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重要学派,并在六七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人性的发展,关注了人的主动性、价值、潜能、尊严与创造;鼓励人们的自我实现,积极向上,并将理论付诸于实践、运用于教育,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领域弘扬科学的发展观和倡导"教育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职业教育注入了新鲜的心理学血液,对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颇多的启发之处,职业教育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理论和价值取向,不仅彰显了职业教育的本质,更反映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2.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他冲破传统教育模式和制度的束缚,把尊重人、理解人,提到了教育的首位,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倡导内在学习与意义,弘扬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注意创造力的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学心理氛围等诸多方面做出了贡献。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情绪辅导在教学中的运用奠定了人文基础,它让人们看到了只有尊重人的主动性,给予人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的机会,人才能够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人本主义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合称心理学上的三大势力,"以学生为中心"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教育理念。人本主义反对把人看作动物或机器的同时,批评只重视人类认知结构的认知心理学,对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进行全面描述,特别关注学习者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建构学习情境。我国当前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由于受到  相似文献   

4.
传统心理学认为价值不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对于价值问题也没有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随着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盛,特别是当前对文化问题的关注和理论心理学的复兴,心理学对于价值问题的科学研究提到了议事日程.目前该问题研究存在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价值研究的方法论、共同价值以及测量价值观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强调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创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新视角.文章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着眼点,深入挖掘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可以遵循的理论基础.分别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基本理论、方法论和不足之处论述了其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启示,以期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具体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6.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 2 0世纪 5 0至 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心理学派别 ,是与传统的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两大学派相对立的“第三种力量” .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弗罗姆、罗杰斯等 .该学派试图从行为者本身 ,而不是从观察者的角度来解释和理解行为 ,关注的是个人的感情、知觉、信念和意图这些使一个人不同于另一个人的内部行为 .它的研究主题是人的潜能和价值问题 ,主要理论是“自我实现理论” .该学派自产生以来 ,对心理学研究有重大的冲击作用 ,对教育等方面也同样有巨大的影响 .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实践与理论研究 ,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的理论与思想一直都是课程设置的重要理论基础.综合课程的心理学基础主要来源于赫尔巴特的统觉理论、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整体论思想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相似文献   

8.
<正>学生需要扩大阅读量和阅读面,吸收中西方文化结晶,提高文化素养。《莎士比亚故事》是很好的课外阅读材料,是西方文化的精华。读莎士比亚故事可以培养学生文化意识。1.引言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完整的人、关注人性。人本主义心理学指出价值教育主要为了培养独立自主、慎谋能断、重视人类价值和尊严的、有道德的人。根据这一理论国家提出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  相似文献   

9.
人本主义教育是现代西方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它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相结合,阐发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自我潜能和价值为目标的人本主义教育观。自20世纪末期以来,一些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点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经过不断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旨在澄清人们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某些误解,倡导创新教育所具有的启示性的理论内涵。 一、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的理论内涵 以人性为本位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这种理论以“完整的人”(Wbole man)的发展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心理学理论继承了哲学上的人道主义和存在主义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关注,强调以人为中心,培养完整的人,并相信任何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能够朝着正面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这些理论和思想对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