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把重返老单位叫“吃回头草”。本来,吃回头草就需要足够的勇气,那么,两吃回头草的人自然更是勇气非凡了!新华信管理顾问公司的杨岚就是吃了两次“回头草”的人。  相似文献   

2.
﹃好马﹄要吃﹃回头草﹄贺云清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好马吃不吃回头草,无从议论。但就课堂教学而言,吃“回头草”可以得到不少养料。许多优秀教师的成功之路就证明了这一点。常吃“回头草”,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能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  相似文献   

3.
马年来临之际,我想起一句关于马的俗语:“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句话说的是好马应当不断地向前奔跑,永不回头,不断前进。这固然是对的,可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我觉得“好马”还是“要吃回头草”的。在学习上,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是掌握新知识的基础。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也就是说,经常回头“温故”,有利于不断“知新”。任何学科都是一个科学的体系,要真正掌握它们,往往必须经过一个由浅到深、从易到难的过程。如果把温习学过的知识比作“吃回头草”,那么我们就需要不断“吃回头草”,通过经常的温习,使我们学得更扎实,知…  相似文献   

4.
“会识马的称为伯乐,能相马的则是领导。”在选才用才上这似乎是我们的一种习惯模式。然而,江苏句容县在用人制度上坚持走群众路线,公开领导职务和岗位,公开条件,公开结果。政府为群众设立“伯乐奖”,鼓励群众举贤荐能。最近有17名举贤荐能有功的群众获得了政府颁发的“伯乐奖”。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说,群众也是真正的伯乐。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谁的政治觉悟高,谁的思想品德好,谁的管理能力强,谁的工作干劲大,群众最清楚。毫无疑问,让群众来当伯乐,一定能挑选出最善跑的千里马。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伯乐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大家都知道伯乐善于“相马”,所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也。其实,在古代典籍的记载中,伯乐乃是天上星宿,其本职工作是“司马”或者“典马”。说白了,伯乐就是养马的天神。  相似文献   

6.
读了《宜兴日报》2010年7月6日《吃草的哲学》一文,很受启发.的确,动物们对待草的所作所为顶多也就是本能层面上的“生活态度”,连“生活作风”的档次都达不到,与各怀其志的人不可同日而语.人之志,首先指抱负,也就是打算,打算的前提则是智慧.那么,作为一线的高中教师,怎样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各种“草”才是智慧呢?一、要指导学生勇于吃“回头草”千百年来,马为人类提供多少“马力“呀,不吃回头草的品质总让人联想到可贵的人格尊严,这是了不起的精神马力,但是,学生不一样,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在不断求知的道路上,需要不断吃“回头草”,温故而知新,才能不断长知识、增才干,才能为师矣.作为一名高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需要不断指导学生如何复习巩固过去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抓好读(通过早读、午读、晚读,读过去的知识)、听(上课听教师的讲解)、练(通过课时练、周练、段考等巩固过去的知识)、记(记录自己不会的知识点及做错的知识点)、订(订正并整理好自己的错题本)、思(正视自己的不足)等常规环节的学习工作,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夯实基础,落实教学常规要求.用“马力”精神多吃这种百吃不厌的“回头草”知识多值,多么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7.
“伯乐治马”是《庄子》中一则哲理性很强的寓言故事,庄子借“伯乐”在管理马的过程中单凭自己的想法武断地治理马匹,结果却适得其反的故事,鲜明地反映了他所极力主张的顺人自然、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这也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以积极的警示意义,教育和管理学生时应该在了解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切忌“一刀切”。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的层面上,马伯乐的形象是可笑的又可恶的,然而马伯乐形象的基调底蕴是可辈的。 《马伯乐》是一部悲剧。因为围绕马伯乐的环境是真实的,悲剧性的,马伯乐形象是漂浮在时代大潮中取小利求小惠,“无心的以荀活为宗旨”的“蠢虫”的代表。《马伯乐》体现了作者对“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下彻底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缘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说,常乐得伯乐终日昏昏然,直觉得身价陡增百倍。瞧他趾高气扬的样子,连相马的态度也非同于以往。一日,马场上聚集了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马,等着伯乐慧眼识珠。伯乐呢,高傲地在马场内瞧瞧这匹,望望那匹……最后,不仅对马们不屑一顾,还指手划脚地对马们进行了训诫:“如今,我要相的是像徐悲鸿画的那一匹昂首疾驰的奔马。都说‘千里马常有’,可惜你们这些马中,我还没发现千里马。马群中身材高大形态姣好的马,很可能是品性极差的劣马;色彩艳光泽好长得俊的马,很可能是经过化了妆的马;招人现眼装…  相似文献   

10.
“隆中对”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众所皆知。当年,刘备拜访诸葛亮,诸葛亮都把他拒之门外,刘备又来了多次,诸葛亮才答应出山。故事体现出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和诸葛亮“择主而事”的智慧。为什么诸葛亮要让刘备多次请他呢?他是想考验刘备看他是否有诚心,是否是真正识得人才的伯乐,是否是自己值得效忠的明君。  相似文献   

