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外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文化语境的构建。本文以功能语言学的文化语境理论为框架,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构建有效的文化语境,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言形式本身蕴涵丰富的文化含义和语言使用离不开文化环境的事实决定语言教学必然涉及文化教学。但是外语教学涉及的文化不只限于目的语文化,外语学习者还可以通过外语教学了解跨文化交际的普遍规律,掌握各种跨文化交际场合的交际能力,习的非语言交际的知识与技能。所以,文化习得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习者突破特定文化给交际设定的程式和范围、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中商议和协调语言运用"适当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3,(A3):84-85
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的好坏直接关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文化移情能力可使外语习得者在不同的文化情景中自由交流、冲破文化差异的种种障碍。为了探寻在跨文化交际中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有效策略,本文以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为切入点,凸显文化移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地位,并就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策略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化冲突是导致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蒙古族"三语"(蒙古语-汉语-英语)学生在外语教育中面临的本族语文化、主流汉文化和英美文化之间的文化冲突,提出了外语教育中进行文化教育的相应对策,旨在利用文化差异的积极因素来实现外语教育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提高"三语"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从而降低文化冲突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加 ,时代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学习外语的人来说尤显重要。没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 ,外语学习就失去意义。实践证明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并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含义、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 ,是提高外语学习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少数文化强国实施文化霸权政策,国际文化交流的不平衡使中国文化尴尬失语。当前,中华民族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国际文化交流呈现东方转向。外语教育应凸显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意识,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使学生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跨文化人"。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学习者必备的能力之一。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应该从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出发,在教学中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意义入手,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导入原则及其具体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8.
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能力的提出对外语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外语教育所要培养的还必须是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意味着不是让学习者一味向对象语的文化靠拢,从而动摇自己的文化体认,而是要使学习者认识自己的文化以及对象语文化,具备识别和判断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并加以调整、融合的能力,以便顺利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9.
孙皖 《海外英语》2013,(1):111-112
大众传媒是外语学习者接触外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大众传媒对外语学习者的影响较多关注于听力和阅读能力。该文以培养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探讨大众传媒作为外语学习材料的利弊,重点分析利用大众传媒培养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顾芳 《考试周刊》2007,(20):76-77
语言是文化的写照,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应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将语言学习和文化汲取相结合,使文化知识逐渐渗透到学习者的日常交际行为中,以切实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