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精神谱系的思想基点与逻辑起点,沂蒙精神作为党的精神谱系的重要元素,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沂蒙大地的具体展现。一部沂蒙革命史,就是一部传播真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坚定信念的光辉历史;沂蒙革命斗争的历程,就是一部共产党人在沂蒙地区践行初心、勇担使命不退缩的辉煌画卷;为了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沂蒙大地上的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不惜献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战斗、生活在沂蒙地区的共产党人,无论是根据地高级干部,还是普通党员,正是由于他们秉承着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从而推动着沂蒙大地上的革命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浩荡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洪流中,在当年的沂蒙山革命根据地,诞生了一种高贵的红色精神——沂蒙精神。受党的哺育和号召,从民众的土壤中破茧而出的沂蒙精神,在长达十二年的革命战争年代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作为一份精神层面的财富,沂蒙精神中所蕴含的党与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其时代价值不仅存在于战争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依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一份宝贵范例。  相似文献   

3.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重视在沂蒙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这是形成沂蒙精神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沂蒙精神的弘扬和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临沂地区党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考察沂蒙精神与党的建设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对今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沂蒙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相融合而形成的传统,是经过长期的积淀、凝练、升华而构成的一种文化内核、一种精神气质。儒家传统为其提供了最深邃的底色,地域文化为其提供了最基本的底气,中国革命的红色文化为其提供了新的内涵,改革开放的创新开拓形成的新的文化传统,为其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沂蒙精神植根于沂蒙山的大地和沃土,具有"草根性"和人民性。它生成于民众,也必须回归于民众,才能变成"活"的、有生命的存在。沂蒙精神具有历史的穿透力,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必将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沂蒙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相融合而形成的传统,是经过长期的积淀、凝练、升华而构成的一种文化内核、一种精神气质。儒家传统为其提供了最深邃的底色,地域文化为其提供了最基本的底气,中国革命的红色文化为其提供了新的内涵,改革开放的创新开拓形成的新的文化传统,为其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沂蒙精神植根于沂蒙山的大地和沃土,具有"草根性"和人民性。它生成于民众,也必须回归于民众,才能变成"活"的、有生命的存在。沂蒙精神具有历史的穿透力,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必将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中国精神是中国梦的精神旗帜,作为诞生在著名革命老区——沂蒙革命老区的沂蒙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是中国精神在齐鲁热土沂蒙大地的具体体现,沂蒙精神与中国精神在内涵层面相互贯通,在实践层面同根共生,在文化层面血脉互融,在价值层面角色共鸣。作为中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沂蒙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沂蒙精神具有极大品牌价值。弘扬沂蒙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必将发挥出极大的激励价值。无论是对走中国道路、发扬中国精神还是凝聚中国力量,沂蒙精神都具有丰富的激励价值,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道德根基,是国家与时俱进、兴旺发达的不竭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在沂蒙老区的一种具体承载、展现和升华,是党和人民群众共同铸就的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对沂蒙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我们重新审视沂蒙精神提供了基本遵循。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沂蒙精神的论断,结合沂蒙精神生成与发展的社会现实基础,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忠诚看齐、革命到底,紧跟共产党、热爱子弟兵、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沂蒙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既有丰厚的历史意蕴,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形成渊源、基本内容和价值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而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即必须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构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实现保家卫国和富民强国。  相似文献   

10.
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临沂独特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创新性地提出"红色育人工程",旨在通过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触动大学生的心灵,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促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培养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是临沂大学探索出的一条具有重要意义的高等教育之路。实施"红色育人工程",既是对沂蒙精神的弘扬,也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温松峰 《双语学习》2007,(8M):138-138,140
西尔维亚·普拉斯是自白派中最年轻最有艺术才华又最早自杀的女诗人。她所创作的诗歌反映了她不凡的人生观,在她看来“死亡是一门艺术”,从她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她认为死亡即是永恒和再生。本文借她的一篇诗作《雪莉角》来分析她对死亡的看法,即,肉体的死亡并不可怕,因为精神可以长存,惟有精神才是永垂不朽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本文揭示了毛泽东精神的概念,阐明了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的逻辑关系,并对毛泽东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3.
赣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中央苏区时期曾培育创造了艰苦奋斗、创造"第一等工作"等苏区精神;赣南也是世界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客家先民在历经关山、转徙万里的过程中,凝练出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和博大精深的客家精神。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赣南师范学院继承和发扬苏区精神和客家精神,培育形成了具有赣南师范学院鲜明特色的大学精神——赣南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精神生产对社会经济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制度的优化.精神文明的进步和民族凝聚力的提升的作用和意义,以期引起人们对精神生产问题研究的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精神生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利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促进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论证孟子具有创新精神,探讨孟子创新精神的几个要素组成,并论及孟子创新精神对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品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尔维亚o普拉斯是自白派中最年轻最有艺术才华又最早自杀的女诗人。她所创作的诗歌反映了她不凡的人生观,在她看来"死亡是一门艺术",从她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她认为死亡即是永恒和再生。本文借她的一篇诗作《雪莉角》来分析她对死亡的看法,即,肉体的死亡并不可怕,因为精神可以长存,惟有精神才是永垂不朽的。  相似文献   

17.
蒲松龄与酒     
酒在蒲松龄的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也对《聊斋志异》的创作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蒲松龄与酒的研究,有利于丰富蒲松龄行迹研究和蒲松龄精神世界研究,同时,也对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聊斋志异》大有裨益。本文拟从蒲松龄的生活与酒、蒲松龄对饮酒的态度、酒对《聊斋志异》创作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与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应该重新审视自身,肩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责任,视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为己任.民主精神应该包含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平等精神、理性精神、宽容精神、妥协精神、建设精神.全民民主精神的培养需要教育,教育可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尊重学生权益、法律保障、班级自主管理、德育、教师民主等方面来培养民主精神.  相似文献   

19.
企业创新关乎着企业的生命,作为企业家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这也许恰恰是企业家与非企业家的最大区别。本文围绕着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阐述了六个方面的问题,以期能够给人以启发。  相似文献   

20.
对于鲁迅先生提出的“三国气”和“水浒气”,王学泰先生认为是“游民气”,本文从人物的社会定位入手,认为《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是英雄,《水浒传》人物是豪侠,二者有相同之处,但是不可一概而论。所谓的“三国气”和“水浒气”.实质上是“英雄气”和“豪侠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