11.
就业中有哪些艺术?我们不妨先读一读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韩愈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有了擅长相马的伯乐,千里马才会被慧眼识别,冠予千里马的美名。不然,“抵辱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枥之间”,而无人知晓。伯乐如何识得千里马呢?靠的就是听其嘶,观其形,试其行来判断。千里马如何让伯乐识得呢?也是要通过其嘶、形、行。在马群中,如果千里马不嘶鸣,不从马群中走出来,不让伯乐持缰绳而试其奔走,又怎能发现其与众不同呢?其才美又怎么能外现呢?又怎么能知道“一食或尽粟一石”,行其千里的才能呢?韩愈说…  相似文献   

12.
应该说,在十二生肖里,马是最俊雅、最有灵性的。稍加留意,你会发现我们生活中使用“马”字的频率也最高。比如说吧,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别人恭维自己为“千里马(虽然伯乐不常有),而不喜欢别人叫自己马大哈”,更忌讳别人讥讽自己“马屁精”。  相似文献   

13.
这是大豪公司的老总说的一件陈年旧事—— 我读初三时,学校决定:将各班成绩差的学生剔出来,组成一个“差班”。据说此举是“弃卒保马”、“丢车保帅”,避免几个“烂苹果”带坏整筐“好苹果”,确保学校明年达到应有的升学率。  相似文献   

14.
未辞者     
《大学生》2013,(1):130-130
我曾经在职场上吃过“回头草”,而且还吃了不止一次。这种事,我会随便告诉别人吗?  相似文献   

15.
千里马证书     
国王看坐骑死了,就叫伯乐帮着挑一匹千里马。伯乐说:“好,我这就去。”伯乐来到千里马交流中心,租了一个摊位,挂起一条横幅,横幅上红底白字大书:“国王招聘千里马,待遇优厚。”应聘者立刻蜂拥而来,把伯乐的摊位围得水泄不通,纷纷递上证书。伯乐接过证书,一一翻开,戴上老花眼镜仔细端详,每一本证书上都写着“千里马”三个字,还盖有又红又圆的公章。伯乐自言自语:“咋这么多千里马?”众马齐声说:“以证书为准嘛。”伯乐说:“我要验验你们的证书是真还是假。”他用手指蘸了一点儿口水,正要往一本证书上抹去,有一匹马就喊:“干什么?”伯乐说:“…  相似文献   

16.
应该说,在十二生肖里,马是最俊雅、最有灵性的。稍加留意,你会发现我们生活中使用“马”字的频率也最高。比如说吧,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别人恭维自己为千里马(虽然伯乐不常有),而不喜欢别人叫自己马大哈,更忌讳别人讥讽自己马屁精。被人误会,一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既让自己坦荡,也留给对方反思的空间。被人称赞,一句“马马虎虎”,喜悦里洋溢着谦虚,谦虚里又暗涌着新的寄托。朋友赶考或谋职,一句“马到成功”,温馨的祝福里蕴含款款深情。朋友沮丧或失意,一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朗朗的劝慰里飘荡着浓浓的鼓励。…  相似文献   

17.
【命题形式】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之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则十倍。请以“伯乐与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此篇作文,可以发表感想,可以编撰故事,也可以抒发情感,只要围绕“伯乐与马”这个话题即可。但是,以下几个角度应该注意:其一,一匹骏马,在市上卖了三天无人过问,世人不识马,致使许多骏马都这样被埋…  相似文献   

18.
李苗  赵正 《教书育人》2007,(3):36-38
韩愈在《马说》中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邸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里之中,不以千里称之。”马有千里之能,却不为世人所知,为何?最明显的原因在于:一般饲马者,只是按照当时固定的养马“标准”饲养,即以固定量的草料喂养它,以固定的方法驾驱它,最终使它成为“标准马”。而只有伯乐才能突破已有的养马标准,提供足够的草料满足其胃口,以灵活的驾驱方式,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所能,使马尽其才。与此可见,绝非“天下无马”,只是那种固有的养马方式,限制了马彰显其千里之能罢了。  相似文献   

19.
冰华 《湖北教育》2009,(2):60-60
时下,人们常把组织部门的考察人员称之为“伯乐”。这些当“伯乐”者大多具有较高的基本素质,但是在“相马”时,有的业务精通,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对干部考察得比较准,为组织用好干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有的由于业务生疏,实际工作经验相对不足,考察中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据其考察结果所用的干部不是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就是容易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由此可见,要真正当好一个“伯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当“伯乐”者必须具备一定基本素质并经过相应的培训和测试,从而为做好干部考察工作打下基础,从而更准确地识别“千里马”。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鉴赏》2009,(12):27-27,54,55
伯乐令其子执《马经》画样以求马,经年无有似者。归以告父,乃更令求之。出见大虾蟆,谓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而不能具。”伯乐曰:“何也?”对曰:“其隆颅跌目郁缩,但蹄不如累趋尔。”伯乐曰:“此马好跳踯,不堪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