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就要重视发展孩子思维的独创性和灵活性。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教育孩子解放思想,鼓励他们敢于打破成规去思考问题,遇事不被“成见”所束缚,善于多渠道、多方位思考问题,不人云亦云,考虑问题多来点儿“急转弯”。  相似文献   

2.
思维的独创性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具有独特和新颖的特点.智力正常的人都蕴藏着创造的潜力,只要通过恰当的教育、训练都能加以开发.小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下可以明显地提高,因此应重视开发每一个孩子思维的独创性,培养孩子勤于思考、敢于探索创新的思维习惯和态度,积极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思维的独创性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具有独特和新颖的特点。智力正常的人都蕴藏着创造的潜力,只要通过恰当的教育、训练都能加以开发。小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下可以明显地提高,因此应重视开发每一个孩子思维的独创性,培养孩子勤于思考、敢于探索创新的思维习惯和态度,积极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4.
<正>在36岁幼儿期进行创造力的教育和培养,对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创造力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直接学习和传授,它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综合。所以,创造性的教育应在孩子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进行。那么,我们如何在幼儿的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让孩子去勇于探索、发现,敢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幼儿教师如何做,才能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更好地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5.
孩子的生活充满想象和创造,他们喜欢在自己童真、童趣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孩子的想象是不受限制的,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造,他们会将自己所思、所想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是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幼儿期是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不只是简单的模仿,简单的掌握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6.
怎样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决定了以培养、发展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 ,教育活动 ,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根本任务 ,而创造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就必须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把信息、知识加工整理成理想、行为、实现创造性成果的意识活动。创造性思维通常表现为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不囿于别人的见解和既定模式 ,能迅速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 ,乐于追根求源和检验论证 ,敢于大胆幻想…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育》2004,(5):12-15
教师要投身于“新基础教育”,首先要敢于否定自己。尽管否定是很难的,也是很痛苦的,这是一个再生的过程。教师一定要相信孩子有无限的潜力,孩子是你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如果在课堂上,没有一个学生敢于超越老师规定的范围去做练习,或进行其他学习活动,不敢越雷池一步,过于循规蹈矩,那是十分可悲的。  相似文献   

8.
武慧娟 《考试周刊》2015,(11):184-185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强盛,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乃至政府的关注。孩子创造力的培养,作为幼儿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项,越来越受到学者和教育家的重视。本文从创造力定义阐述的角度出发,探讨幼教老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如何通过一系列方式方法的采用,达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挖掘孩子潜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娟 《家教世界》2013,(7X):36-37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造能力的培养应从幼儿开始,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能力对于学前教育意义非凡!在玩具教学中诱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应做到一物多"玩"。俗话说玩是幼儿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是孩子的文字。孩子玩玩具过程是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认知能力的过程。做好玩具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好玩的天性,而且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智能和健康的心理,同时也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与独特性的特点,能够克服一般思维定势,用新异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据心理学专家研究证明,发散思维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人们创造力的重要指标。万里同志曾指出:“如不从小就培养孩子敢于提出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发扬孩子的创造精神,那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就不可  相似文献   

11.
杨晓娟 《考试周刊》2012,(30):178-178
中国学生的想象力位居世界末位,但创造力世界排名倒数第五.这大大影响了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基层教师应该面对这一现状,积极思考解决方法。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其次,在行动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最后,掌握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们应重视孩子的想象力,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肖锦红 《教师》2015,(4):40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更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众所周知,童年是形成创新、创造能力的最佳时期,一旦发现孩子具有创造力,我们就应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创造、乐于创造,充分调动学生创造的主动性,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并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李江山 《山东教育》2011,(14):48-49
1.思想观念的创新——敢于否定、推陈出新。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心理基础,安于现状,满足于已有成绩只会阻碍创造力的发展。创新既可以是对已有知识的再创造,也可以是在一定的思维层面产生的新感受、新发现等。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让学生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喜悦。例如,初三几何"勾股定理"的证明至今  相似文献   

14.
不少人认为,只有父母具备很高的创造力,才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其实,许多美国父母都很平常,并不一定有什么创造力,但他们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让我们从日常生活的小事讲起。一般来说,如果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又能装上,多数父母会称赞孩子;若是  相似文献   

15.
王慧红 《考试周刊》2009,(31):232-233
所谓创造力是指人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每个幼儿都有这种能力。我国创造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凡是孩子原先不会的,现在会了,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别人没有想到的,孩子想到了,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在孩子原先和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的,就是创造。那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这个年龄阶段实施创新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何在?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6.
创造力的教育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曾说:“科学的最高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要有一定的创造力。”我们的教育应该把重视“智刀开发”的教育提高到创造教育的高度上来,学校要为孩子创造力的开发实施最优化的教育、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原则来进行。教师应做到:一、创设相互作用情境,营造安全自由的课堂心理气氛班级授课制教学有利于教师同时面向全体学生高效率地传授知识,但却不利于…  相似文献   

17.
想象力才能带来真正的创造力。在儿童美术教育中,要先明白什么是想象力,然后才会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再去保护孩子的创造力,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和拓展孩子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求知欲,培养好奇心、鼓励学生进行独创,敢于标新立异、训练摆脱习惯性思维、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开展课外电子制作、和培养创造性的个性七个方面探析如何提高学生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06,(Z2)
[教学背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是“我会拼图”,教学要求是:能用不同的圆或半圆的纸片拼出新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较清楚地向别人说明自己拼图的内容和方法,并能评论别人的作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本课有一定  相似文献   

20.
晏红 《现代家教》2000,(10):16-17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富有创造力,每个正常的孩子也都有创造潜力,但是,儿童的创造力只有得到适当的环境影响和成人的指导、引导、诱发及培养,才能发展成智力。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需要从生活的细微之处抓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