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生命观现状,采用自编问卷对安徽某大学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生命存在认识正确,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能正确看待死亡,遇到极大挫折时不会有自杀的想法,对生命教育有较大需求,但有一部分大学生的生命观有偏差,生命态度消极、人生目标不确定、不能正确看待死亡,选择自杀作为解脱方式,对生命教育淡然。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时常有大学生自杀和他杀的现象,有大部分大学生的生命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偏差,迫切要求高校加强生命教育。了解了当前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来看大学生的生命意蕴,从其"生命哲学"中的绵延、生命冲动、创造、直觉等观点来看其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观现状,更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武汉工业学院生命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对武汉部分高校大学生生命观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生命认识正确、生命态度积极、生命价值观健康、生命信仰科学,但是少数大学生生命认识有偏差、生命态度消极、生命价值观有缺陷、生命信仰缺失。大部分大学生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期望高校加强生命教育。因此,高校要不断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今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益凸显的现实,本文以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开展生命观调查,对大学生的生命观进行评估研究,总结出高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大学校园中时常发生大学生轻视和伤害生命的事件,大学生自杀和伤人的案件屡见不鲜,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对生命的价值认识不清。然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有关生命观教育的内容却非常少,所以,在高校开展生命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相似文献   

6.
生命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 文通过对1756名在校本科生的抽样问卷调查,从生命认知、死亡认知、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等方面探讨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并分析了年级、专业、性别差异以及家庭类型、家庭基本形态、家庭经济情况等变量对大学生生命观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家庭、高校、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是大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提升生命价值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校园暴力、恶意伤害及自杀事件的频发,暴露出大学生中存在的生命观扭曲和生命意识淡薄问题。因此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并根据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期为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儒家自然生命观认为生命的本原来源于自然,强调"生生之德";生命过程应该顺应自然,强调"存顺没宁";生命需要养护,强调"乐以忘忧"、"君子三戒"。儒家自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是要教育大学生珍视生命、科学养生,教育大学生乐观面对生活,正视困难挫折。教育途径是将儒家自然生命思想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开设国学课程,加强传统生命哲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高校生命教育现状及有效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深入认识和把握高校生命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课题组对部分高校生命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大学生的生命态度和生命价值观总体上日趋成熟,并且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期望高校加强生命教育。高校要不断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生命情感冷漠、生命幸福感降低、生命价值观迷茫、生命责任务实化等异化症状开始出现。本论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被试者包括我国东、南、西、北的四所高校大学生,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来深入且全面了解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关注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高校的责任。本文从理论上和实证上剖析了影响大学生生命观的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因素,并以学校教育为出发点,从完善学校生命教育体系与社会、家庭接轨两个方面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对传统文化认识的缺失与浅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关于生命观问题的模糊与缺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人的生命意识与情感体验的淡化等是造成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主要原因。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帮助大学生从入学起就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继而塑造他们完整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儒家生命价值观的境界及其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儒家生命价值观关于人类生命的范畴包括自然生命、文化生命和道德生命三种境界。儒家生命价值观在当今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能够帮助高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从而培养正确的死亡观,履行人生的崇高使命,提升生命的精神价值,塑造完美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14.
【正】生命观是指大学生对生命及生命的价值、意义、人生理想、人生信仰和人生态度等重大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掌握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使其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主动探索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孔子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的生命观包括乐观的生命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具有审美特征的人生境界三个部分。孔子的生命观对于当前高校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人生困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事业观、生死观和义利观。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应当以生命意识教育、生命责任教育、生命奉献教育为主要内容,同时,应探索多种多样的教育路径,包括利用课堂教育、校内外实践活动、网络媒介载体、心理咨询以及家庭、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以确保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27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生命观包含的内容较广,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大学生的生命观主要由控制、过程、情感\死亡认识、价值和处世5个维度构成;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城乡和学习成绩状况5个变量上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持积极向上的看法,追求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然而结果也显示,部分大学生在生命观上持有相对消极的看法.因此,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生命教育,培育其生命智慧.  相似文献   

18.
本调查以驻保高校为主,兼及驻石高校,以"生命观"为主要内容设计大学生调查问卷,获得大学生对生命内涵及其价值认识的基本数据和主流倾向.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在哲学层面上探讨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为在大学生中进行人生观教育,加强生命观塑造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到人的社会生活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有益处。当前大学生存在生命意识薄弱的现象,开展相关大学生生命教育极为迫切。将荀子生命观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有助于从历史文化视角培养大学生珍爱生命的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己、爱人和爱国的价值追求。荀子思想中的生命价值观、重生观、养生观等对于提升大学生生命认知、增强生命意志、树立生命权威具有生命教育的针对性。此外,大学生生命教育环境的完善和教育合力的助推,也是生命教育实效性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王影 《教育与职业》2012,(21):50-51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现状,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缺失充分说明高校实施生命教育已是势在必行,重塑正确的生命价值取向,不仅是自身发展之需要,也是和谐社会构建之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