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北华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林永柏在2007年12月8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是紧密相连的。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难点和关键,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需要正确的政绩观来保证,只有引导和教育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才能落到实处。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 发展观决定政绩观,政绩观影响发展观 从哲学意义上讲,发展观是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发展观决定正确政绩观,真正坚持科学发展观,必定会坚持正确政绩观。一方面,政绩是相对于发展而言的,是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创造的,谈论政绩就意味着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某种发展;离开了发展,谈论政绩就毫无意义。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逐步导致什么样的发展观。政绩观的变化会对发展观带来重大影响。总之,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统一。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研究解决发展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正确政绩观强调的是用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创造政绩,政绩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是辩证统一的,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和实践正确的政绩观,创造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发展观包含着系统的丰富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深刻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要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引导,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要转变政府职能,在职能上把贯彻科学发展观具体化;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新的发展模式践履新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探讨了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并阐明了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关系,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及我国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法律保障。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锋  刘澄 《现代企业教育》2007,20(7X):102-103
本文详细探讨了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并阐明了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关系,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及我国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法律保障。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出发点,践行科学发展观,做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绩来;在价值取向上,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树立正确政绩观,以正确政绩观来体现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党政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而正确的政绩观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党政干部在追求政绩的同时会出现异化现象。干部政绩观异化的原因既有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又有考核机制不健全的原因。党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自律、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名利观;党政机关必须建立科学的政绩考评机制,完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引导;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必须科学评价和衡量领导干部政绩。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不仅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树立正确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当牢固树立和长期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1.
单纯地以GDP衡量干部政绩,对干部的政绩观产生了错误的导向作用,导致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树立和落实以绿色GDP为核心的政绩观,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贯彻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它对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观念问题,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影响因素,即高等教育功能的认识滞后、科研市场观念不强及企业观念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观念创新的解决方法。指出要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需要科技成果转化主体观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的是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是一种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必须完善成果评价制度,必须改变那种只重政策研究而轻视基础研究的倾向,强调学术文化研究的内在价值,统筹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人文科学标准.  相似文献   

14.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商业银行在实行减员增效的同时,也都在努力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本文从经济增加值(EVA)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出发,针对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现状,探讨通过建立以EVA绩效评价为核心的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体系,提高银行内部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提出了必须加强领导干部政绩观建设,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怎么衡量政绩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等观点,形成了胡锦涛同志的科学政绩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谈领导干部的政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造福民众的前提,也是克服不良政绩观的思想基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本质就是要解决为谁创政绩,创什么样的政绩,怎样创政绩,以及如何考评政绩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正确政绩的科学内涵;这既要靠领导干部自身加强学习和党性锻炼,更离不开党组织的教育、引导、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也同样面临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问题.高等学校如何在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建设,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涪陵师范学院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的认识和实践中,总结出高等学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应当树立科学定位观、效益观、质量观、人才观、政绩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对每一个执政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执政的持久性和执政的成本。面对世纪之交的风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面临的新的挑战主要是三方面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化”的挑战,政绩合法性的挑战,制度建设的缓慢。应对的主要策略有保证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优势,扩大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加快制度建设,保证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分置制度的实施,旨在提高我国职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然而由于知识产权归属制度不尽科学合理、科技成果处置路径存在局限性、科研人员奖酬机制失调,以及政府规制中存在的制度设计缺陷,该制度实施后并未达到预想中的效果。完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分制制度,发挥利益引导功能,是当前提高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科学研究与产业经济相融合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在以数量为主的评估体系占主导地位的大环境中,科研成果质量的提升日益受到关注.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异质化"的科研环境,鼓励田野工作,重视科研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