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聪明的孩子     
《家教世界》2013,(3):12
一对夫妇带着7岁的孩子来到一座新城市,打算租一所房子住下来。他们找了很久,终于发现一个令他们满意的出租信息,便兴冲冲地去看房子。和蔼的房东出来接待他们。然而,房东看到他们那个7岁大的孩子后,却说:"我不打算把房子租给带孩子的人。"夫妇俩很失望,只得带着孩子离开。可是没走多远,孩子却跑了回去,对房东说了一番话。房东听后,居然笑了起来,并决定把房子租给他们。这孩子到底对房东说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益智冲浪     
《中等职业教育》2004,(5):37-37
有一家人决定搬进城里,于是去找房子。全家三口,夫妻两个和一个5岁的孩子。他们跑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好不容易看到一张公寓出租的广告。他们赶紧跑去,房子出乎意料的好。于是,就前去敲门询问。这时,温和的房东出来,对这三位客人从上至下地打量了一番。丈夫问道:”这房屋出租吗?“房东遗憾地说:“啊,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户。”丈夫和妻子听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们默默地走开了。那5岁的孩子,把事情的经过从头至尾都看在眼里。那可爱的心灵在想:真的就没办法了?他用小手,又去敲房东的大门。  相似文献   

3.
我很幸运,房东碰巧是有钱人。我们住着房东长子的房子,与房东老人同住一个院子。两个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替我看过孩子,老太太下地干活的时候,我也常常带孩子们去帮忙。每天频频和老人家打交道,在朝夕相处间建立了很亲密的关系。在愉快相处中,我很幸运地从老人身上学到了很重要的人生道理。房东老先生前两年身体垮了,现在住在老人院,家里只剩下老太太一个人。想到老人一个人不方便,我做了好吃的东西,都要送一碗给老太太。  相似文献   

4.
租房     
<正>有一家人(夫妻两个和一个5岁的孩子)决定搬进城里,于是去找房子。他们跑了一天,好不容易找到一处出租的公寓,房子出乎意料地好。于是,就前去敲门询问。房东对着三位客人从上到下地打量了一番,遗憾地说:“啊,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户。”丈夫和妻子听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们默默地走开了。  相似文献   

5.
有一家三口人,夫妻俩和一个5岁的孩子,他们决定租一间房子。但是房东遗憾地告诉他们:“啊,实在对不起,我们不租给带小孩的住户。”就在夫妻俩失望地准备离开时,5岁的孩子说了一句话,房东就爽快地把房子租给他们了。你知道这孩子怎么说的吗?(郑慧供稿)小博士梅森那天给大家讲了个故事:亲爱的朋友,你们肯定听说过神秘小岛的逻辑题吧?那个岛上总有一部分居民永远说真话,而另一部分居民永远说假话。据说有人真的去过那里,而且还在岛上的三岔路口遇到一些岛民,他只提出一个问题就能打听出正确的道路……读过这类故事的读者很多,我就不想再多费口…  相似文献   

6.
徐岫茹 《宁夏教育》2006,(7):138-138
近日,一位家长谈到一件事。一天要吃晚饭了,8岁的儿子却说:“我不想吃饭,只想吃羊肉串!”妈妈说:“不行,饭做好了,不能吃那个!”孩子仍坚持要吃,爸爸说:“羊肉串不卫生,就不能吃,不好好吃饭我揍你!”于是,孩子大哭。奶奶说:“乖乖别哭!吃个羊肉串怕啥?奶奶给你钱!”爷爷说:“你俩跟孩子发什么火?走,爷爷带你吃羊肉串去!”父母的“教育”都无济于事了。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强制命令而造成的亲子关系的对立.还是老人缺乏原则地对孩子的迁就,都犯了同一个毛病,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被孩子所控制了。  相似文献   

7.
苗苗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可最近她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原因是父母正在闹离婚。班上一些了解情况的家长有时会谈起此事,有些幼儿对此事也略知一二。一天早晨,几个小朋友正高兴地主着周末父母带他们去旅游的事,苗苗听了也非常认真地说:“上个星期,我爸爸带我去上海看东方明珠,可漂亮了。”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刚上高三时,他的数学成绩很不理想,他的妈妈非常着急,就找了一位数学专家,问有什么好方法能让她的孩子提高数学成绩,这位专家给她支了一个点子:“叫孩子每次都给你讲作业.”家长说:“我听不懂怎么办?”专家说:“听不懂也听.”坚持了一两个月后孩子有明显进步,并且数学的进步会迁移,  相似文献   

9.
1990年1月12日起,我经学生服务中心介绍,办好了两年契约手续,住进了东京都板桥区一所房子。当时,我是以夫妻名义住进去的,并得到了房东的允许,及在契约书附纸上写清楚的。因房子一直是租给日本学生独身住的,所以,进去前,房东对我们讲,不能有小孩。为了应付紧张的读书及生活,能维持都不错了,谁敢还想生什么小孩。所以我当时就答应,我们不会要小孩的。 但夫妻一起生活,什么时候要不要小孩,这是很难预计的。没想到,我妻子很快就有了“孕”。同年11月,终于生了一个小孩。随后,我们马上告诉了房东。房东一听,就认真起来了,不是说不能有小孩吗?  相似文献   

