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丑小鸭>.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这篇课文讲了一只丑小鸭因为长得丑被别人欺负,最后变成白天鹅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以下是在不同场合听到的同一篇课文近乎相同的引入环节。[案例A]师:请同学们读读课题——《这条小鱼在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小男孩救小鱼的事。(其他学生纷纷举手,似乎还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3.
宁锋  杨曼 《辽宁教育》2002,(8):87-88
师:大家喜欢这篇课文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我被课文讲的几件事深深地感动了.你们呢?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件事,为什么喜欢?仔细读一读课文,然后跟同桌说说你的读书感受.……  相似文献   

4.
宁锋  杨曼 《辽宁教育》2002,(7):87-88
师:大家喜欢这篇课文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我被课文讲的几件事深深地感动了.你们呢?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件事,为什么喜欢?仔细读一读课文,然后跟同桌说说你的读书感受.  相似文献   

5.
李Wui  丰际萍 《山东教育》2002,(31):32-34
一、交流预习,以学定教 师: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千里跃进大别山》,你们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47年刘邓大军在挺进大别山时遇到了困难,刘伯承司令员果断地下达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命令,我军遵照命令胜利挺进了大别山。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第七册最后一课《课间十分钟》是一篇阅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据阅读课的教学要求以及这篇课文的特点,教学时我采取精讲精读、读写结合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一、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从整体入手,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让学生初步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接着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着重写了哪几项课间活动?并让学生找出写这几项活动的段落。在这个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这样学生很快地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教学中,李兆兴老师一直坚持“以读为本,加强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培养独立思考和自能读书的能力”这一原则。他总是想方设法多给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已表达的机会,从中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摸到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请看他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什么事? 生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事。 生2:主要讲了大年夜小女孩在街头上卖火柴的事。  相似文献   

8.
《五彩池》是“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新增选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描绘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一、创设情境,感受美五彩池是四川松潘优美的旅游景点.教学本课时.教师应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思考:1、五彩池在哪里?水池是什么形状的?池水都有哪些颜色?2、课文哪几句是讲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的?然后,让学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听了湖南省祁阳师范语文教师郑超同志讲的一堂《藤野先生》的总结课,很受启发,现根据听课笔记,将郑老师讲的这堂课整理记录如下: 上几节课,我们对《藤野先生》这篇课文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今天,我们就把这篇课文简单地小结一下。这篇作品,是鲁迅于1926年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时写的。请大家回忆一下,这篇作品所记述的是作者什么时候的一段生活?是一段什么样的生  相似文献   

10.
走向哲学思维开拓解读视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课堂回放 <落日>教学实录 师:首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按照你们的听课经验,想象徐老师会怎样讲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1.
师:昨天我们自学了《可爱的草塘》一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生:(齐说)主要讲草塘的可爱。师: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草塘的可爱呢?生:作者是从美丽的景色和物产丰富两方面写  相似文献   

12.
淡中求味     
一教师在教学《西门豹》一课时,没有按惯例先提出问题,而是先让学生自由地、仔细地通读课文之后,提出了以下几个平平常常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1.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快不痛快?2.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佩服不佩服?3.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4.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同情?5.课文中有没有什么使你觉得奇怪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教学大纲应该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学好教学大纲是教好课的先决条件。就语文课来说,更是这样。为什么语文课更需要学好教学大纲呢?因为语文课的教材主要是一篇篇的文章,教一篇课文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该讲的又讲到什么程度,课文本身就没有具体限定,必须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和结合学生实际  相似文献   

14.
当前,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应讲求两个字:有效。有效的语文课堂,就是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要姓语,语文课堂应是扎实、朴实的课堂,应是常态的课堂、有实效的课堂。因此,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成为本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争吵》是人教版五年制第六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启发。同学之间发生争吵是常有的事,谁没和别人发生过争吵呢?你和谁发生过争吵?为什么争吵,怎么吵的,后来又怎么解决的?请讲一讲。2.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写的也正是两个同学发生争吵的事,课题就叫《争吵》。(板书课题)这个故…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第十二册13课《风》是由老舍先生的自传体小说《在红旗下》节选而来的,对文章的时代背景,字里行间所涉及的风土民情,以及许多名物的特有称谓,都有做进一步深入了解的必要。为此,特将上述诸点加以解说,以备教学所需。一、关于课文的时代背景《教参》上说:这篇课文“讲的是解放前旧北京春天的大风”。“解放前”这一说法固然不错,但究竟“前”到什么时候?《教参》并未作具体说明。准确地说,这篇课文讲的是清代未年(光绪25年前后)旧北京春天的大风。何以为证呢?先请看课文中的两句话:  相似文献   

16.
《登山》是一篇自读课文,讲的是列宁为了看日出两次登山走险路的故事。这也是一篇存在很大争议的课文,有不少人认为这篇课文应该删掉,理由是:1.列宁作为革命领袖却如此不爱惜生命,不值得称道。2.学生年龄小,爱盲从,列宁冒险的行为容易让学生盲目模仿,出现安全隐患。我在引导学生大致学习课文,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就将以上观点板书出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你认为文章该删吗?原因是什么?”这样设计有三个方面的考虑:1.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应有更广阔的自读空间。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培养其全面认识问题的意识。3.让学生在自我研…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丑小鸭》。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这篇课文讲了一只丑小鸭因为长得丑被别人欺负,最后变成白天鹅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高中语文第四册第17课的课文《愚溪诗序》时,笔者在走进教室前就在思考:前面刚上完两篇篇幅比较长的文言文,学生都上得没劲了,能不能换一种方法讲文言文?再说今天的这篇《愚溪诗序》篇幅不长,而且又是一篇自读课文,就让学生读吧。  相似文献   

19.
[教材简析] 本组有三篇课文,一个基础训练。三篇课文中有两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 讲读课文《为人民服务》,是本册教材仅有的一篇论说文。这篇著名的文章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掉会上所作的讲演,赞扬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分五层来说,第一层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第二层讲怎样对待生死;第三层讲怎样对待批评;第四层讲怎样对待困难、对  相似文献   

20.
付清苹 《江西教育》2003,(14):29-29
1.生活展现情境。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让学生置身于这一场景中进行观察。例如上《记一次活动》的作文指导课时,先总结出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然后分类进行比赛,最后让学生把这一活动过程及心得体会写成一篇作文。2.实物演示情境。在课堂上通过实物演示,创设某一种特定情境。如讲《琥珀》这一课时,先让学生传看琥珀,然后对照课文里讲的琥珀,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会说出书中的琥珀里有蜘蛛。可是书中讲的琥珀里为什么会有蜘蛛呢?它是怎么形成的?学生会带着这些疑问认真地学习这篇课文。3.图画再现情境。用图画来再现课文中用语言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