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守望传统     
守望即坚守,传统即历史,守望传统既是对历史的坚守。守望传统是对前人的尊重,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国家灵魂的忠诚,是身为中华儿女骄傲的体现,是对科技的坚守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直接意义是人——教育的实践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又回到了实践年代,实践的涵义从亚里士多德到现在,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的核心是善的活动,是人对人的活动,人对自己的活动,实践是一个伦理学概念。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岁月,实践又发展了新的涵义:人对社会的活动,人对自然的活动。没有伦理学教育是不可能的,因为教育实践必须是善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对人的改造是直接的,教育对社会的改造、教育对自然的改造都是间接的。在社会发生分化的这个年代,教育的许多功能已经被社会新领域分担,强调教育实践的对象是人,是对本真教育的恢复。教育应该集中于人,不能对教育赋予过分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时代又回到了实践年代,实践的涵义从亚里士多德到现在,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的核心是善的活动,是人对人的活动,人对自己的活动,实践是一个伦理学概念。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岁月,实践又发展了新的涵义:人对社会的活动,人对自然的活动。没有伦理学教育是不可能的,因为教育实践必须是善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对人的改造是直接的,教育对社会的改造、教育对自然的改造都是间接的。在社会发生分化的这个年代,教育的许多功能已经被社会新领域分担,强调教育实践的对象是人,是对本真教育的恢复。教育应该集中于人,不能对教育赋予过分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他人或群体所负的利益、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感从对象分,依次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此外,还有对任务负责,对过失负责、对承诺负责等。责任感是构成一个人品德面貌的基石,是公民必须具备的核心品德。一个学生若是没有责任感,在校不会是个好学生,在家不会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不会是个好公民,长大了也不会是个好职员、好丈夫(太太)。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学的一些知识可能会被遗忘,但责任感会陪伴他的一生,并使他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5.
写好事理     
正荀子在评论先秦时代各学派时,多次说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句话。意思是说他们的观点有根据,讲得有道理。这是对写文章的基本要求——不仅是对议论文的要求,也是对写一般文章的要求;不仅是对作家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因为,写作是件严肃的事情,凡文章都不应该是没有根据的无稽之谈(虚构的文学创作除外),都不能是没道理的乱说一通。"持之有故"意思是,说话要有根据,  相似文献   

6.
李玉敬 《新疆教育》2013,(14):52-52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语文是对生活的浓缩,作文是对生活的概括。因此,能够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教学主要方法。本文通过对初中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读写》2010,(12):117-117
生活是盘棋,君子观棋,得失寸心知。生活是场游戏,君子观人,一目了然之。然此君子对棋对人皆笑而不语。世人把这样的人当成君子,是个善良的误会!对非真实的生活作出真实的反应,这样的人是真君子。对真实的生活作出非真实的反应,这样的人是真君子。棋还在下,"君子"还在看。一旦他看了,他就是这盘棋的一部分,他就介入了生活。对别人的生活无动于衷,观而不语,是随波逐流,是不负责任。对他人的人品知而不言,则会助纣为虐。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发展的特殊历史时代重大课题的科学应对,也是对我国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重大课题的科学应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革命”的“新乐章”的成功谱写,是对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重大发展、对党的基本战略的重大推进,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扩充,是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难题的历史性破解,是对中国的“软实力”的集中概括与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时代的语文,时代是撩拨激情的琴弦,她拨动了学生遐想的音符,她拨动了语文诱人的美丽。语文更是社会的语文,她是真真切切的对社会、对人、对自然的思考与感悟,是对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情思的升华。而课后习题就紧紧地抓住时代的脉搏,时时洞察社会的现状。它是对文本教学内容的侧重和强化,是对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更是教材使用的突破与切入。我们不可小视它的妙用。  相似文献   

10.
<正>人文精神是指人们对于生活、对于历史、对于社会的思考,是对理想、对自由、对自我价值的探索,是对真理、对人类、对生命的关怀。人文精神是人们对一切已知的、未知的世界的追求。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是指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而进行的文化教育与思考。将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二者是协同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五个认同"的根系与力量,"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泉与动力。其中,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基石,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核心,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根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关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归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五个认同"为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撑,增强"五个认同"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导向和最终旨归。  相似文献   

12.
语录     
《中国德育》2013,(12):5-5
@蔡蔚:冷漠是一种对生命的忽视,冷漠是一种对道德的贬损,冷漠是一种对人性的鞭笞,冷漠是一种对良心的摧残,冷漠是一种对生活的无情,冷漠是一种对生活的嘲弄。停止冷漠吧,让每个人的正义、良知、善良、博爱回归吧!@白永秀:对学生人格的教育是教师的重要责任—人格是人的内在心理特征,决定人的气质、行为方式等。由高尚品德所塑造的人格魅力是成就事业的重要因素。要让学生成为一名优秀学生、优秀公  相似文献   

13.
等待,是做老师的基本功。老师等待的是学生自育的过程,是智慧的开启,是生命成长时的拔节,是对真善美的启蒙;是人生先行者对后来者的唤醒,是爱护,是信任,是平等,是尊重。  相似文献   

14.
评课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评课既是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既是对教学形式的总结,也是对教学内容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孙云晓  赵霞 《中国德育》2006,1(3):13-16
推行生命教育,将尊重生命作为教育的核心理念,对于儿童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尊重生命,是对儿童生命权利的维护,是对儿童心灵的关怀,是对儿童发展意识的唤醒,是对儿童个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16.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其对柳宗元文章的接受在“扬韩抑柳”的前提下展开,认为柳文存在着几个不足:一是四六积习,二是模仿蹈袭前人,三是晦涩难懂,四是局促。朱熹对柳宗元文章的接受,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对清代桐城派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古体诗,如果从文化的视角进行解读,其文本的文化意义是对帝王情爱的人文观照。具体说来,它是对帝王至情至爱的伤感咏叹;是对帝王人性的平民化回归;是对帝王生活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以校为本的理念是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对学校特色、对教师权利、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完成一项教学任务,不仅仅局限于开发某种校本课程,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  相似文献   

19.
生命化课堂的提出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对主知主义的反正,是对人本主义的吸纳,是对"应试教育"的反思,是对生命精神的张扬,是对人生舞台的搭建,是对教学模式的洗礼。生命化课堂的内涵有六个维度:生命是生命化课堂的立场定位,开发生命潜能是生命化课堂的价值观体现,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是生命化课堂的目标追求,"有生命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语文界.阅读教学内容为四大类:一是所教内容根本就是错的:二是所教内容是对的,却是无用的;三是所教内容是对的.是有用的,但学生能自读即会:四是所教内容是对的,对学生发展有用.学生自读不会的。所谓“教阅读“的“教”主要是指第四种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地向学生讲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这些内容是学生自己阅读不可企及的,而且对学生有积极意义.值得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