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是中国古代文学意象群中常用意象之一。竹意象从早期实践生活中衍生出其文化内涵,并进一步生成其雅文化的文化品质。基于不同的意象使用空间,竹意象的文化内涵也会发生一定的迁移,竹意象与君子道德文化、竹意象与名士自由文化以及竹意象与禅宗文化等等构成了竹意象在中国文学中多元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2.
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论断不仅是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揭示,而且包含着闪光的美学思想。这三个阶段已经蕴含了“审美意象”的生成问题,艺术上的“胸中之竹”和美学上的“审美意象”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3.
张峰 《语文知识》2001,(3):17-19
l 台湾诗人舒兰有一首抒写乡乡的绝妙小诗<瓶竹》: 虽然 我生活得很好 而且 仅凭几滴清水虽然在有限的日光中我的枝叶仍能行光合作用虽然根须伸了又伸却总不能触及生我的乡土 这是一首具有高度象征意味,语言凝练,意蕴深沉的好诗。诗人以被从乡土上拔出来插在花瓶中的竹的口吻,写出了以舒兰为代表的远离家乡数十年的台湾同胞的苦闷、向往和追求。全诗文字简洁,意象活泼,状思乡之情委婉而深刻。 诗在艺术上的成功,首先在于 “瓶竹”这一象征性意象的选择和营构,其次便是关联词的巧妙运用。全诗三节十二行,“虽然”这一表转折的关联词就出现了…  相似文献   

4.
<诗经·卫风·淇奥>用竹意象来起兴君子之德,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因为卫国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君子风度,且竹在当时人认识中也是这种君子风度的代表.故<淇奥>的竹意象既产生于卫国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又折射出这种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阅读过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关咏竹或诗词中涉及“竹”意象的的读者,大抵会注意到其对“竹”意象叙述,多写竹的正直、高洁、坚韧等品格,或于竹前月下饮酒作诗、或与竹影清风共享隐逸乐趣。在这种有趣叙述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寓意?儒家文人通过这样的叙述,试图向读者传达怎样的一种价值观?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意象的分析,揭示出它所隐含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唐代边塞诗人在创作中将文化、心理、情感诸因素积淀到“意象”中,形成了边塞诗独特的意象群。作为边塞诗人的情感媒介,“征衣”“陇头”“玉门关”这三个意象对深化边塞诗的情感境界和拓展边塞诗的美学意蕴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水波 《考试周刊》2009,(13):15-16
叶维廉先生作为一位诗人,其诗歌中的意象成为诗歌的一大特色,“窗”和“雨”就是其中鲜明的两大意象。他的许多诗中都有这两个意象的呈现,它们倾注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叶维廉的诗中,它们是“郁结”与“突围”这两个主题的集中体现,诗人的特殊在于他透过“窗”观察了“雨”景,又在“雨”中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8.
《题竹石牧牛》是黄庭坚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一篇,对其主题历来众说纷纭。后人对其妙处及作喜欢它的原因何在的解释,尚不令人满意。有论已指出该诗与禅宗“牧牛”喻有关,但对全诗主题的分析仍不够详尽。笔认为“砺角”同样与佛教典故有关。本结合“竹”的意象,分析其中的儒佛因素,并及其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9.
竹文化与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文化是以竹为载体的文化复合体。竹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以竹装点的园林山水,以竹为材料的建筑景观、手工艺品,竹食品,竹文化节皆显示出竹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竹文化旅游的潜在市场。发掘利用竹文化资源,发展竹文化旅游,对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品位,突出民族文化特色,都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竹是中国绘画中一个特有的专科,而唐代的独立分科和宋代的流行兴盛则是中国画竹发展史的一段重要历史.本文试图通过对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题画诗作解析、批评和补充,简单介绍和评述唐至北宋画坛的画竹状态和画竹名家.  相似文献   

11.
王芳芳 《教师》2010,(29):123-123
诗歌本源于性情,性情个人有千面。在苏轼的诗歌中,竹诗不下百首。苏轼对竹了解甚多,感情至深。竹象征着诗人虽饱受忧患却保持傲骨劲节的倔强性格,竹又象征着诗人浑朴豪放的坦荡胸怀。本文从苏轼的几首竹诗说起,探寻苏轼与竹的不解之缘.揭示竹诗背后诗人旷达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2.
诗歌本源于性情,性情个人有千面.在苏轼的诗歌中,竹诗不下百首.苏轼对竹了解甚多,感情至深.竹象征着诗人虽饱受忧患却保持傲骨劲节的倔强性格,竹又象征着诗人浑朴豪放的坦荡胸怀.本文从苏轼的几首竹诗说起,探寻苏轼与竹的不解之缘,揭示竹诗背后诗人旷达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中日“樱花”意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樱花纳入文学与文化的视野加以考察分析,发现中日两国文学作品中的“樱花”意象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中国的“樱花”意象是樱桃文学大力发展下的产物;而日本的“樱花”意象则有其自身发展的源头,虽然在演化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但很快又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中日两国诗人对樱桃、樱树和樱花、樱桃花的认识与分类都是模糊的。而两国诗人对此意象的不同处理,又体现了不同的民族审美。  相似文献   

14.
清代画家郑板桥一生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在创作方法上,他总结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的创作观念。“眼中之竹”是观察客观事物所留下的印象,是素材积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属于艺术构思阶段。“手中之竹”则是艺术创作的最后阶段,是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媒介,运用艺术技巧与艺术手法将“胸中之竹”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最终完成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般说来,在创作时诗人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情言志向,化客观事物为意象。如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菊代表高洁、隐逸、飘零,竹代表正直、谦逊等等。把握住意象,是读懂全诗,准确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请看“帆”意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的文化理念中,“月”是一个十分丰富的意象,一直受诗人词者的宠爱,形成了一种东方人特有的“明月情结”。学习诗歌、鉴赏诗歌时,常常会有“月”的意象出现,准确把握这个意象自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题竹石牧牛》是黄庭坚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一篇 ,但对其主题历来众说纷纭 ,后人对这首诗的妙处的解释 ,或者黄庭坚喜欢这首诗的原因何在 ,都不是很令人满意。陈开勇先生的《黄庭坚〈题竹石牧牛〉诗考论》论证该诗有禅宗“牧牛”喻有关 ,但对全诗的主题分析仍不够详尽 ,笔者认为“砺角”同样与佛教典故有关。本文结合“竹”的意象 ,分析了其中的儒佛因素 ,及其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8.
蒋捷词中的竹意象有着丰富的意蕴,运用竹意象表明他入元不仕的高洁品格和屡遭迁谪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同时,蒋捷对竹的喜爱有明确的目的,一方面,表现出他的故国之情和归隐情怀;另一方面,象征他正直高洁的品行。最后,蒋捷博采众家之长,自成一体,提高了词体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稼轩词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意象的大量运用.现有的研究多着眼于辛词中的战争和军事意象,而对辛词的自然意象关注不够.辛词中有大量的自然意象,这些意象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和象征意味,与作者的人格交相呼应,集中体现了作者高洁、坚贞的个性特征.文章以稼轩词中的竹意象为切入点,分析其词竹意象的内涵,探讨竹和作者人格精神的契合点,并进而梳理辛弃疾对宋词自然意象的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20.
蒋捷词中的竹意象有着丰富的意蕴,运用竹意象表明他入元不仕的高洁品格和屡遭迁谪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同时,蒋捷对竹的喜爱有明确的目的,一方面,表现出他的故国之情和归隐情怀;另一方面,象征他正直高洁的品行。最后,蒋捷博采众家之长,自成一体,提高了词体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