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队没有一加架战斗机起飞进行空中作战。那么,萨达姆那么多的作战飞机到哪儿去了呢?美国空军杂志今年2月披露了一个重大内幕,美军攻占伊拉克后,在一片荒原地区沙子下面挖到了一架极为先进的米格-25战斗机。或许,这是世界上第一架被活埋的米格-25战斗机,也是米格-25战斗机的悲哀吧。  相似文献   

2.
米格-15是20世纪苏联第一种成功的喷气战斗机。在它的研制过程中,设计师们为去除结构中的多余材料,减轻重量而呕心沥血,飞机经过三次静力试验才过关。在朝鲜战场,米格-15与美国的喷气战斗机进行空战,是世界空战史上第一次“喷气对喷气”的空战。  相似文献   

3.
凯欣 《航空档案》2004,(2):15-16
目前,“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是美军最有威力的精确制导武器,广泛运用于三军航空兵。其中,美国空军大量战机携带该型炸弹,包括轰炸机,战斗机和攻击机等。近年来,“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挥杀于阿富汗战场和伊拉克战场,凭借技术的先进,耀武扬威,屡屡得手,成为众多精确制导武器中的一颗灿烂魔星。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03,(11):28-29
军用飞机:米格-21战斗机(MIG-21)、米格-23“鞭挞者”歼击机、米格-25“狐蝠”型歼击机、米格-29“支点”歼击机等。其中米格-29为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一种单座、双发超音速歼击机,1983年开始在俄军服役。乘员1人,动力为P-33涡扇式发动机2×5100公斤(加力8300公斤),翼展11.36米,机长17.32米(含空速管),机高4.73米.最大时速2450公里,巡航时速950公里。爬升率325米/秒,实用升限18000米,航程2900公  相似文献   

5.
逆火 《航空档案》2006,(9):62-75
在西方飞行员眼里,“米格”-29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对手。的确,“米格”-29得益于延自身优良的性能大量装备苏联空军及对外出口,续写着由“米格”-15所创造的辉煌。和“米格”-15不同的是,“米格”-29书写了一个长败不胜的尴尬战绩。[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江雨 《航空档案》2007,(6):64-67
战斗机技术的发展随着喷气动力的出现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飞的更高、更快成为了第二代战斗机发展时各国飞机设计师的努力目标,“米格”-21、F-4“鬼怪”Ⅱ和“幻影”Ⅲ成为第二代战斗机中的经典,而对飞行高度和速度上几乎达到战斗机极致的“米格”-25的评价却一直纠缠在赞誉和指责之中。“米格”-25拥有同时期其他战斗机所无法企及的高空、高速飞行性能,也是一种以合金钢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制造的超音速战斗机,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完成一种前所未有的高空、高速战斗机的设计,“米格”-25利用相对简单的技术所达到的整体效果几乎成为了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7.
戴旭 《航空档案》2009,(6):90-93
1957年10月1日:空军!空军! 作为中国军队的明日之星,空军本来应该在1951年国庆的时候就通过天安门,因为这一年,空军已经通过引进拥有了世界最先进的米格-15喷气战斗机。但是,这些飞机此时全在朝鲜和东北边境的上空,和世界第一的美国空军交手。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美国军方传出“不幸”消息:在2005年11月南亚空中联合演习中,F-16战-斗机首次与印度空军苏-30战斗机空战败北。这是美国空军第二次败给苏-30战斗机了。2004年初,美国空军F—15战斗机首次与印度空军苏-30战斗机演习,曾“大失所望”地“惨败”。众所周知,F—15和F—16均为美军现役主力战机,久经战场考验,从未被对手战斗机击落。那么,它们怎么会被俄罗斯出口印度的苏-30战斗机屡屡击败呢?对此,美国媒体披露了其中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朝鲜战场上王牌飞机的空中对垒,使敏锐的军事科学家们意识到了研制高速战斗机的重要性。1958年,美国率先实现这一目标,研制成功M2.02(2146千米/小时)的F-104星式战斗机。苏联也在同一年研制出了性能相近的米格-21战斗机。米格-21还在研制之中,中国就与苏联签订了引进该机的技术援助合同。  相似文献   

10.
高山 《航空档案》2006,(11):28-33
自1958年开始,在大跃进思潮的带动下,航空部门的狂热风也随之四起。但由于航空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力量分散以及航空设计人员还没有掌握包括超音速空气动力学等学科在内的相关航空理论基础,最终导致命名为“东风”107和“东风”-113的一批“豪言”项目以失败而告终。六院成立后,在吸取1958年以来航空科研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为顺应科研发展规律,提出当时的任务首先是要摸透“米格”-21,保证“米格”21的仿制。然后在摸透“米格”-21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比它性能更好的战斗机。  相似文献   

