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成龙 《收藏》2010,(9):34-39
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宋代是一个名窑迭出的时代,在众多瓷窑当中,汝窑被公认为是最重要的瓷窑之一。自1986年汝窑遗址被确认以来,在汝窑瓷器研究方面虽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广大陶瓷收藏爱好者来说,  相似文献   

2.
刘金成 《收藏》2010,(4):23-26
元青花是一种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再施以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它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青花瓷器的先河。蓝色的花纹与洁白的胎体交相映衬,浑然一体,宛若一幅雄奇瑰丽的水墨画。它上承宋瓷,下启明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张佳宏 《收藏界》2013,(4):112-115
所有古陶瓷的胎都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的,本文将系统介绍我国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的瓷器眙的不同特点,同一窑口不同时代胎的发展变化过程,从本质上了解古陶瓷的胎体对于鉴定古陶瓷的真伪、窑口、年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建保 《收藏》2014,(8):52-53
提及磁州窑,总会联想到泰国的宋加洛瓷器;看见宋加洛瓷器,一定会和中国瓷器联系在一起,包括著名的磁州窑。这就是磁州窑、宋加洛对古陶瓷热爱者的心结牵动。怀着这个心结,笔者近期三次造访泰国,在泰国国家博物馆、曼谷大学东南亚陶瓷博物馆、宋加洛博物馆、清迈博物馆以及山林、河畔的古瓷窑遗址上寻觅中泰两国间陶瓷文化相互牵系的蛛丝马迹。并由此撰写了《磁州窑与泰国古陶瓷的"历史公案"初解》和《潮州窑与泰国古陶瓷的关联性探讨》。现笔者不揣冒昧,就宋加洛瓷器之磁州窑风格的观察与欣赏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李辉柄先生是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古陶瓷学会副秘书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南开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他的专著有《早期白瓷》《宋代官窑瓷器》《中国瓷器鉴定基础》,参与撰写《中国陶瓷史》《中国陶瓷》的有关章节,主编《中国陶瓷全集·钧窑》及《中国美术大  相似文献   

6.
赖月莲 《收藏界》2013,(5):60-62
磁灶镇位于泉州西南约16公里,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之乡,因陶瓷而得名。磁灶窑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的民窑,陶瓷生产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磁灶窑瓷器的胎质一般呈灰色,颗粒较粗,胎质不够致密。也正因此,瓷器胎土施釉处多敷一层黄白色化妆  相似文献   

7.
李毅民  张少华  王枚 《收藏》2011,(1):140-143
中国是瓷器的故土,是陶瓷艺术的首创国,历史上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代表着辉煌的陶瓷文明,创造了灿烂的陶瓷收藏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近代以来的一个世纪中,中国的陶瓷技艺逐渐式微,世界陶瓷的品牌地位让位于英国等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8.
王德仁  逯海涛 《收藏》2006,(6):93-93
叶宏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浙江树人大学陶瓷研究所所长,我国陶瓷学科的带头人之一。他一直从事陶瓷的研究与开发,主持恢复了失传700多年的龙泉青瓷及一代国宝南宋官窑瓷器,先后获科技成果奖22项。  相似文献   

9.
吴若明 《收藏》2008,(7):70-71
德国是欧洲陶瓷的起源地,德国人的陶瓷收藏也十分丰富。往德国迈森瓷厂生产出陶瓷之前,欧洲人对于陶瓷已相当热衷,他们对于陶瓷的使用和收藏主要依赖于从中国进口。笔者现就参观、走访法兰克福手工艺博物馆的情况,对其中国瓷器藏品作一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10.
空谷 《收藏界》2011,(1):40-42
在中国的陶瓷史上,自北宋就开始设立御窑专为皇室烧造瓷器。御窑厂的特殊地位,使它汇集了当时最顶级的工艺师和瓷画家,而正因为它的特殊地位,御窑厂的工艺师画师只能恪守着严格的文化禁忌和工作章程,谁也不敢,甚至也不可能想到要越雷池一步。他们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制作着人世间最精美的艺术珍品,把自己毕生精力和才华变为一件件瓷器。他们不但不能留下姓名,而且必须把自己的所有个性都融化掉,凝成一个响亮的名字—御窑,也就是俗称的官窑,作为一个巨大的品牌,代表着中国瓷器的时代高峰。  相似文献   

