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互相尊重,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自尊心人皆有之,是一个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以及自我尊重的积极情感,是鞭策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定要精心培育、细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有了尊重感,他们就会自尊自爱,自严自重,做错了事也会自责。这样,无形中会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自我尊重的  相似文献   

2.
自尊心是个人要求得到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地追求进取向上的内驱力。一个人有了自尊心,就会自强、自爱、自信、自重,做错了事才会自责,才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只是外部条件,它只有通过学生的心理内化——即自我认识、自我反省才能起作用。对学生来说,最可怕的痛苦是自卑感,这种痛苦长期地、沉重地压在心头,无情地束缚着灵魂,以致于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  相似文献   

3.
自我教育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发展的,而是经过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熏陶和影响形成和发展的,然而学校的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自尊心,是培养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心理基础,没有自尊心,就不可能有自我教育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通过班级管理的实践,我认为学生只有树立了自尊心,才会自求上进,才会注意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形象,热爱班集体,为集体建设出一份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尊,激发其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不须扬鞭自奋蹄——浅谈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只有当学生将道德准则变成个人的自我追求,并在道德实践中获得亲身体验时,这些道德准则才会转化成学生的个人信念,才能真正成为自身的精神财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呢?笔者认为主要靠以下几方面来实现:一、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自我教育需要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他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对粗暴习以为常,只对强有力的语言、喊叫和强制才有所反应,那就根本谈不上自我教育。从这里…  相似文献   

6.
沈君晴 《考试周刊》2013,(95):168-168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必将走向对生命的尊重、对心灵的关注。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千万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用真情容纳每一个学生,不论优劣,让教师的情感充满思想,让教师的思想充满无穷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尊重学生     
自尊心人皆有之。所谓自尊心,就是个人的人格应当得到集体和他人的尊重的情感。少年儿童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不注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引起他们的激动和不安。特别是教师不切实际的批评,严厉的指责,往往会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有的会情绪低落,有的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明或暗地和教师对抗。因此,我处处尊重学生,特别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要和善地、愉快地教育学生,以便学生能在没有殴打、没有哭泣、没有厌恶的气氛中,在和蔼可亲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有人说,学生的自尊心,就像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也有人说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是的,要让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教师必须有一颗爱心,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一句话,带着爱上路,走过的路旁就一定会开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强调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人的自我教育能力是人自身发展的基本能力,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引导和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0.
人生价值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发展市场经济,人们受物质利益驱动的今天,人生价值观教学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使中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理解、选择发生了困惑。所以我们的教学要真正从学生内心深处去启发学生心灵的震撼,产生情感的共鸣。于是,在人生价值观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以"情感渗透、自我教育"的教学摸式建构情感课堂的尝试。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情感渗透、自我教育"的教学摸式有效性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自尊心是人的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对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作用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斥责的地方,就有粗鲁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大声斥责表现出最原始本能的反应,每个教师心灵中所具有的情感素养的种子都会在这种反应中丧失殆尽。”可见,教师粗鲁的批评,不但不能使学生改正错误,反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进而破坏师生之间的感情。既然这样, 教师何不换种方式,使学生悦纳教师的批评。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知识、能力、意识和实践依据年龄、年级不同而不同,他们都还幼小年轻,但同大人一样具有自尊心.自尊心是青少年极为宝贵的心理品质,是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柯行余 《宁夏教育》2000,(11):54-54
激——增强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是自我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和保证,这需要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变“要我上进”为“我要上进”。做到这一点,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尝试:一是尊重、爱护学生。二是培养学生的爱心,教育学生懂得爱国家、爱集体、爱他人的意义,同时也学会爱自己。三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优势,感觉到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与沟通。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心,才能真正做到师生心心相印,才能使学生的潜能、智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尊重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关爱问题学生,应因材施教,用爱心呵护。宽容以待,做他的良师益友,保护自尊心,促进情感交流;以人为本,因势利导,进行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触动心弦;以情动人,呼唤他觉醒,赢得信赖,师生共鸣;适时创造机会,委以重任,引领学生进步,真正做到教育学生形神并举。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做人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的形式诸多,但我认为要真正激活学生的内部动力,内化规范让学生真心实意地接受,并转化为情感、意志和信念时,才能得到实施。演讲比赛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切合学生实际确定演讲主题;制定演讲比赛细则,多层次举行演讲比赛;学生演讲充满激情,内容分富;演讲比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雷泓霈 《河南教育》2008,(11):28-29
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都渴求得到赞扬.赞扬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让他们产生快乐的心理体验,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推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9.
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实践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教育是一种实际需要和客观存在,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我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我观,保护和培养大学生的自尊心,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动机,创设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20.
何富镯 《现代语文》2008,(11):42-43
语文归根结底是一种阅读:阅读历史,阅读社会,阅读自然,阅读生活,阅读人生,阅读自己,阅读文字,阅读情感,阅读心灵,阅读生命。好的作品能引起心灵的震撼,甚至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从阅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并且表现为他能用那些英勇的、忠于崇高思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通过与阅读文本的对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