11.
《航空档案》2007,(3):54-67
1950年,根据苏联空军提出的研制“米格”-19后续机的要求,苏霍伊设计局展开了代号为苏-7和苏-9的两种飞机设计方案与米高扬公司设计的E-5/“米格”-21方案进行竞争。1954年,具有全天候截击能力的苏一9原型机首飞成功。次年,具有昼间作战能力的苏-7与“米格”-21的原型机也完成了首飞。凭借丰富的设计经验,米高扬的“米格”-21“鱼窝”率先于1958年开始小批量装备苏联空军的前线航空兵部队。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阿拉巴马州的马克斯威尔空军基地,是美国空军大学所在地,其下辖的空军历史研究局(AFHRA)保存着美国空军及其前身陆军航空队的大批档案。在这个被美国空军史学界视为"圣地"的地方,也珍藏着许多与中国抗战有关的史料,其中发生在1944年的"蝇蛆行动"就曾对中国战场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智 《航空档案》2008,(5):72-80
第二篇:“鬼怪”Ⅱ海外服役情况 “鬼怪”Ⅱ战斗机在当时性能相当出众,它的功能全面,可以执行战斗,截击,攻击等任务。冷战对峙,美国大量向其盟友出售“鬼怪”Ⅱ飞机以对抗苏联外销的米格-21和米格-23战斗机。  相似文献   

14.
B-1B远程轰炸机是美国三大现役王牌轰炸机之一,曾经在伊拉克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作战中,该型机先后有11架奔赴战场,投掷了7000多枚精确制导武器——“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然而,美国空军没料到的是,作为远程轰炸机,该型机居然成为追杀萨达姆的战机,开创了新世纪远程轰炸机暗杀一国总统的先  相似文献   

15.
二战期间,纳粹航空兵在东红战场遇到的最大劲敌之一。就是前苏联红军的米格-3战斗机。当时,米格-3是前苏联红军最现代化的高空高速战斗机,拥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高空高速战斗机之一。作战中,该型机击落了纳粹大量作战飞机,然而,由于作战环境的限制,该型机作战潜力没有发挥提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6.
鹰翔 《航空档案》2007,(3):76-85
“米格”-23战斗机是苏联“米格”飞机设计局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为苏联空军所开发的前线战斗机,西方称其为“鞑靼者”。作为与西方国家所装备的F-4“鬼怪”Ⅱ和幻影F1相抗衡的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正是从“米格”-23战斗机的设计开始,改变了空军前线战斗机一直坚持的简单、轻巧和大量生产的思想,开始从技术上重视航空电子设备和机载武器的作用。同时,为了适应苏联军队在大规模战争中执行高强度作战的需要,在设计上大幅度提高了前线战斗机的全天候作战能力、航程和作战半径。  相似文献   

17.
何谓“中欧无核走廊”? “中欧无核走廊”是一种“无核区”。瑞典提出此建议时,就称它为“中欧无核区”,只是由于它的地理范围象一条走廊,后来都称它为“无核走廊”。它指的是在欧洲中部地区,沿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交界线,建立一条无核地带。即以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为一侧,以联邦德国为另一侧,两侧各划出150公里的地区,建立宽300公里的无核走廊。  相似文献   

18.
河西走廊自古是通往西域的必由之路,又是历代征战频繁的战场,因而一些著名诗人的边塞诗,也与河西走廊梦魂牵绕。人口皆碑的唐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玉门山障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王昌龄《从军行》)……大多是描写将士出征和守边塞的情景。孤城烽火,崇山沙碛,给许多读者留下的印象是荒凉和寒冷,然而可曾知河西走廊又自古是绿…  相似文献   

19.
《航空档案》2010,(1):8-19
中国空军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现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空中力量。当年中国空军成立刚刚一年,前辈们就和苏联空军一起翱翔于朝鲜半岛上空,在鸭绿江和青川江之间开辟了著名的“米格走廊”。回顾人民空军走过的不平凡之路,在中国空军的史册上。方子翼这个名字格外引人注目,他从红军到新疆航空学校第三期飞行班第一个单飞上蓝天;从东北老航校第一飞行大队政委到新航校第五航校校长;从空军11团团长,空3旅旅长到空1师首任师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受命率先出征,  相似文献   

20.
孙开 《航空档案》2003,(5):62-63
1999年5月,印度与巴基斯坦因克什米尔的卡吉尔问题发生军事冲突。巴基斯坦部队曾相继击落印军直升机和米格-27等型战机。然而,8月10日,巴基斯坦一架“大西洋”号海上巡逻机在东部边境南部地区不知何故误入印度空域,被印度空军战斗机米格-21击落。前不久,印度方面披露了整个事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