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口头语言训练,二是书面语言训练。口头语言借助于声音,书面语言借助于文字。口头语言从思想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很短,而且一成为语言就是最终的形式,不能修改。不像书面语言表达时那样可以再三斟酌、反复修改,所以口语的表达更要求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  相似文献   

2.
王莹 《河北教育》2005,(23):39-39
聋哑学校的学生都是听力障碍的儿童少年。他们没有有声语言,不能与正常人交往,因此,对他们进行语言训练,目的就是增强他们的口语能力,以语言的发展带动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口语表达中体态语言的特点及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进行口语表达时并不仅仅只借助声音来表意,在口语表达的同时还会伴随着大量的体态语言,如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等对有声语言进行进一步的诠释和确认。体态语言像有声语言一样也是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更好地、更明确地表达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口头作文是口头表述的有声文章,介于书面作文和即兴讲话之间,它要求中心明确,有内容、有条理、有文彩。本文提出了以具有时代感、抒真情、有创新的立意,以记叙、描写、议论为主的文体,以遣词造句、描写修辞、句式、风格独特的语言为中心的三种训练形式。  相似文献   

5.
口头作文是口头表述的有声文章,介于书面作文和即兴讲话之间,它要求中心明确,有内容、有条理、有文彩.本文提出了以具有时代感、抒真情、有创新的立意,以记叙、描写、议论为主的文体,以遣词造句、描写修辞、句式、风格独特的语言为中心的三种训练形式.  相似文献   

6.
幼儿时期是训练幼儿口语表达、培养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通过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幼儿不断丰富知识,发展智力,挖掘综合潜能。而讲故事是训练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生动的故事情节,能够引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将幼儿融入情境,在故事中积累语言,学习知识,明白道理。那么,如何利用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口语交际课是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为任务的一种听说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具体地说,口语交际能力是在交谈、演讲和论辩等口语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根据特定的交际目的和任务,切合特定的语境,准确、得体、恰当、生动地运用连贯和标准的有声语言,  相似文献   

8.
朗读和说话同为展示有声语言的活动,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朗读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信心,规范语音面貌,积累词汇,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提高口语表达的技巧和艺术水平。因此朗读是口语训练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颖霞 《成才之路》2011,(15):25-2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语言的能力是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我园在幼儿口语交际中,努力创设语言环境,引导幼儿进行口语训练,有效提高幼儿的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分类指导策略 幼儿在游戏中大量运用的是口头语言,人们通常称之为“口语”。通过对幼儿游戏的多次观察,我们发现幼儿所运用的口语可分为两类:一类随意性大、可变性强,很不规范或不太规范,还常夹有口误,可称为“日常口语”,另一类既通俗易懂、生动自然,具有口语的基本特点,又剔除了哕嗦、用词不当,比较准确规范,可称之为“规范口语”。  相似文献   

11.
文章归纳了数学语言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师范生口头表达数学语言的训练内容及要求,总结了口头表达数学语言的训练途径与方法:在学习基础知识时训练口头表达数学语言;训练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间的转化;辨析易混易错的数学词语;训练口头表达数学语言的技巧;加强口头表达数学语言的综合实践.  相似文献   

12.
正语言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涉及文字水平、修养等等。幼儿园是一个人一生的起始,甚为重要。下面笔者浅谈一下自己在教学中提高幼儿语言素质的点滴体会。一、把思维训练贯穿始终要研究、表达好语言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每个人都要经过艰苦的训练,才能够成为语言的大师、文字的巧匠、表达的高手。培养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实质上就是培养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输出思想)和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维(汲取  相似文献   

13.
教师体态语言是教师职业口语的一项基本功,是教师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伴随着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体态语言体现了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它不仅可以传授知识、润饰口语、显露感情、增强表达效果,而且可以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和缺陷,更加形象地外化教材的主题、情感和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并发展思维,进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文章从注重语言的环境渲染、纠正方音、优化训练方法以及重视学生口德修养等多方面对强化口语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语言素质阐述了鲜明的观点,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学生在应用写作过程中使用口头语言、文学语言的情况,采用几种逐步升级的训练方法——词语交换法、同义选择法、语言反串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在理论上明白不同语体的特点,理解应用文语言的规律,在实践上掌握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换、文学语言向事务语言转换的方法,也就是口头语言、文学语言向应用文语言转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马影  刘兰香 《考试周刊》2011,(78):147-148
语言按声音的有无可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所谓有声语言是指能发出声音的口头语言,即最基本的信息传递媒介,而无声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是人类交流的另一种形式。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师生问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传递信息的过程,特别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声和无声语言结合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谭惠儿 《课外阅读》2011,(7):263-263
叶圣陶先生提出:“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可见,语文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目标,想方设法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发展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8.
正常儿童的口头语言能力6岁时已基本形成.语言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智力的发展。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迟缓,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基本要求,要谈不上与人交往。发展孤独症儿童的口语能力,是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重要一步。本就孤独症儿童李某的语言训练方案、训练的目标和方法进行探讨,以寻求促进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口头与书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众所周知其他各学科的学习都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有极大的关系。可是,在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即使是语文学科对于学生口头语言的训练也是相当缺乏的。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幼儿时期是口语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发展孩子口头语言是培养孩子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是通过生活中的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因此,在小班口语训练时,除了课堂教学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个有心人有达到口语能力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