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闫立群 《收藏》2009,(12):54-59
张大千(1899~1983年)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绘画大师,他的绘画作品深受海内外广大书画爱好者喜爱。近年来,艺术品市场上张大千绘画作品的收藏热度不断升温。现国内各大博物馆收藏张大千绘画作品的数量、艺术品市场的流通量以及收藏家手中的藏品数量,其总和已远远超出张大千先生一生绘画创作的总量,由此,在收藏界曾引发了有关大千绘画作品真赝与辨伪的“魔道之争”,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1,(12):I0035-I0035
张大千、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等现代艺术大师,可说是“当代文人”的典范。香港天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于11月28日首场拍卖会中诚意推出“当代文人”策展式主题专拍,为藏家带来80多件精彩的现当代亚洲艺术作品。包括张大干的泼墨作品《云雨巫山》,此幅作品创作于60、70年代,是其晚期泼墨作品的成熟之作;吴冠中的一副双面油彩作品《春景》,  相似文献   

3.
李何 《收藏》2009,(4):33-38
张大千是近现代绘画史上杰出的国画大师、书法家、书画鉴藏家,他艺术经历传奇,艺术交游广泛,融汇古今,创立了泼墨泼彩绘画新技法,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20世纪十大画家之一。其绘画作品较早地进入了艺术市场流通领域,市场价位基础坚实,因此是在美术史上和拍卖市场中得到双重肯定的艺术大师,如此境遇,实为古今所少有。张大千的绘画作品在书画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一直是艺术交易市场中有着“大盘”地位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4.
《集邮博览》2012,(1):51-51
“张大千作品选” 现当代中国画家作品邮票—直是新中国邮票一大亮点。30多年来。以套票形式发行的徐悲鸿、齐白石、傅抱石、潘天寿、何香凝、李可染、吴作人等的作品、邮票及以组合形式发行的关山月、叶浅予、于非图等的作品邮票,都深受人们喜爱。笔者欣赏这些国画大师及名家的精品佳作邮票,在啧啧赞叹的同时,又不禁喟叹:为何还不发行“张大千作品选”邮票?  相似文献   

5.
伪作张大千款《桐阴高士图》应该说这是一件相当不错的作品(图1),颇得张大千先生的风貌。但通过细细品读,却发现该图有多处不合张大千34岁(壬申1932年)时的习性。现将我的或许是不成熟的看法提出来,以期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6.
伪作张大千款《花鸟图》作伪者好像都有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共性,那就是善于“作旧”,在他们看来凡是真迹必定是“旧”的。“旧”等于“真”,在作伪者眼里是一个永恒的概念。哪怕是对于去世时间不是很久的名家作品的作伪,他们也是按“旧”来处理——弄上一些污糟糟的色水给仿品上一层所谓的“包浆”,这就成“旧货”了。  相似文献   

7.
王永林 《收藏》2017,(1):12-17
张大千,自2010年5月17日在中国嘉德拍卖其泼彩山水巨制《爱痕湖》首次以1.008亿元成交价跻身艺术市场亿元俱乐部以来,至2016年11月12日刚刚结束的嘉德秋拍大观夜场,其仿古山水巨制《巨然晴峰图》以1.035亿元成交,他已是第四次作品成交价过亿了,可谓亿元俱乐部的常客。  相似文献   

8.
《中国收藏》2018,(11):109-109
能被张大千赞为“无上妙品”的书画一定大有来头,在即将举槌的北京华辰2018秋拍上就有这样一幅作品。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书画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若论作品被造假最多、最滥的现代画家,恐怕非张大千先生莫属了。书画拍卖行业中流传这样一句说法:"没有大千不成拍。"张大千先生是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绘画大师,他的绘画作品赏心悦目,家喻户晓,历来是造假者的首选。以往,针对艺术  相似文献   

10.
陈蓓露 《收藏》2012,(22):68-73
2012年9月26日,由山西博物院与四川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大千世界——张大干敦煌临摹作品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来自四川博物院的46幅张大千先生临摹的敦煌壁画作品在山西博物院展出。张大千先生是20世纪中国画坛富有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1941年至1943年的敦煌之行,是张大千艺术生涯的转折点。据《张大千传》记载,1940年10月,他历经千辛万苦抵达敦煌,怀着对艺术的追求和对宗教的虔诚,于人迹罕至的戈壁沙域,风餐露宿,殚精竭力,耗资巨万,以致债台高筑。在两年又七个月时间里,他完成了对309个洞窟的编号,临摹了276幅壁画。  相似文献   

11.
翻阅1993年第五期《上海集邮》,赫然见先仲兄建方在《甲戌邮刊》发表的《不速之客》一文,不禁回首往昔,思绪万千。 先仲兄在读小学时就开始集邮,以后参加新光邮票会、甲戌邮票会及日本的邮会为会员。先仲兄除爱好集邮外,并喜爱文学与音乐,经常在各大报副刊及邮刊发表作品,所得稿酬即用之集邮,故邮藏亦颇可观。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曾为先仲兄题“邮星”两字(见图)以资鼓励。 抗战军兴,上海沦为孤岛,先仲兄于1939年春离  相似文献   

12.
《中国钓鱼》2008,(2):57
“北京天龙碧波”全国垂钓摄影作品评选结果1月8日在京揭晓。王春江拍摄的《有模有样》被评为“飞雪收藏作品”,韩春江拍摄的《江中垂钓》和范方斌拍摄的《城郊垂钓》被评为“凌云收藏作品”,《渔歌》、《冬钓印象》、《神仙钓鱼的地方》等10幅作品被评为“追风收藏作品”。另有100幅作品被评为“游剑收藏作品”。  相似文献   

