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说改编电视剧,是将供人阅读的文学形式改编成视听综合的音像艺术形式,这就要求改编者遵循视听艺术规律,适应电视艺术的特殊要求,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服从视听艺术规律不少同志反映,有的作家的作品,读起来很有味道,品味起来极富哲理,但要改编电视剧怎么也形不成完整的画面,组织不出戏来。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2009,(3):17-17
事件回放: 3月30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传播的影视剧,必须符合广播电影电视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法取得广播影视行政部门颁发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或《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证》,未取得上述“许可证”的境内外电影、电视剧、动画片,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播。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从载体性本质特征来说,可以说是一种电视屏幕上演剧的艺术,即通过在电视机屏幕上演剧来进行审美活动的艺术,涉及到载体,制作和传播等问题。 和别的种类的文学艺术一样,电视剧艺术也有一种载体,只是这种载体非同一般。它是通过电视机的荧屏其视听符号都是电子技术化了的。所谓电子技术化,是指在室内或外景地,演员在全部电视剧艺术因素综合融入的条件下,按规定的情景,在摄像机前进行表演,其视听符号经过电子技术处理,记录在磁带上,再剪辑编成,而后经由光电变换系统,将视听符号系统“编码”播出,并借助于微波中继线路系统、同步定点卫星等技术,突破时空制约,迅速、真实、准确地传输到电视机的荧屏上,观众通常是在家中的电视机前,与播出同时态地感知和认识屏幕上已经由电视编码还原成像的视听符号,参与电视剧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4.
一部电视剧是否能够吸引人,自然与该剧的题材、故事情节、演员表演等因素密切相关,然而电视剧的节奏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电视剧的节奏问题说起来似乎十分简单,但要真正把握好一部电视剧的节奏又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们现在所说的电视剧,实际上包括了两种类型,即戏剧型和电影型。这两种类型的电视剧,在艺术上有较明显的区别。戏剧型较多地保留了戏剧艺术的特点;电影型较多地采用了电影艺术的特点。很多国家在名称上就把这两种类型的电视剧区别开来了,把戏剧型的叫做电视剧,把电影型的称做电  相似文献   

6.
从广义上讲,电影和电视应属于同一艺术范畴。电影电视表现的艺术作品都是在统一的创作意图下,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方式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完整的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然而,在所谓的“影视圈”中,电影电视之间却人为地给划了一道鸿沟,推崇电影的认为:电影才是“高水准”的艺术,电视剧只是一种简单低级的娱乐,所以,一些演电影走红的“大腕”、“大牌”,是不拍电视剧的,而一些拍电视剧成名的演员,一旦接触了电影,成为电影演员,也“好马不吃回头草”,再不涉足电视剧了。而推崇电视剧的认为,电影正在失去市场,势必被电视、VCD等取代。实际上,电影和电视之间确实存在竞争,但更多的是互补。  相似文献   

7.
叶坚 《视听纵横》2002,(6):43-45
虽然广播剧和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包括话剧、戏曲等)同为艺术,但顾名思义,广播剧诉诸听觉,而电影、电视剧和舞台剧则诉诸视觉。因此.广播剧被称为声音的艺术,也就是听觉的艺术;而电影、舞台剧和电视剧则被称为“独立地描绘出鲜明的生活图画”、“时空结合艺术”(汪流《电影编剧学》P1、P53,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也就是视觉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电影视听语言是指通过声音和画面讲述故事的方式.由杨佑硕执导的电影《辩护人》,曾获百想艺术大赏、青龙电影最佳电影奖等多项荣誉,是近年来韩国商业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导演在该作品中创造性的使用了不少视听语言技术,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现效果.本文从画面构图、光线影调和镜头语言三个方面入手,对其视听语言艺术创作进行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9.
《视听界》2007,(3):118-119
新闻行动;品牌;大型活动;栏目;纪录片;电影·电视剧;联盟;经营;开播;《视听界》资讯  相似文献   

10.
略论影视剧本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外国影片和电视剧的引进越来越多。要将这些引进来的电影、电视剧介绍给中国观众,首先一项工作就是要把外文剧本翻译成中文剧本,然后配上中文台词或打上中文字幕,最后把中文台词或中文字幕与外国影片原有的画面、音乐、效果合成到一起,制作成一个中文译制片,奉献给中国电视观众。80年代前,我国大量的文字翻译1作是小说翻译,戏剧翻译只占一小部分。80年代后,随着视听艺术的发展,电影、电视剧引进数量逐年上升,剧本的翻译量也越来越大,翻译人员也越来越多。笔者在此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做剧…  相似文献   

