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莎学研究者的研究表明莎士比亚深受柏拉图思想的影响。但相关研究还仅局限于柏拉图思想对作品的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影响。莎士比亚同时还接受了柏拉图文艺思想观念的影响。不光《哈姆莱特》剧中“镜子”的隐喻来自柏拉图,而且就文艺的社会功用方面也与柏拉图的文艺观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邓玉文 《文教资料》2008,(11):64-65
我国儒家文化将"内圣外王"作为人格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古希腊柏拉图把"哲学王"视为理想国的最高统治者.它们作为东西方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比较二者在人性论、教育理念、对人格的要求方面的异同,以便更好地把握二者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3.
中国莎学一直认为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者,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人开始提出质疑,认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但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解决。哈姆莱特到底是什么"者"?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受何思想影响?细读不难发现,哈姆莱特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柏拉图"哲学王"政治哲学思想的典范,"莎士比亚的确读过柏拉图"。  相似文献   

4.
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两位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东西方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从社会背景、社会目标以及治理方法等方面对孔子的"大同"社会思想和柏拉图的理想"正义城邦"思想进行分析和比较。可见,两者在本质上都是要建立一种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社会思想是两者政治理想的交汇融合点。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依其正义现建立的"理想国"在其本质上就是一个在正义原则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对和谐思想的历史追问为我们充分理解和谐范畴并进一步深刻领会柏拉图的和谐思想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柏拉图首次将"和谐"思想引入治国安邦的层面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其和谐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个人和谐、灵魂和谐、社会和谐.柏拉图的和谐思想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认识论中的"分离"问题的合法性是不容质疑的,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有所涉猎."分离"问题具体体现为一般与个别的分离、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分离、知识与意见的分离三个方面.柏拉图的认识论与理念论是紧密联系的,由于理念论中"分离"问题的不可解决性决定了认识论中"分离"问题也不可能得到彻底的解决,从而为后人对柏拉图的理解留下了空间.  相似文献   

7.
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拉图不但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深刻而全面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理性教育思想、国家教育思想以及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四个方面论述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探讨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洞穴比喻"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芸 《天中学刊》2005,20(3):38-39
柏拉图堪称西方的孔子,他首创的形而上学体系开启了西方理性形而上学的先河。而其理念论是这一体系的主要形态。在其早期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洞穴比喻"。它像是理念论思想之网上的一粒钻石,折射出理念论的丰富内涵;又像是一奈项链,把理念论串连起来形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在其《书简七》的开头讲述了自己的生平,故称柏拉图的"自传"。本文细致分析了苏格拉底、雅典以及柏拉图在这部自传中的角色,通过解析柏拉图的笔法。揭示出柏拉图在自传中对苏格拉底的辩护,对雅典的两重态度,以及柏拉图通过自我教育从政治上升到哲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和谐"作为《理想国》中反复论述的重要概念贯穿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从理想国的社会系统和谐切入,系统论的方法有助于厘清城邦、教育、和谐的关系,从中窥见柏拉图在教育本质、心灵诗学与身体诗学、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柏拉图"诗的法规"之内涵的分析,指出"诗的法规"对研究教育法规本性的启示.柏拉图之所以删诗,是出于教育的考虑.作为教材使用的诗在删改之后才能符合柏拉图教育城邦卫士的要求,而"诗的法规"其目的正在于保障这一要求的实现.于是,教育法规是一种保障,其本性在于确保教育以其价值取向塑造人性.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的城邦教育体系主要阐释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护卫者的教育""教育内容与范围"以及"关于人生分阶段"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体系主要包含"遵循生理性自然阶梯论的教育观"以及一些基本的教育理念。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阶段以及教育的科目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教育思想的不同主张启发我们对于教育的审视与思考,对于当今教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其基督教哲学思想深受柏拉图思想及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充分阐述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与柏拉图思想的连贯性,从而使我们从源头上把握奥古斯丁的伦理思想基础,全面研究奥古斯丁这位伟大的西方哲学家.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相当丰富,在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理念的世界"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是贯穿柏拉图哲学思想的主线。柏拉图在其"理念的世界"中构建了世界的存在方式以及人的存在状况,表征了人的存在是自然界规则或秩序的源泉;而关于"善"、"灵魂不朽"、"美德"等问题的探讨则回答了人应当如何从"是"走向"应当是"的问题。柏拉图奠定了关于独立的有思想的凭借自己的力量立足于世界的人的哲学基础,体现了丰富的人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的诗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理式"论基础之上的,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思想则是建立在他的"四因"说(特别是其中的"形式"因)基础之上的。本文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柏拉图"理式"论的来源及其在诗学思想方面的矛盾性,阐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在其希腊艺术理论中的具体运用,辨识了理式论与四因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6.
从本体论意义上说,老子的"道"与柏拉图的"理式"虽同属"二元论",但在二元的存在方式、相互联系及其与文艺创作的关系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区别。这些区别显示了"道"与"理式"不同的理论目的——即重实践与重知识的对立。  相似文献   

17.
哈罗德·布鲁对莎士比亚的研究可谓独树一帜,他不仅认为莎士比亚是西方经典的绝对中心,更坚持认为是莎士比亚创造了我们.莎士比亚通过自己的艺术创造,人物形象塑造,对人的心理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死亡的关注等方面,直接在精神和意识上创造了我们,扩展了我们.布鲁姆关于莎士比亚的这一看法,对我们理解莎士比亚不无启发,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段元秀 《教育评论》2012,(2):147-149
柏拉图是西方系统探讨公民教育思想的第一位哲学家。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理念论"和"灵魂说"。他认为,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哲学王"和合格"公民";公民教育的本质是追求"德性"完善;公民教育的过程和内容须经由统治者详细规划和审查。探讨柏拉图的公民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和回归公民教育的目的和本质。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学家和诗人,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在众多学术领域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随着柏拉图在中国的影响逐渐扩大,国内学者对其思想理论的研究性的文章和著作也相对增加,研究角度和方法也不断更新,鉴于此,对近20年来国内学者对其教育学思想、哲学思想和诗学思想三个方面的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一个简单的回顾与综述。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是古希腊思想巨人,其代表作《理想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包括政治、教育、哲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柏拉图在这部代表作中阐述了关于教育的许多问题,包括儿童教育、由国家控制教育、终身教育、男女平等教育等。基于柏拉图的《理想国》,系统探讨其儿童教育思想提出的背景、理论体系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