13.
雨宬 《垂钓》2008,8(2):I0004-I0004
“北京天龙碧波”全国垂钓摄影作品评选1月8日在京揭晓。王春辉拍摄的《有模有样》被评为“飞雪收藏作品”,韩春生拍摄的《江中垂钓》和范方斌拍摄的《城郊垂钓》被评为“凌云收藏作品”,《渔歌》《冬钓印象》《神仙钓鱼的地方》等10幅作品被评为“追风收藏作品”。另有100幅作品被评为“游剑收藏作品”。以上入选作品的作者将分别获得一千元至一万元不等的奖金和精美的“天龙碧波”垂钓用品。  相似文献   

14.
张大千(款)《仿唐六如吴小仙仕女图》第一眼看《仿唐六如吴小仙仕女图》(图1,154.5×63.5厘米),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是出自张大干的笔下,虽说款识的纪年是“丙子”(1936年),当时张大千38岁,此时的画笔多拟明清诸家,然其绘画的个性风格已渐现规模。这一点我们只要品赏一下他作于1936年的《仕女图》的局部(图2)和作于1941年的《纨扇仕女图》(图3),便可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郑雅风Zhengya feng 1974年出生于福建福清。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画院专职画师。2003年作品《阳光季节》获“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银奖。《情牵故乡》《初春》参加“今日美术大展”。2002年作品《情牵故里》获“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优秀奖。《莫言春度芳菲尽》获“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展”优秀奖。2001年作品《三羊开泰》获“爱我中华中国油画展”基金大奖。《蓝色之恋》获“首届中国重彩画展”优秀奖。《闲窗弈韵》参加“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丛林清幽》获“新时代中国画展”优秀展。《翠林鸣禽》获“民族魂、国土情全国书画大赛”铜奖。2000年作品《花荫》获“浙江省第二届中青年花鸟画展”银奖。《金秋时节》获“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最高奖。1999年作品《游春图》参加中国美协“中国画三百家”展。《古木寒鸠》获“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优秀奖。《惊梦春晓》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1998年作品《寒林悠鹿图》获首届“中日人与自然绘画展”金奖。《和平之舞》获“浙江省第四届花鸟画展”铜奖。《深林逸闲》入选“中国第四届工笔画大展”。1997年作品《艳阳秋趣》获“浙江省首届中青年花鸟画展”银奖。《丹顶承日九天闻》获台湾“第一届中国工笔画精英奖”金奖。《秋千竞技》入选“中国第四届体育美展”。1995年作品《秋林群鹿图》获“浙江省第三届中国花鸟画展”银奖。作品《惊梦春晓》中国美术馆收藏;《丹顶承日九天闻》台湾佛光缘美术馆收藏;《寒林悠鹿图》、《山谷清音》日本如水馆收藏;《和风》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出版有《郑雅风画集》、《郑雅风工笔画集》、《工笔名家画羊技》等。  相似文献   

16.
揭裱 第5期     
高占交 《收藏界》2013,(6):112-113
"揭裱",顾名思义,即将一张书画从中揭开,重新装裱,这是书画的造假手段之一。在众多的艺术品中,书画造假可谓千姿百态,源远流长,其历史逾千年之久。最常见的书画造假是高仿,即高手仿名家,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书画作伪高手非张大千莫属。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藏有张大千的《来人吴中三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有张大千的《石涛山水》和《梅清山水》,伦敦大英博物馆藏有《巨然茂林叠嶂图》等。当然,高手  相似文献   

17.
李京华 《收藏》2014,(21):166-169
◆王冠军1976年生,黑龙江望奎人。199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2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级展览评委,中国工笔画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务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作品曾获“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金奖;“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铜奖;“微观与精致——首届中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艺术展”金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奖;“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等。◆作品曾多次在《美术》等国内外杂志及画册发表,出版有《新锐工笔画家——王冠军》《王冠军作品集》《中国画廊推介画家精品——王冠军》等著作。  相似文献   

18.
董三军 《收藏》2013,(17):32-40
徐悲鸿先生既是中国杰出的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他一生酷爱收藏,很多重要的藏品都历尽坎坷而得来。他以毕生的心血、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鉴赏能力收藏了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绘画作品达千幅之多,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唐代《八十七神仙卷》、宋代《朱云折槛图》《罗汉像》、明代《梅妃写真图》《右军书扇图》、清代的《风雨归舟图》等等,还有任伯年、齐白石、张大千的多幅佳作,以及他在法国留学时收藏的许多欧洲名家作品。在其诸多藏品中,达仰的《奥菲利亚》和唐代的《八十七神仙卷》的收藏经历最为坎坷。  相似文献   

19.
阿珍 《健身科学》2009,(2):56-56
张学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也是人人称奇的高寿老人。他和另一位名人张大千的一段故事,堪称是仁者长寿的典范。1930年,时任中华民国海陆空军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对书画艺术情趣极浓,经常请书画界名流,来公馆共赏收藏。这时有专家说:“汉卿,你收藏的清代画家石涛的作品有不少是赝品,出自张大千之手。”  相似文献   

20.
王晶 《收藏》2012,(12):34-37
就2012年中国书画拍卖市场开局来说,既有李可染的风光秀丽,傅抱石的成交热闹,也有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大师的作品流拍,整个市场人气渭落。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藏家对于中国书画市场到底应持怎样的态度呢?记者为此走访了书画鉴赏家张忠义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