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党的八大关于执政党建设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八大提出了正确的建党原则和措施。但是,八大在如何搞好执政党建设问题上还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执政党面临的形势、领导方式的改变以及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分析不够;对党的建设必须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缺乏明确认识;未能提出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建设还必须进一步反对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这些是造成八大正确路线未能贯彻的党的领导方面的主要原因。新时期党的建设应以八大正确路线为指导,吸取历史教训,坚定地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着重抓好党风廉政工作和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当前从理论上深入研究新时期阶级斗争的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开展阶级斗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新时期阶级斗争的对象历史上的阶级斗争,一般是指利益根本对立的完整阶级之间的斗争,它包括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三种形式。我国在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前各历史时期的阶级斗争,均属这种完整形态的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指导,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既要反对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代替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要反对以西方文化的“和谐“观代替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1989年春夏之交的从学潮、动乱到反革命暴乱,再一次把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问题尖锐地提到我们面前。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又成为人们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作出了正确的估计。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对任何事物都要采取分析的态度,抱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对人民内部是否存在阶级斗争的问题也应该如此.就是说,不要一刀切.虽然在现阶段的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矛盾不是阶级斗争的问题,但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民内部的矛盾有的就带有阶级斗争的性质.因此,必须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为了研究人民内部是否有阶级斗争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人民?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4页)这是因为革命的任务变了,“人民”这个概念内容也要  相似文献   

6.
周毓英是1930年代中国法西斯主义思潮中的关键人物,他创办《社会主义月刊》鼓吹法西斯主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他在其法西斯主义宣传中强调“阶级协力”和“社会主义”,主张专制独裁;他通过所谓“阶级协力”的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否定共产主义阶级革命学说,打通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关系.周毓英“阶级协力”的社会主义观,集中袭用了社会主义思想系统中反对阶级斗争者的观念,积极迎合了国民党“清党”反共后当政者反对阶级斗争、追求专制独裁却又不敢公然反对三民主义为社会主义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7.
胡乔木晚年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关于阶级斗争一般规律性认识的独到见解;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对建国后近二十年党犯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和阐迷;并就如何认识和搞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为新时期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他的个人专断作风逐步损害党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这个错误,党中央未能及时纠正,又被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认识,经历了曲折、反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并不是说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不存在了,更不能说国际间的阶级斗争不存在了。新时期,阶级斗争的存在仍然是一个现实。因而,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民主专政不但要讲,而且要用。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160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斗争,它永远不会过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要讲话也反复强调了阶级立场和阶级分析的基本观点,并认为党在新时期对阶级斗争问题的认识一直是明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左”的错误产生的思想认识根源。文章认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左”的错误。这种“左”的错误曾严重地危害革命事业,如不及时防止,它会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左”的错误思想根源是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左”的根源在于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1.
八大前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比较贴近实际——较为正确的概括——偏离社会实际而作出错误判断”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用这种思想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必然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沉痛的教训启示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对重大历史事实进行客观、辩证、准确的分析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我们党在认识和处理阶级斗争的问题上,发生过严重在的错误,教训是及其深刻的。在纠正左的错误以后,有些同志,在对待现实的阶级斗争的问题上出现了右的错误认识。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弄清楚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同过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的阶级斗争的特点有什么区别。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作了深刻的探讨,总结了  相似文献   

13.
反动的《哥达纲领》竭力掩盖阶级斗争,掩盖德意志帝国的阶级本质,离开了对国家的阶级分析,空谈什么“自由国家”,并荒谬地大谈特谈什么“用一切合法手段来争取自由国家和社会主义”,等等,用以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深刻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以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针锋相对地给拉萨尔主义以致命的一击。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  相似文献   

14.
建国后,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问题,我们在认识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实践上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失误。究其原因,主要有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主观随意性理解、阶级斗争思维方式的惯性作用和对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估计。作为教训,在处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关系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必须正确地分析客观形势。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存在着宗教和阶级斗争,这是一个早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和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去简单描述这一客观事实,也不在于去回答社会主义时期为什么会存在宗教和阶级斗争,而是想探讨一下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和阶级斗争的关系,说明它们的联系和区别,以便于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去认识和处理这类复杂的社会现象。这对于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认识,加强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安定的政治局面,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对每个历史关头的阶级对比关系和具体特点,做出经得起客观检验的最确切的分析。”(《列宁选集》第3卷第24页)对社会各阶级状况作出正确的分析,历来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战略、策略的依据和出发点。可是,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上,林彪、“四人帮”制造了许多混乱,流毒很深,而我们在这一问题上也有经验教训。因此,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新形势下,正确认识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的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人类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并自觉地创造自己的现在与未来的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对此认识正确与否,关系到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建国以来,这个问题一再被提出来讨论,其原因就在于此.为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对社会发展动力的科学认识,仍是摆在理论界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到目前为止,我国理论界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提出了诸如“合力动力说”,“物质利益动力说”,“阶级斗争动力说”,“生产力动力说”等多种观点.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揭示  相似文献   

18.
要弄清楚人民内部是否存在着阶级斗争,首先必须要弄清楚什么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概念的含义是什么?恩格斯曾指出:“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马恩选集》第一卷232页).列宁也说过:“什么是阶级斗争?这就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斗争,无权的、被压迫的和劳动的群众反对特权的压迫者和寄生虫的斗争,雇佣工人或无产者反对私有主或资产阶级的斗争.”(《列宁选集》第一卷443页)毛主席也曾指出:“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9.
在一切工作中突出政治,这是党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根据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事实,提出来的兴无产阶级思想、灭资产阶级思想,反对和防止修正主义、保证我国永不变色的根本措施。它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前进还是倒退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是我们每个人、每项工作都必须认真重视和对待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不同于过去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是历史上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形式的遗留。文章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的新特点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说明;认真地、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既要反对阶级斗争扩大化,又要反对阶级斗争熄灭论,并从三个方面谈了应当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