文来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心”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黄燕飞 《文教资料》2009,(13):139-140
个性化作文是现代作文追求的目标.培养小学生自主作丈是目前一个重要的话题.本文作者结合作文教学经验,谈谈引导学生写出个性化作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有所为而作”──谈引导学生创造作文素材天津特级教师陈文彰叶圣陶先生曾经极为深刻地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的事勉强拉到笔底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为着写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 ,更丰富多彩。”一篇文章的个性 ,主要在于独特的经验感受 ,情感的投入 ,丰富的想象 ,新颖的构思 ,独特的语言和与众不同的文风。而我认为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生做真实的人 ,写真实的话。只有真实的人 ,才有真实的个性 ,才能写出真实有个性的文章。真实是个性和创造的基础。作文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 ,捕捉自己心情的瞬息变化 ;同时 ,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 ,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源泉。而不要引导学生说…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创新作文?我认为,只要能用我笔写我心,抒我情,写出了真感情,真体验的,就是创新作文;只要是有新意的表达就是创新作文。如何教会学生写“创新作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从情感入手奠定思想基础教学中老师要促使学生树立“为情造文”“因情而感,因情而发”的写作观点。教育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让学生感受到作文与生活一样,是生活的需要,是生活的点缀,鼓励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二、从深入生活和阅读积累入手奠定材料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尽可能的扩展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教师就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开发生活中的作文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点燃激情,张扬个性,才能让学生畅所欲言,直抒胸臆,写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的作文来。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尊重学生自由发展和个性差异,引导学生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捕捉真实的外部世界,关注人性本真,展现个性风采。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作文写作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作文素养,提高写作能力,成为当下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问题。作文写作的目的是通过设置话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人生感悟,用文字的方式来叙写生活、抒发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借助作文这一工具,通过适当的引导,实现与学生的心灵交互,以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这也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的目的。教师通过训练学生的写作,帮助他们具体明确地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学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3.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语文教师的关注。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学会在写作中感悟生活,体验情感,享受写作的快乐,是我们要思考的课题。要让学生乐于作文,就要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积极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寻找、积累材料,从而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大胆地表达出来,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童真,从中体会写作的快乐。我以一堂作文课——《我的好朋友》为例进行了尝试。这是一篇写人作文,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一件事来反映好朋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一个很广的领域,这里仅在“通过审美,进行作文教学”的背景下,谈一些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作文教学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真实感受中去提炼生活,写出个性鲜明的文章,而且要指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理念与动机学会赏识,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和胸怀,也是学会做人的一个方面。难与人合作,常常是因不会赏识人,看到的大都是别人的短处。集体中大家能互相赏识,就会产生凝聚力、亲和力。引导学生学会赏识是培养学生现代素质,营造良好学习成长环境的需要。传统的或一般的作文教学,大都是指导怎么作文,而怎么生活则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或是忽略了,或是放弃了,总之,不在“指导”的范围之内。这样的作文教学不完整,作文与生活有些断开。完整的作文教学应把“指导作文”与“引导生活”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生活,从而有…  相似文献   

16.
“写自己不真,写家庭不幸,写学校不新,写社会不深”这是当前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令人忧虑的现象。作为语文教师,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真情”匮乏的毛病。这是因为他们在写作时,并不是从自身的真实感受或体验出发,而是让自我游荡在作文之外。或生拼硬凑、或胡编乱造、或无病呻吟……写出的文章往往感情淡漠、言不由衷,存在着大量的假话、套话和空话,让人觉得矫揉造作、虚假而空洞。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如何医治学生的这一通病,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能够写出自身的真情实感,感动着自己,更打动着读者呢?这是当前作文教…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笔者以傅园慧网红事件为例,从读写要紧密结合、评价要及时改变、作文要贴着人咬着人、语言要鲜活有生命等四个角度,系统阐述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捕捉自己心情的瞬息变化,从而写出能充分表达自由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写作文并不容易,教师是一个引领者,所以如何让孩子们爱写作文、写好作文是重中之重。让孩子们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首先要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其次要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更要让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最后再给孩子一个创新的题目,这样孩子们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真实的作文。  相似文献   

19.
徐伟 《现代语文》2008,(11):135-136
[教学设想]: 本节课通过“听好歌”激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自己熟知的事物中发现真、善、美。从而写出血肉丰满,富有灵性的个性作文。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就是练习把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或亲身经历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小学作文必须从"真实"起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真情实感的表现。要想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积累真实的素材;寻找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引导学生写出真实感受;准确评议,坚持以"真实"为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