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讨人喜欢     
有句口号说:只要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是的,我喜欢被人喜欢。在你还没有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之前,先做个快乐的人;在你还没有成为成功的人之前,先做个讨人喜欢的人!可能是受一些媒体的影响,过去,相对于杨澜,我不是那么喜欢倪萍,演员出身的她,在台上总是容易动感情,常常哭得令人心痛。  相似文献   

2.
《深圳特区科技》2009,(11):12-12
关于申通快递那篇文章我有看法 我是贵刊的付费订阅者。从贵刊2009年第9期,看到戴天宇先生的文章《我曾做申通快递的首席制度官》。  相似文献   

3.
费俊慧 《科教文汇》2008,(20):241-241
萨丕尔和布龙菲尔德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两住先驱,两人都著有《语言论》一书,然而这两位大师的影响却反映在不完全相同的领域中。两本《语言论》虽然在语言学领域中的观点有所不同,但对美国语言学界乃至全世界语言学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萨丕尔和布龙菲尔德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两位先驱,两人都著有《语言论》一书,然而这两位大师的影响却反映在不完全相同的领域中。两本《语言论》虽然在语言学领域中的观点有所不同,但对美国语言学界乃至全世界语言学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信息》2004,(11):26-27
宋朝市场繁荣、商业发达,国库充盈,是个军事赢弱和经济活跃不对称的跛脚鸭。看过《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的人对大宋首都之繁华大约有些简略认识,即使是小说家所言的《水浒》,重点写造反和招安,其中也不少笔墨写到了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市场经济的活跃。108人中,小商小贩不少,如张顺、朱贵、石秀等人都是经营好手。  相似文献   

6.
齐季 《百科知识》2009,(23):63-64
从远古的神话故事到今天的电影《星际迷航》和《哈里波特》小说都有关于隐形农的情节,近日,梦想终于成为现实,美国称很快就会发明出一种新型材料,可以像隐形罩一样罩住物体,从而使其隐身不被发现。  相似文献   

7.
我刚完成《一秋集》.颈椎炎痛得厉害.本想静下心来歇一歇.凌华仁弟来省城,告诉我他要出一册画集.要我为其写一序言。听闻他要出画集。我喜不自胜.继而一想,他这么年轻.生活又不富裕.哪有闲钱来出画集呢?为此.我又担心起他的费用来了。后来经打听.是他一位搞篆刻的朋友帮助,免费为他出此册《凌华画集》.我又从担忧中恢复到欣喜中来。果然是这样,于是我欣然决定为他写几句。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看到《科学与文化》是1981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阅览室,那时我是生物系学生,杂志到手总是皱巴巴的。可见看的人还真不少。记得有一长篇连载,介绍的是福州著名武术家万籁声的传奇故事,我印象颇深。1981年我毕业后从事传染病防治与科研工作,1995年起陆续向《福建科技报》投一些有关医学科普的稿子,后来也成为《科学与文化》的作者。  相似文献   

9.
大学     
想起‘大学’,这个词,是缘于这个秋天全国又有675万男生女生将成为大学生。“大学”是可以给你专科、本科或者研究生等文凭,方便你以后藉此找工作的地方。还有一种较人文的溯源说——《大学》为《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这里的“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大学问。读大学完全不同于读小学和中学。因为,从上大学那一刻开始,你已经真正成为大人了;还因为,大学是这样一个地方——供传播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一群人聚集的特定场所。  相似文献   

10.
感悟苦难     
石楠 《科教文汇》2010,(16):I0001-I0001
我记忆的脑屏上,刻印着一位哲人的睿语。他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这就是说,苦难并非都是灾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有《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宫刑,方有《史记》……苦难造就了他们的不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04,(16):104-105
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我们这些做企业的就努力在想,努力往前看,看什么呢?看今后我们这个路到底怎么走。最近一期《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卷首语叫中国企业家的政治预期,我看了以后也有一些感触,想在这儿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2.
《知识窗》2013,(19):45-45
你觉得《红楼梦》闷死人吗?我到现在都还是觉得《红楼梦》很闷,更不用说小时候了。有入跟我说《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对付人的手腕特别厉害,我都很困惑:王熙凤这样就很厉害吗?有比妈妈的那些朋友厉害吗?大概因为我家里常常有“很多王熙凤”进进出出,所以我看《红楼梦》时,就觉得王熙凤还算“蛮正常”的嘛!  相似文献   

13.
就是逗你笑     
苏童 《发明与创新》2010,(12):63-63
1.四大名著爆笑启示:《西游记》:出身不好,想成佛有难度。《红楼梦》:出身不好,想嫁人有难度。《水浒传》:出身不好,想当官有难度。《三国演义》:出身不好,想创业有难度。2.商品价值富家女:"见过名牌么?我这包上写着LV!"穷家男:"学过拼音么?读‘驴'是吧?"  相似文献   

14.
岁月的礼物     
李辉 《知识窗》2013,(5):6-7
那时.我还不明白.为什么语文老师一定要我们背下那篇满是陌生字词的《岳阳楼记》.以至于对“巴陵胜状”和“洞庭一湖”的向往.成为一个初涉世少年忐忑而又执著的梦。可是.最远只到过家乡县城的我.甚至不太清楚.  相似文献   

15.
今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仰望星空》一诗:"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有关诗中的深意,他此前在同济大学的一次即席演讲中,做了言简意赅的说明:"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相似文献   

16.
汪劲武 《百科知识》2007,(9X):52-53
电影《巴山夜雨》中的插曲《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曾给当时无数看过电影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歌词中说: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谁也不知道我的快乐和悲伤。爸爸妈妈给我一把小伞,让我在宽阔的天地间飘荡,飘荡,小伞儿带着我飞翔,飞翔……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人谈《易经》,绝大多数谈的已不是原版、原文的《易经》了。因为经过上五下千年的“演易”,后人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已成为显要。如同《红楼梦》原著与许多“红学”的图书,前者是原著,后者是“红学”论著。我们现在所说的《易经》,严格意义上不如说是“易学”。寻找《易经》的源头南怀瑾的《中国文化泛言》一书记载:《连山易》产生在伏羲时代,也有说是神农年间,又有说《连山易》出现在夏代。黄帝时代是《归藏易》,又有说《归藏易》出现在殷代。确切地说《易经》的出现是在这两部著作之后。史书上说的“易更三圣”,即画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  相似文献   

18.
听音乐     
《科技新时代》2006,(4):126-127
私人情歌《我要快乐?》,超女重来《谈情说爱》,性感古典《曹操》,全部主打《主打张栋梁》,异国情调《OUTGROW》  相似文献   

19.
读到何祚庥先生发表在《环球》杂志2005年1月刊的《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以及他在网上的一些言论,而且摆出一副要迎战一场大辩论的架势,我感到吃惊。我不想参加这种辩论,但确实有话要说。这里,我想采取对事不对人,或者叫做借花献佛的态度,即以何先生的“花”,把我对现代生态学的粗浅理解献给我的读者。这种有的放矢的谈论也许比教科书式的说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管文明 《世界发明》2009,(11):21-21
可以说这是一本有分量的书,不但书的容量够分量,而且其内容也非常难得——本书470多页,采访了包括《时代》、《新闻周刊》、《福布斯》、《国家地理》等杂志在内的20多家美国乃至全球顶级杂志的总编、主编。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位中国人写的书,采访中自然会有对中国杂志现状的关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