11.
方竟成 《收藏》2012,(5):69-73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景德镇的发展要以陶瓷为主的战略一直是景德镇的立市之本。近年来,景德镇瓷业更是得到突破性发展,以市中心广场为轴,景德镇瓷器馆、龙珠阁、御窑博物馆、陶瓷研究所以及陶瓷大世界、国贸陶瓷市场、华阳商贸市场鳞次栉比,形成了景德镇的独特风景。新近建设的浙江路、大师汇,  相似文献   

12.
紫玉 《收藏界》2011,(11):73-77
中古时期的8世纪至10世纪,闻名世界的中国陶瓷经由海上陶瓷之路大量运往中东.自如雪的邪窑和定窑白瓷、绚丽华美的唐三彩、精致优雅的越窑青瓷,以及开釉下彩瓷之风气的长沙窑彩绘和贴饰瓷器源源水断进入当地,小仅满足了贵族对中国陶瓷的需要,同时也为伊斯兰陶器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范本,自底蓝彩陶器就是住这一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相似文献   

13.
于迎雨  杨靖楠 《收藏》2007,(4):56-57
青花瓷器之所以能在泱泱中国陶瓷之林卓然而立,除了它拥有其他品类瓷器所共有的立体造型之美外,更因为其所独有的瓷画艺术。  相似文献   

14.
佟莹 《收藏》2010,(5):18-19
打开艺超网论坛铜器交流区版主三合盛在艺超网的私人藏馆,出现在眼前的并不仅仅是青铜器,高古陶瓷,明清瓷器,民国瓷器、玉器,字画等琳琅满目。其中不乏令行家击节赞赏的珍稀好藏。  相似文献   

15.
徐桃生 《收藏》2011,(11):72-81
民国时期景德镇在陶瓷产业、陶瓷教育、陶瓷艺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在景德镇干年陶瓷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3,(15):9
"汝瓷"在我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之首,北宋时期钦定为宫廷御用瓷。2011年汝瓷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中国陶瓷·汝窑瓷器》包括北宋弦纹三足樽、北宋三足洗、北宋碗和北宋盘,是首次荣登中国邮票的陶瓷传世之宝。《汝瓷珍宝》中的每一件瓷器均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孟玉松参照故宫馆藏原样实物,以原料配方、成型、上釉及烧制工艺精制而成,还原了汝宫窑瓷  相似文献   

17.
田军生  曹琳 《收藏界》2012,(6):43-46
晚清时出现的浅绛彩瓷是中国陶瓷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的瓷绘艺术"绚丽多姿,百花盛开",交映着无数迷人的美丽,凝聚着艺术创作者的智慧和感情,编织着无数精彩而遥远的故事。它把中国的文人书画元素融入到瓷器中,开创了一代瓷艺新风。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3,(10):74-77
旧时唐代陶瓷器的收藏,以唐三彩最为人称道;越窑与邢窑瓷器较常见,绞胎瓷器的数量较少;而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是长沙窑即铜官窑瓷器,这与它被发现的时间较晚,且又属一个地域性较强的窑场有着很大的关系。长沙窑——一个未见于文献著录的古代瓷器窑址,经过近年来多次的考古发掘,证明当时的长沙窑瓷器在烧制时已能在釉中和釉下成熟地运用包括铜红色在内的各种颜色。这一工艺开创了中国釉下和釉中彩的先河,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近年来有人提出四川的邛窑瓷器在铜红色的运用上要早于长沙窑,但邛窑瓷器的地域性更强,  相似文献   

19.
王志军 《收藏》2013,(5):130-132
邢窑是唐代著名瓷窑之一,与越窑共同开创了中国古代瓷器"南青北白"之先河,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郑州  张松林  廖永民 《收藏》2008,(5):58-60
本期陶瓷栏目以近年考古出土古陶瓷为专题,涉及郑州唐墓出土青花罐、北宋官窑早期窑址新发现、江西出土明清哥釉青花瓷、西安新出土瓷器与福建漳浦出土紫砂等,它们资料翔实,多出自纪年墓葬,是鉴定断代的重要参照。龙泉大窑、景德镇御窑厂等处陶瓷考古新收获将另期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