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皎然的文势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皎然的诗论,举其“势”论进行专门研究的并不多见。“真情,精思,奇势,险境,高格”可以概括皎然的美学观。他的“势”理论可谓追求奇险诗歌艺术的一种表现,极大地丰富了皎然的意境理论。  相似文献   

2.
以往学界大都认为“隐”为先秦道家老庄思想特色,并仅仅从出世的人生态度上来理解道家的“隐”.其实,只要深入先秦道家的思想,把握老庄思想真谛,就可以发现“隐”并非道家思想特色.先秦道家的“隐”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对现实、对政治的干预,是对腐恶政治的独特反抗,实现人的自然本真.“隐”,实为道家对人生处世的“独见独晓”,它具有超越世俗的情怀,独立自由的精神,重人轻物的价值追求,表现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隋唐时期是佛教中国化完成时期,也是佛学进一步融入中国思想文化、参与中国思想文化重构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涅檠学逐步成为佛学的主潮,佛学理论出现了哲学主体实体化、佛教的“因缘”学说与道家的“自然”说融合、在佛性论上的走向自然主义和佛性的人性化等倾向,这些就是隋唐时期佛学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道家文化与楚文化互相渗透的现象,使得保留浓厚楚文化色彩的湘西文化除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外,也染上道家色彩。这种道家色彩以一种集体无意识方式积淀在沈从文的内心,使沈从文的创作表现出了道家文化意蕴。为了找寻完美的人性理想,这位具有现代理性的“乡下人”对儒家文化中的积极因子表示出了认同,进而、形成沈从文自称的“新道家思想”。  相似文献   

5.
道家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哲理思想,对人的心理健康调适具有显著作用。老子的“无为”和庄子的“逍遥”道理对人们的思想有很深的启发。针对当前很多大学生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建议把道家文化列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由辅导员和专任教师研究、宣扬优秀道家文化,以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仅靠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治疗意义上的危机干预是不行的.道家文化内涵丰富,是构建中国传统文化"和合"特点的重要内容,其作用尤其表现在日常生活方面.结合道家文化教育思想,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道家文化素养,促进其心理和谐,具体的做法是把道家文化列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利用道家文化的地域资源,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7.
皎然是中唐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他的《诗式》是唐代诗论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不仅总结了唐诗由兴而盛的成功经验,也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诗由盛而衰的过程。在《诗式》中,他提出了“五格论诗”的诗论方法,这“五格论诗”的方法和皎然的文艺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既表现出方法自身的矛盾,也表现出统一于文艺思想的倾向,既显出矛盾性,也显出统一性。本文拟就皎然诗评标准内在的矛盾性和统一性提出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老子乃先哲,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是他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被认为是先于万物存在,并且是产生万物的神秘本源.其表现是气势恢弘和创造非凡.整体而论,道家对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影响是巨大和深刻的.不仅如此,对中国哲学的最初阶段及对后世以及现代社会生活,都有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卞之琳的诗歌创作中,有着浓郁的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尤其表现了儒家的“仁爱”、爱国和道家的“无为而为”相对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自我和谐是人的心理、身体和人格三者和谐的统一,它具有时代性、相对性和层次性的特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自我和谐的至高境界.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蕴涵着关于自我和谐的种种解说和沉思,如儒家文化中正心诚意的修身观、道家文化中顺其自然的养生观、佛家文化中因缘果报的自律观等,都有特别的借鉴意义.在市场经济时代,自我和谐的调控作用反映在社会进步的诸多方面,其对文明建设的价值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1.
皎然继承了儒家中和之美的文艺美学思想,发展了儒家传统诗论中的"通变"概念,借用佛家的"中道"观提出"诗家中道"诗学观点,妥善处理审美过程中诸多相互对立的矛盾范畴,从新的角度拓展了诗歌审美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12.
“安史之乱”后,唐诗创作进入到一个相对沉寂的时期.而在此时的江南吴中地区,却活跃者一批身份各异的诗人,他们以诙谐善辩、潇洒自适、放荡不羁的诗歌创作风格为当时笼罩在盛唐诗歌阴影下的中唐诗歌注入了一股新风,为大历、贞元后的中国诗歌指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路径.皎然《诗式》中的“三格四品”说正是对“吴中诗风”的理论总结,它的形成、内涵和“吴中诗风”是紧密不可分的.因此,研究“吴中诗风”,不能不对皎然的“三格四品”说作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皎然诗学中,"作用"是一个佛学意味极其浓郁的诗学概念。在佛典中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示有为法诸相之间的因果联系,强调一种客观性;一是指佛性的外在显现,强调一种主观性。皎然是第一个将之引进诗学的诗论家,不仅以之论诗,还以之评诗,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诗歌"作用"论。皎然引进这一概念并非是对佛典语义原封不动的照搬照用,而是结合自己的诗美理想赋予了它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皎然是有唐一代为数不多的诗论家之一,他在其诗歌论著《诗式》中较为系统、深入地探索了诗歌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问题,而贯穿于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以中和为美、追求适度的艺术辩证观,这一观点使他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地看待诗学问题,且提出了一系列符合诗歌审美理想的艺术主张,深入地揭示了诗歌的本质规律。本文围绕文与质、自然与至丽、至苦与无迹等诗学问题,从“济不足”与“泄过”这两个方面阐发皎然中和之美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15.
“意象论”是美学、文艺学研究中关于“意象”的一个大论题。苏轼对“意象论”有创新和发展,通过创新,他赋予自己的作品以特有的艺术内涵,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个案。  相似文献   

16.
齐梁时期存在八病之说,并且与沈约有关系,《文镜秘府论》的声病材料是可靠的。《文镜秘府论》所引沈约"八体"可以看作是八病。八病说的最早探索者是沈约,沈约早在二十岁其创作就追求声律和谐,回避声病。沈约声病说有着丰富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裴斯泰洛齐的爱的教育的理论是他众多教育理论中没有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理论,但却是他用终生都在实践的教育理论。文章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理论形成的背景、裴斯泰洛齐对教育爱的实践、爱的教育的基本涵义以及爱的教育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李妍  贾林祥 《培训与研究》2007,24(12):80-82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的研究是认知发展研究领域里的一个新热点,是心理知识发展研究中的新思路。近年来在心理理论研究领域成果丰硕,逐步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理论,主要包括理论论、模块理论、匹配理论、模仿论和社会文化决定论。在对以上理论进行基本的综述后将重点放在对心理理论研究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的讨论之上,因为这些问题代表着心理理论研究前进的方向和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也是关系到心理理论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一百多年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在一些最重要的方面证实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理论分析.同时,现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核,马克思在理论上所揭示的各种经济规律仍然会发生作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趋势所提出的"丧钟论"与关于股份公司和股份资本性质所提出的"扬弃论"讨论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彼此之间并不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20.
韩愈诗歌[1]中有大量以描写日常琐事及表现世俗人情的诗作,这类诗歌主观上是韩愈个人对杜甫的推崇和借鉴及其“不平则鸣”的理论主张使然,客观上则是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它们对于诗歌创作在题材上走向世俗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