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雕塑技法的继承与发展,一直是陶瓷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中国传统的雕塑是丰富多彩的,古人留给我们很多的雕塑作品,但没有多少真正意义的系统性雕塑美学思想流传下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后人的总结与发展,中国传统雕塑的美学思想也包含在内。本文从追溯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雕塑的审美思想,以厘清中国传统雕塑与当代陶瓷雕塑创作的继承与发扬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雕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依托于特定的雕塑语言艺术,传统雕塑语言艺术是当代雕塑艺术发展的根基。而当代雕塑教学与创造对古代雕塑语言艺术的忽视成为当代雕塑艺术发展的桎梏。发掘古代雕塑语言艺术特质,将其精华融于当代雕塑艺术教学与创造,实现古典雕塑语言与当代雕塑教学与创作的合理融合,可以为我国雕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与活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雕塑程式化特征十分明显,它是中国艺术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创作理念在雕塑领域的具体体现,形成中国传统雕塑造型程式化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中国的文化背景有特定的关系。中国古代雕塑造型程式化具体表现为体积团块化、形象写意类相化、细节装饰化。中国古代雕塑造型程式化既有相对稳定的地方,也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内容,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雕塑程式化特征对当代中国雕塑创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西方雕塑话语对中国雕塑艺术的渗透,中国雕塑语言逐渐失去了本体话语的权威地位,阻碍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中国古典雕塑语言不仅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雕塑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源泉,因此惟有将古典雕塑语言特质与当代雕塑教学、创作有效对接,才能催动中国雕塑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使古典雕塑艺术焕发出时代华彩。  相似文献   

5.
朱连城 《文教资料》2009,(26):79-81
霍去病墓雕塑代表了中国古代雕塑的高峰,在当代文化的背景下,本文重新解读这一中国传统雕塑的经典,对其美学观念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诠释,让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艺术与中国当代新语境下的雕塑语汇得到最大限度的融会.这对于构建中国当代雕塑的艺术体系,在世界文化生态中塑造中国文化形象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曲折多变的发展历程中,如何学习西方现代主义力图解决雕塑本体语言和民族化精神,一直是中国雕塑家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当代雕塑艺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取得了多元格局发展的成就,体现了西式雕塑在中国当代话语背景下外在形式的嬗变;然而,由于雕塑创作者缺乏对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精神认识上的深入研究,对全球化与一体化、民族化与民间化、抽象化与符号化等概念产生混淆,造成雕塑作品缺乏现实的针对性,这显然阻碍了当代雕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雕塑材料课程随着当代材料的发展与艺术家雕塑理念的改变,它在中国雕塑教学体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改变当今泥塑课在教学中一统天下的局面,这需要全国高等美术院校的雕塑教师正确对待材料在当代发展的趋势和正确认识材料课程在雕塑教学上的优势,只有增强对材料课程的理性认识,改变当前雕塑材料教学教育缺失的现状,雕塑材料课程才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从而带动中国雕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园林景观雕塑应具有鲜明的个性化面貌,应该以“天人合一”为基本准则设计,不能简单抄袭传统的装饰符号。在雕塑语言特性的基础上,力求使作品与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现状、生存感觉和当代文化情境相呼应,吸收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之养分,使之融会贯通创造出全新的更有意义的、能体现东方民族气质,能包涵中国几千年文化底蕴的现代艺术语言,使中国的现代园林景观雕塑设计出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9.
艳俗雕塑于"85新潮"后在中国出现,近几年艳俗雕塑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有人认同,有人默许,也有人反对。从中国雕塑史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进步,它打破了中国雕塑单一的思维模式与造型样式,为当代中国雕塑的发展拓宽了思路。但艳俗雕塑是对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与价值体系的反叛,尽管它运用的是雕塑的语言,但它不适合中国的土壤。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社会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当代雕塑艺术的走向问题是雕塑艺术界思考的重大问题。当代雕塑艺术在我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将会面临怎样的转型方向,是雕塑艺术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和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1.
合作学习作为当今国内外最为关注的学习理论之一,与传统学习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试从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讲起,分析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从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表现,语文合作学习实践中的具体方式、方法,以及它的评价策略和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论述,强调合作学习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对语文教学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观察晚清长江流域学术流变,国学保存会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个案。国学保存会在维新势力着力推动引进西学实现中国学术近代化的情境下,另辟蹊径,通过倡导古学复兴,借鉴新知反省和颠覆渐趋萎缩的旧式传统学术,再造新式国学,着力从中国传统内部推进学术近代化。无论其直接动机和最终成绩如何,这一努力在中国学术转型过程中,无疑具有范式多样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易学理论对中国传统学问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它的九大特点,并与近代西方科学进行了对比,以提倡两种学术思想体系共存,共同繁荣,促进未来科学走全面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雕塑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中国传统雕塑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它的艺术风格也随着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而不断衍变,从题材的选择,内容的表现,造型的设计都有不同的体现,传统雕塑造型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审美的追求,更多的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和学术体系。在中小学开设“国学”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理解能力,有利于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要注意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制、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多样化与课程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孔子曾经说过,"善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旦引起了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显地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必须理解,必须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就学得十分积极主动,也很有成效,可见在学习中,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与良好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军队卫生士官中医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中医不是学生今后的主要任职方向,因此大多数学生对于中医课程的学习存在走过场的心理,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历史悠久,与西方写实主义雕塑艺术相比,更具整体性、装饰性、意象性,注重以形写神,从而意境悠远。本文从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门类出发,抽取其最鲜明、最强烈的艺术特征,以期为欣赏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打开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8.
金浩林 《天津教育》2021,(2):117-118
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是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工作内容。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语文学习中,很多课文都是为了向学生传达传统文化的理念。那么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向学生更好地传达传统文化,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更好地引导青少年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的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学术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术在晚清时期由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过渡,留学生对此贡献甚大:率先引进西方进化论的学术观念,促成了中国学术观念的更新;积极推动中国传统学科的改造,使史学、文学等学科向现代学术方向转型,大力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的新学科,使中国的学科门类大为扩展。  相似文献   

20.
戊戌维新时期传统的政治文化体制虽然受到了冲击,"中体西用"论受到了批判,但维新派的进步思想对下层人民的生活影响甚微.直到义和团运动之前,"中体西用"仍是社会上盛行的主导思想.义和团运动一方面使传统的文化政治体制失去了权威,另一方面清廷利用义和团所结成的盲目排外的统一战线最后以失败告终.这既暴露了中国社会与西方的巨大差距,也标志着"中学为体"思路的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