10.
李良旭 《学习之友》2013,(12):12-12
大概在去年吧,爸爸对蒋方舟说:“孩子,你在北京买个房子吧,这样我们的心也就放下了。”蒋方舟当时听了感到特别不可思议。,她想:这样下去,我大概就成了芸芸众生了,生活的很多可能性就被这个东西剥夺了。过了一段时间,爸爸又对她说:“孩子,等房价一降下来,你就买个房子。”在父亲催促下。她就真的在关注周边的房价了。那一刻,她感到那种特别特别明显的无力感。  相似文献   

11.
刘海英 《山东教育》2013,(11):18-18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五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恪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傲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郡位母亲有多幺的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训斥孩子一番.然后再教他该怎样做.  相似文献   

12.
成"家"立业     
【咬文嚼字】家,是一个有趣的汉字。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以“家”为基本单位的人本国家,中国人对“家”有深厚的民族精神和家族观念。互联网上有一个网站,叫“511j”(谐音“我要一个家”)。如果问什么是“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年轻男女说:房子+爱人;成婚夫妇说:房子+孩子;尚未成年的孩子说:父母+房间;年迈的老人说:子女+老伴+房子……总之,离不了两个基本要素:居住的空间和自己热爱的亲人。汉语里含“家”字的成语计有百余,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人对“家”的社会情结。例如:成家立业、安家乐业、兴家立业、家和万事兴;保家卫国、齐…  相似文献   

13.
考IQ     
《初中生》2009,(7):42-42
有一家人决定搬进城里,夫妇俩带着五岁的儿子去租房。由于人生地不熟,直到傍晚,他们才好不容易找到一所要出租的房子。父亲走上前去,敲门询问情况。房东见他一家同来,便遗憾地说:“对不起,我的房子不租给有孩子的家庭。”他失望极了,准备带着妻儿离开。五岁的儿子目睹此情此景,不甘心。  相似文献   

14.
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问我:“是不是幼儿园都喜欢让孩子播报新闻什么的?”我说:“是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朋友接着问:“可是为了提高一个孩子的能力.要牺牲那么多孩子的时间划得来吗?”原来这位朋友是某幼儿园的家委,经常被请到幼儿园当义工.她发现每次播报的时候,下面的孩子总是显得很不耐烦,吵吵嚷嚷,也没几个正经在听。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恰逢周六。一大早,老公赶着问:“今天怎么庆祝?我请吃饭怎么样?”我说:“好11阿,咱俩上哪去?”他听了顿了顿,说:“只有咱俩吗?还是带着孩子一起去吧!”我瞟了他一眼:“庆祝结婚纪念日带孩子好吗?这日子,不都是两个人去浪漫。下吗?”他嘻皮笑脸地回答:“既然是庆祝,当然要带着成果了,没有成果怎么叫庆祝呢!”于是,我们就带着三个‘成果”一起去吃饭了。  相似文献   

1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时下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常常扮演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个唱“红脸”,另一个唱“黑脸”,比如,一个说:快去把作业做完,否则小心我揍你!另一个则赶快说:别那么凶吧,他还是个孩子嘛,他懂什么呢,来,乖乖,先把饭吃了再说。这种情况下,唱“黑脸”的管教体罚孩子,想使孩子感到惧怕;唱“红脸”的说情呵护,想使孩子感到温暖可亲,这种一严一宽,一硬一软的做法究竟好不好呢?我认为这种家庭教育法有诸多弊端。  其一,会把孩子培养成“欺软怕硬”的“两面人”。唱“黑脸”的在家时,他就乖乖听话;一…  相似文献   

17.
张亚丽 《家长》2009,(5):6-7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孩子通常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孩子最常说的话是:“我想做的事家长不让我做。”“在决定有关我的事时,父母从不听我的意见,他们根本就不尊重我。”“我在学习上已经努力了,可父母还是不满意。”“父母从不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问题。”“父母经常训斥我,甚至还打我。”“与父母在一起,我感到心理压力很大。”“我感到在家中不自由。”  相似文献   

18.
初雨 《家庭教育》2005,(8B):46-46
一发.儿子伟伟问我:“妈妈,人为什么结婚?”我认为4岁的孩子还没必要了解这些.便敷衍道:“你还小.跟你说了也不懂。”但没想到伟伟却来了劲,非耍我说出个所以然。我想了想.便胡乱应付了两句:“因为两个人有了爱情.所以就结婚了。”伟伟听后点点脑袋,嘴里不停念叨:“哦,原来有了爱情就可以结婚.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相似文献   

19.
贵州有个特别的地方———隆理古城。隆理古城四周山峦起伏,路弯弯曲曲,山连绵不断,山上有翠绿的树木,山下有一片片碧绿的小草,还有一片片金黄的小麦。我们从贵州出发,用了6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这个地方的房子又旧又破,我还见到许多孩子身穿破衣服站在街头。我想:这地方可真穷啊!我问:“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带我和弟弟来这个地方?”爸爸说:“带你们来看看,同是小朋友他们的生活和你们的生活相差多远,这里的小孩好多都没钱读书。”我听了以后心想:我是多么幸福呀!我对爸爸说:“我要努力读书,一定要做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20.
教孩子学点历史知识的想法缘于一件小事。一天。孩子一个人在玩,只见他拿着两个小玩具兵自言自语地说:“张飞和韩信打起来了。”我听后不禁哑然失笑。见我笑他;孩子很不高兴:“这有什么好笑的,相声里就是这么说的。”我告诉他,这两个人不是一个朝代的。孩子很好奇,问我什么是朝代,我简单地给他解释了一下,告诉他韩信是汉朝人,张飞是三国时人,韩信比张飞大四五百岁呢。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应该教孩子学点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