11.
电影艺术(或称"影视艺术"更全面些)是综合性艺术,也可以称它是一种视听艺术。电影美术是电影这门综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构成一部影视作品(影片、电视剧)造型的重要因素。它的造型作用,则在于把银幕(荧屏)画面中的色彩、线条、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影视剧作中的形象逼真性、典型性、运动性的电影特性要求,用可视形象去触动、感染观众。——寇洪烈[1]色彩是一般人最直观感知的事物,我们对色彩的感悟能力既直接,又微妙。在影视创作中,美术师巧妙地运用色彩来表现艺术,使影视画面能够与观众内心世界产生微妙的共鸣,这种方式已经为许多导演大胆使用。1990年,张艺谋与杨凤良合导的电影《菊豆》中,色彩的运用已经成为佳话和典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电视剧这一名称,是约定俗成的称呼,并不是根据艺术分类而来的科学命名。实际上,它包括了电视剧和电视电影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其它国家,电视剧和电视电影都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两者之间的界限是清楚的,名称也是分开的。我国有点特别,竟没有电视电影这个名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世纪的十多年中,中国电视剧无疑已经成为最为强势、最为主流的大众视听艺术形式,坚守并确立了电视剧艺术独特的创作美学体系.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力图总结、梳理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类型化创作以及叙事方式方法的演变,并由此分析探索我国电视剧创作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以丰富和深化电视剧叙事理论的研完.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处处存在节奏,特别是在艺术领域里,节奏是一个常用的术语,"节奏之于艺术品,犹如经络之于人体,人们只能凭着对作品的理解感到它的存在。"影视艺术自然离不开节奏,它是影视工作者创造出感人视听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法。节奏在访谈节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节目成败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陈依妮 《新闻世界》2014,(8):262-263
阿莫多瓦的电影作品风格独特,尤其是其节奏拿捏得恰如其分,令观众印象深刻。在他艺术创作进入巅峰时期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电影节奏跟随心态愈加趋向流畅自如,透于影视文本表面,也渗于作品的结构中。从视听语言的色彩、空间和音乐上,导演独具匠心的安排使得影片节奏松弛有度,让人沉迷其中。  相似文献   

16.
电影改编成电视剧是电视剧领域一个热门现象.改编是一种文化艺术策略,不仅可以带给观众不同的审美体验,而且可以丰富文化市场增加精神产品,满足观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拟从电影改编电视剧的可能性及动因入手,结合电影改编成电视剧的经典案例,对大银幕到小荧屏的现代转换做一简要分析,寻求电影的电视剧改编的深层原因和改编策略,以期对今后电影的电视剧改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处在特定文化和经济环境中的中国电视剧,具有独特的媒介传播特性.电视剧作为当代中国"第一"叙事艺术体现了家庭通俗艺术的基本传统以家庭故事为主要题材,以日常经验为主体内容;以生活化戏剧为叙事特征,以主流意识为价值观念.与电影相比较,电影更重视情节、场面和奇观,电视剧则更重视人物、对话和细节,电影更强调以导演为中心,电视剧则以编剧和演员为核心;电影更体现流行文化的矛盾和差异,电视剧则更体现价值整合的主流性.中国电视剧这种家庭大众文化的传统正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着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以运用各种声音手段来展开戏剧情节、塑造艺术形象的广播剧,在与电视剧竞争中并未消失,并仍坚忍地占据一定的时空,是由于广播剧独特的艺术个性所决定的。但不可否认,在视听兼备的电视剧强大的冲击下,属于广播剧全盛的黄金时代早已被电视所取代。以单一的平面的声音表现手段与视听兼有的电视艺术相抗衡,竞争力毕竟是软弱的。立体声技术的发展无疑给广播剧多了一  相似文献   

19.
学报编辑部在召开“电视剧理论座谈会”的通知中、提出了一个中心议题:如何进行电视剧的理论研究?如果将这作为一个试题,我的答卷将写下这样一句话——加强电视剧的基础理论研究。电视剧是一门新兴的艺术,至今不过四、五十年的历史,我国电视剧起步更晚,真正的发展也才十几个年头。它与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戏剧艺术,上百年历史的电影艺术  相似文献   

20.
写好电视剧的开头,比写电影的开头更难。电影的剧作者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的观众在电影院里,影片的开头散一点、节奏慢一点,观众很少有几分钟就离凳而去的,因为他们既然肯离开家买票来了,一般就坐得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