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幼儿教育》2011,(1):4-5
“您的孩子报了兴趣班吗?”这是很多幼儿家长之间讨论的热门话题。 关于兴趣班,有的家长认为是培养孩子琴棋书画样样兼通的绝佳途径,有的家长则是“别人报,我也报”,让孩子成为“跟风”的牺牲品……极端的例子是,  相似文献   

2.
<正>提起上兴趣班,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家长们为了培养孩子的特长,给他们报了很多兴趣班。然而,当父母的“兴趣”大过孩子的“兴趣”,兴趣班就逐渐成了孩子的负担。不过,也有很多孩子在兴趣班里收获成长、乐在其中……我的“虎妈”认为母鸡不会飞不要紧,小鸡一定要早点儿学飞,她写的字丑不要紧,她的女儿一定要成为书法家。唉!这是什么逻辑呀?  相似文献   

3.
宁静 《家教世界》2023,(32):36-37
<正>“妈妈,我不想再学钢琴了,好没意思啊!”与兴趣班的较量并不只是孩子一个人的战场,相信家长朋友们也很烦心。给孩子报了几个兴趣班,他都不愿意去,别人家的孩子课余时间都在培养兴趣爱好,全面发展,为什么自己家孩子就是不愿意呢?而且,兴趣班种类那么多,又该让孩子学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也给家长们带来了很多困惑,如兴趣班对孩子的成长是利大还是弊大?家长应该如何为孩子选择兴趣班?如何才能让孩子保持对兴趣班的兴趣?本文试从一些具体事例入手,作一些分析。要不要报读兴趣班家长甲:“我们周围有很多孩子都在上兴趣班,我也正和先生商量给我家辛辛报个班,可孩子自己似乎对这事儿一点兴趣也没有,整天只顾着玩。我们挺着急的,这样下去孩子会不会就和别人有差距了?”分析与指导:幼儿阶段,孩子身体各方面机能日益成熟,尤其以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发展最为迅速,这使得他们可以接…  相似文献   

5.
“你家孩子报什么班了?”“咱家宝贝是不是也该报个班了?”这是许多父母见面时最爱讨论的话题。 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兴趣班很多,有关的说法更是众说纷纭; 小的时候不让孩子学,错过关键期再学就难了; 将来别人都有一技之长,自己孩子什么都不会,会缺乏自信; 孩子上兴趣班,费时费力费钱,孩子又累又痛苦,甚至搞得全家紧张; 费了半天劝戒,也没见孩子学出个什么样子来,上班似乎也没有什么用…… 所有这些信息让父母们很困惑:该让孩子上兴趣班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兴趣班     
海西 《山东教育》2005,(33):48-48
教师A:兴趣班,顾名思义,是孩子对某种活动感兴趣,于是成人给孩子报个班,让他能有更好的成长空间。但目前,很大一部分家长并不是给孩子报兴趣班,而是给自己报“兴趣”班.让孩子去上。把自己的遗憾转到孩子身上,把自己生活中的压力转到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7.
学前儿童,成了兴趣班主力军《武汉晨报》报道,记者探访钢琴、围棋、美术、舞蹈、跆拳道、游泳等“兴趣班”的培训情况时,发现学龄前儿童已成“兴趣班”主力军,而且一个孩子同时参加多种“兴趣班”的现象也不鲜见。在某芭蕾培训中心,2~6岁的儿童占了全部学员的60%,最小的学员才2岁零1个月。有关人士分析说:“现在父母们认为,以后社会竞争很激烈,孩子早学早出成果,学龄前阶段时间充裕,多选择钢琴、美术、围棋等项目。入学后有了升学压力,艺体类培训就为英语、数学等学科培优班让步。”点评:其实,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都不鲜见。有人要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8.
宫礼瑞 《小读者》2010,(9):44-44
在“教学质量全球领先”的芬兰.家长们也同样热衷让孩子从小参加兴趣班。  相似文献   

9.
《家教指南》2006,(10):38-38
《武汉晨报》报道,记者探访钢琴、围棋、美术、舞蹈、跆拳道、游泳等“兴趣班”的培训情况时,发现学龄前儿童已成“兴趣班”主力军,而且一个孩子同时参加多种“兴趣班”的现象也不鲜见。在某芭蕾培训中心,2—6岁的儿童占了全部学员的60%,最小的学员才2岁零1个月。有关人士分析说:“现在父母们认为,以后社会竞争很激烈,孩子早学早出成果,学龄前阶段时间充裕,多选择钢琴、美术、围棋等项目。入学后有了升学压力,艺体类培训就为英语、数学等学科培优班让步。”  相似文献   

10.
妞妞讨厌弹钢琴,可是妈妈却偏要她学钢琴。其实,妞妞也不是天生就不喜欢弹钢琴,而是太多的兴趣班使妞妞对很多东西都丧失了兴趣。要知道,妞妞这个学期参加了五个兴趣班!除了幼儿园课程,很多孩子周末奔波于不同的兴趣班之间。作为幼儿园老师,我忍不住想说:“孩子,你好累啊!”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太切。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孩子们都被扔进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但是过重的压力却使孩子们对学习没有了兴趣。著名文学家冰心曾指出:“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显而易见,她并非否定成人对…  相似文献   

