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美德主要内容的梳理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修身、齐家、处世、治国几个方面,将中国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梳理为20神精神,并作了简明扼要的分析研究。作者认为这20种精神实质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高尚的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60字具体规范,正是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的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2.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度概括和凝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微观层面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具体道德要求.该目标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理想人格一脉相承,与新时代我国公民的国家公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私德相辅相成,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点”和价值“源点”,是衔接和贯通社会中观层面的价值导向和国家宏观层面的政治理想的必要条件,是统一和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虽然已经过去80年了,世界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五四”时期的爱国精神,反封建精神及理性主义精神在今天仍然闪烁光芒。继承“五四”爱国传统,弘扬“五四”精神,召唤民主与科学,是建设四化、振兴中华的伟业,是中华民族跨入21世纪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4.
在卞之琳的诗歌创作中,有着浓郁的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尤其表现了儒家的“仁爱”、爱国和道家的“无为而为”相对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提倡什么样的社会公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怎样的社会公德,不仅与其政治制度相关,也与其文化传统相关,在今日中国,普通中国人究竟对社会公德持有怎样的态度,应构成我们对社会公德问题思考的“原点”。本文依据最新社会调查数据,对中国公众的社会功德观做了细致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屈原由于其忧愤深广的爱国情怀,尤其是为了理想而顽强不屈地对现实进行批判的精神,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股深沉而刚烈之气;楚国历史上传统的战斗精神表现在屈原作品中,较之《诗经》,“楚辞”主题的战斗性大大加强了。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我院总务处注重节水节电和育人的有机结合,坚持以节水节电为契机,围绕“三服务、二育人”的根本宗旨开展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山西电视台、太原电视台、山西日报、太原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曾多次报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坚持把节水节电教育同学生爱国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节水节电的自觉性。节水节电不仅是为了节省经费,而且要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大学生爱国爱校的主人翁精神  相似文献   

8.
陈洪涛  韦雯 《广西教育》2022,(15):36-39
本文阐述广西大学革命史中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故事,凝练广西大学革命英雄人物事迹中蕴含的主要精神,提出将这些精神融入高校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方法:以“复兴中华,矢志不渝”之精神滋养大学生职业理想、以“为国奉献,为民工作”之精神强化大学生责任担当、以“百折不挠,奋斗不息”之精神铸造大学生奋斗风骨、以“不畏牺牲,心怀天下”之精神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9.
“三德”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大力倡导“三德”教育是加强精神明建设的需要,它们三之间即相互独立又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德育工作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为使德育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说过:“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注重传递爱国知识,激发爱国情感,还必须重视引导学生的爱国行为。所谓“爱国行为”,借用“道德行为”的界定方法,可以认为:爱国行为实质是一个人在爱国知识和爱国情感的支配下,所采取的有益于祖国(包括他人、集体、社会)的各种行动。换而言之,只要是对国  相似文献   

1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我国的公民提出了“一基三德”的道德规范要求。“一基”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三德”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贯彻执行“一基三德”要求?又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基三德”人格素质的小公民?这是当前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现状与不足,指出在社会生活快速发展、公共空间El益扩张并且传统道德偏重私德的现实历史语境中,大学生公德教育亟需改进教学理念与方法。文章提出,公德教育必须注意两个层次的问题:公德规范与德行动力,即“知”与“行”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接受公德规范与激发践行规范的精神动力,需要立足理性、情感与效益三条有效路径,并对这些路径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雷庆翼同志在《衡阳师专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二、三期合刊上,发表了《先秦的爱国思想及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我商榷。他认为屈原的作品与先秦典籍反映了爱国观念,并列举了一些具体史实,进行辩析。这些史实是否真正反映了爱国观念的存在?本文就根据雷文再发表不同的意见。 (1)孔子、孟子、墨子有没有爱国观念的问题。雷文举出《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并说,从此例看来,“不能说孔子孟子等没有爱国思想。”又举《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为例说:“当‘父母之国’受到  相似文献   

15.
夏衡 《中国德育》2012,(11):41-42
“传统是学校不可动摇的文化理念,有了鲜明的精神文化传统,学校就有了独特的教育身份。”创建于1902年的江苏省淮阴中学,秉承爱国教育家李更生先生“竖起脊梁担事”的精神,教育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立志成才、  相似文献   

16.
<正>程开甲小学是以“两弹一星”元勋、人民科学家程开甲院士的名字命名的学校。习近平总书记以“忠诚奉献、科技报国”八个字高度评价程开甲院士伟大的爱国情怀和杰出的科学贡献。“爱国、奉献、拼搏、创新”是程开甲院士对自己一生奋斗的总结,我们称之为“开甲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两弹一星”科学家精神的集体写照,更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精神脊梁。程开甲小学秉承“开甲精神”,以程开甲院士“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感人故事为榜样,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德育资源,为大学生社会公德提供了深厚的发展动力。只有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汲取“母体”的生命养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本文从优秀传统文化的辨析入手,分析现代公德教育的问题,探索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与道德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拥有一种贯穿历史长河的民族精神,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坚信不移的。从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角度来诠释常规意义上的民族精神,应该就是数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用自己的人格和信念铸造成的那种“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实守信”“勤俭廉正”的道德品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正是这些浸润着祖祖辈辈鲜血和生命的指导性为人准则,语文教学的“传道受业解惑”,把民族精神的“大道”通过各样风格的语言文字而广泛传播着。即使是“城头”…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传统社会公德、职业美德、家庭美德在当代的现实价值,并指出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余亚洲 《教师》2010,(11):8-9
古时说爱国,那就忠君,现在说爱国,那是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情就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高中地理教学中“爱国情、民族情和乡土情”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