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从个体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从生理方面来说,学生必须有对语言符号的感觉、传导、反应、识别的能力;从心理方面来说,学生则必须有对文本信息的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能力;从实践方面来说,学生必须有对文本的理解、诠释、鉴赏、评判的能力;从认知方面来说,学生必须有对文本的同化、顺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语言中,有很多习语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渊源,很多习语的典故都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作品。它们语句短小精练,寓意深刻明了,读起来耐人寻味。这些典故习语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反映了该民族固有的文化特征和丰富的文化蕴含,展示了英语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及价值观念,对英语的语言文化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玄学思潮兴起的社会背景下,王弼背离汉易象数易传统,自标新学,创造性地提出了得意忘言的文本观,并对易学诠释维度和方法进行了全面革新,从而建立起了魏晋时期经典诠释的规范。更重要的是,王弼完成了中国传统诠释学史上的一次重要转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由英语旅游翻译文本和原生文本构成的可比语料库,运用语料库分析技术,从语言通俗性、语言对话性,语言感染力三个角度,考察了英语旅游翻译文本与原生文本在反映读者关照数项指标上的差异,从而为旅游文本英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体育是一种教育,一种精神修养,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笔者拟从人文主义传统和教育学的历史背景来诠释体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在关系,以此提出体育之于人文教育的价值,更好的促进体育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边城》是著名小说家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该小说语言独特鲜明,富有诗意,吸取了湘西地区方言,展现了湘西地区独特的习俗与文化。本文尝试结合小说文本,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阐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俊英 《职大学报》2003,(1):102-103
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从古至今"妻子"的称谓情况做了简要地分析,阐明了它们各自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心理以及后来的使用演变情况等.不仅可以使我们看到社会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影响,还可以看到千百年来女性地位的沉浮升降.  相似文献   

8.
文学文本生来是为读者的阅读而作,这个特点决定文学文本的开放性和召唤性。文学作品更需要强大的召唤力量与读者进行交流,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以其巨大的艺术张力对读者形成了强烈的召唤:作者从狂人原形——形象探究、叙事视点——结构探寻、社会场景——环境探讨等不同层面给读者提供了很多文本的空白,意在召唤读者的反应与合作,激发读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性艺术品,其特征主要在它反映对象的形式。对文学进行分类的依据应注重从文学文本的外在形态,主要是文学文本在语言运用上的相似性。文学体裁是由文学文本语言运用的相似性进而影响其结构模式和形象塑造的类似而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形式规范。从文学体裁的语言运用特征即可看到文学文本的语言自身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文学体裁的四分法,即注重从文学文本的外在形态来分类,具体划分为诗歌、小说、散文、剧本(含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本文对这四种不同形态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运用上的特征进行探索阐释。  相似文献   

10.
在大众传媒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以符号学作为研究的理论背景,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1984年到2012年间,共八届夏季奥运会的口号进行研究。从表层文字的拿捏到深层意涵的赋予,从看似简单的口号文本中梳理其所包含的奥林匹克文化的深厚底蕴。进行文本分析的过程分为以下两个层面:首先,从文字和语词的层面识别相关符号的表层含义;其次,从历史、社会、文化的层面探索相关符号的深层含义。研究认为:奥运口号是现代奥运会的重要标识,将历久弥新地被定义、被诠释、被命题;简短的奥运口号凝练了奥林匹克的精神,将作为一代又一代人们的集体回忆,将永载人类文明的史册并源远流长地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1.
导游词集中展现了特定民族丰富物质精神文明文化风采,在中西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其涉及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民族思维审美习惯和语言文化传统,导游词的高效翻译实践充满挑战,值得深入探讨。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当下译界通常把导游词作为“呼唤型文本”进行翻译处理。而从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视角出发,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文化分野模型则能提供更契合导游词本质属性的翻译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导。文本信息量的调适、文本信息意象的类比转换等策略都能有助于调适文化语境,从而最终使得导游词英译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2.
孟子提出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解读文本的方法和原则。“知人论世”主要是背景的解读,意在解读文本的作者背景和社会背景;“以意逆志”主要是内容的解读,意在解读文本作者的思想情志。同时孟子对这一理论有所实践,而且这一方法和原则关联着孟子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语言反映文化,要完全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对其语言的研究就必不可少。文章从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四个方面分析了英语新词与美国文化的关系,揭示了美国社会现象形成的原因。文章指出美国的文化变迁导致了新词的产生,产生的新词也让人们对美国文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与文化地位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一代开始迫切地想要了解中国,中国文学的教学也越来越被重视起来。作为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代表诗人"的一部力作,《离骚》自然应被纳入教材之列,尤其是作为非华裔人士的翻译教材。本文以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文学及历史理论作为方法论,侧重研究本雅明文本"重生"理论对《离骚》翻译的适用。朱熹版《离骚》注本充分结合了译者的历史语境,是该诗"来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当代《离骚》注释有着不可小觑的启示作用,更自成一家,成为《离骚》来世的典范之一。  相似文献   

15.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在漫长的社会和历史发展中逐步沉淀形成的,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涵。习语的形成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例如人们的日常生活、历史事件、文学作品、宗教信仰等。英语习语也不例外。本文将以英语习语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折射出的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塑造。  相似文献   

16.
语言规划是对社会语言生活的一种人为的干预,语言政策是语言规划推广的保证,语言规划的提出、语言政策的制定要根植于该语言共同体的社会背景,充分考虑民族构成、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该语言共同体所处的国际政治背景、社会变更、科技进步以及语言自身发展所造成的语言变异等各方面的情况。我国建国后的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做到了根植于国情,是较为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对话是沟通古今之间的有效路径,如何更真实、全面地还原文本生成的历史语境,众多研究偏重从文本内容上的分析,而忽视了对文本媒介性的分析。文本的媒介性通过媒介符号结构和物质结构这两个层面发挥作用,对文本的构思、呈现以及传播流布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尤其在跨文本对话时是不可回避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二十世纪30年代以前体育含义的变迁及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发现,体育的内涵随着体育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体育认识的深入而发生着改变;人们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受制于具体的社会背景条件和体育实践的发展水平,因此研究体育概念要首先确定明确的研究背景和前提;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方式之教育认识形成的直接动力来自于学校的发展和学校体育的发展,因而不能否定如今已高度大众化的体育其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且关于体育之教育内涵的认识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色彩,在其揭示体育的本质内涵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化运动激扬的女性解放思潮,首先开启了女性文学诞生的时代风尚和社会背景;中国女性文学的大陆崛起,直接影响和促进了台湾女性文学的萌生。大陆五四女作家多采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及自传体文学书写,表现娜拉形象所蕴含的“人的发现”和“女性发现”的时代命题;台湾女作家则以政论式言说,集中阐明女性解放的社会议题。两岸女性文学在不同地域的孕育和出发,提示了192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最初面貌和完整图谱。  相似文献   

20.
“荒诞”是法国20世纪50年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缪哲学美学思想表现的主题之一。加缪认为“荒诞”是人自身与外在世界之间的一种相互冲突与抗衡,更是人对存在本身意义的一种生命意识的关注与反思。《局外人》小说的内核旨要正是对人类生存遭际中“荒诞”感的刻画与呈现,诠释了“荒诞”意识背后隐涵着种种深刻的生命意识哲理,给活在当下的人们以深刻的启悟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