11.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家长彻夜排队,只为给孩子报一个热门的兴趣班;我们也常常发现,每到周末,满怀着期望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奔波在各个兴趣班之间。那么,上兴趣班是孩子主动要求的,还是家长作主选择的?上兴趣班是为了让孩子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还是为了纯粹的学习?上兴趣班的效果又是怎样的呢?看看下面的爸爸妈妈们对孩子上兴趣班的问题是怎么看待的吧。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经常遇到家长的咨询:该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我认为给孩子选择兴趣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词。一、兴趣。假如您的孩子对某一特长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应尽量满足他。我相信只有这样,他才更有可能去学好它。二、特长。某些孩子在美术、舞蹈、音乐等方面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天赋和潜力,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半途而废,也许未来的画家、舞蹈家、音乐家就诞生在这里。三、性格。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太一样,有的好动,有的好静,家长一般可以选择适合孩子性情的兴趣班。对于一些表现比较特殊的孩子,可采取“互补共促”的…  相似文献   

13.
5位家长观点——观点一兴趣班应该上。对于孩子是否应该上兴趣班,我的本意是该给孩子一个快快乐乐的童年,但我的想法被一个刚上小学孩子的妈妈说的一番话动摇了。她说孩子进入小学面试时因为比不上其他上过兴趣班的孩子能歌善舞、博学多才而被刷了下来,所以这学期兴趣班一开,我就赶紧给孩子报名了。 中(一)班 袁奕敏的家长观点二上兴趣班不能跟风,我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很多父母都是出于攀比的心理送孩子上兴趣班。我相信对孩子的教育要符合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宝宝曾经读过一个兴趣班,但他似乎并没有多大兴趣。这个学期,面对各种兴…  相似文献   

14.
我园尝试着将兴趣班的活动内容纳入幼儿园的整体课程中,主要是出于以下的一些考虑。首先,不管人们对兴趣班有什么样的态度和看法,近年来,各类兴趣班是有增无减,尤其是艺术类兴趣班蓬勃发展,势不可挡。有人称之为都市儿童中的一道风景线。我们常常感受到家长对兴趣班的热忱与需求,如每年招生时,很多家长都会问:你们幼儿园有没有兴趣班?孩子学不学钢琴?还有的家长常常向园长和老师咨询:“我应该给孩子报什么  相似文献   

15.
齐齐 《宁夏教育》2006,(6):69-69
现在各种儿童“兴趣班”、“特长班”的生意特别红火。有的文章甚至宣传人的成功完全取决于早期教育,把早期教育完全等同于天才儿童的培养。事实上这种“急功近利”、“拨苗助长”的早期教育只能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甚至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的才艺兴趣班里,每天都有故事发生:你可以看到一个孩子被他爸妈生拉硬拽地送进来;你可以看到孩子画不好画,急得尿裤子;你还能看到两个孩子因下棋输赢之事打起来……”兴趣班的许老师这样告诉我们。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发生在兴趣班里的故事,看看孩子们在兴趣班的各种表情,以及表情背后折射出的童心。  相似文献   

17.
<正>不少孩子都上兴趣班,儿子一到周末反倒找不到同伴玩了,终于有一次,他跟我说:"妈妈,我也要上兴趣班。"啊呀,那么多的兴趣班,画画、弹琴、主持、棋类、英语、剪纸、手工,到底选哪个呢。兴趣班的主要类型动手操作类推荐理由:孩子容易对这类操作型的兴趣班产生兴趣。把动手操作当作游戏,并从游戏中学到一些知识。比较符合孩子的成长特点。  相似文献   

18.
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上追逐“快”和“速度”,让孩子提前识字;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习两年级的内容;让孩子穿梭于各种类型的兴趣班,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的这种焦躁、唯恐落后的心态,也会让孩子急功近利,承受更多的压力,无法以良好的心态来享受成长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才艺兴趣班里,每天都有故事发生,你可以看到一个孩子被他爸妈生拉硬拽地送进来;有时候你可以看到孩子画不好画,急得尿裤子;你还能看到两个孩子因下棋输赢之争打起来……”兴趣班的许老师这样告诉我们。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发生在兴趣班里的故事,看看孩子们在兴趣班的各种表情,以及表情背后折射出的童心。[编按]  相似文献   

20.
每个国家都会因为自己的国情和不同的风俗人情而有一些不同的兴趣班,每个国家对人的教育也是观点不一.中国更喜欢成绩好的孩子,喜欢有创造力的孩子,而美国更注重体育的培养,喜欢独立有思维的孩子.美国的兴趣班大多和体育有关,武术、篮球、游泳课等个人项目兴趣班随处可见,而团体运动项目足球、棒球、排球等兴趣班也很普遍. 除了以上说的一些较为普通的兴趣班,美国还有一些特殊的兴趣班,国内现在还很少见到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