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翻开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档案史册,曾载有他与校长张干的一段不愉快的往事。但在半个多世纪的交往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他的校长张干执教育的精神给予了深情的关注,留下了一些罕为世人知晓的轶闻。  相似文献   

2.
伟人与恩师     
毛泽东和武绍程 1917年,武绍程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校长,思想比较开明,在全国颇负盛名。当时,毛泽东正在一师读书,和一批爱国热血青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极端仇视,多次想对毛泽东等下毒手。  相似文献   

3.
伟人与恩师     
毛泽东和武绍程 1917年,武绍程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校长.思想比较开明,在全国颇负盛名.当时,毛泽东正在一师读书,和一批爱国热血青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极端仇视,多次想对毛泽东等下毒手.  相似文献   

4.
刘杨 《编辑之友》2011,(10):107-109
蔡元培(1868-1940),字孑民,号鹤卿,浙江绍兴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我国近代史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毛泽东同志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1]他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奋斗了40多年。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1917.1-192.7),他为北大的改革和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学术建设  相似文献   

5.
王文琴 《大观周刊》2012,(47):303-303
毛泽东没有上过一天军校,却打败了黄埔军校的校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法宝就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相似文献   

6.
《浙江档案》2003,(12):14-14
早在1945年春,郭沫若就跟一位与他亲近的青年说,他最崇拜的人是毛泽东,这不仅因为毛泽东已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席,更因为他对毛泽东的才华和人格力量的“崇拜”。开国大典时,他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无党派人士给毛泽东献锦旗,锦旗上大书:“我们永远跟你走”。当年重庆谈判,郭沫若见毛泽东的怀表已经很旧,立即将自己的瑞士名表相赠。毛泽东对郭沫若的这一赠品十分珍视,曾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谈起这块表的来历。毛泽东对郭沫若的史学著作,历来十分重视。1944年,郭沫若写了一篇长篇史论《甲申三百年祭》。很快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毛泽东亲笔复信郭…  相似文献   

7.
1937年,我在延安的窑洞里见到了毛泽东,后来,根据我自己在中国历史关键时刻对毛泽东的几次采访以及对其他革命领袖的采访,我写作了好几本书。如今,我是认识他并竭力记载他的生平和著作的几个健在的外国人之一。 几年前,我开列了一个名单,并写过一首诗,赞颂了历史上九位最值得敬仰的人物,其中有埃及的拉姆塞斯二世、法国的沙勒曼及美国的乔治·华盛顿。我把毛泽东也写了进去。为什么呢? 毛泽东之所以举足轻重,是由于他当时在中国所面临的巨大困难以及古老的宗法思想。中国农村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都具有这种思想。而毛泽东是改变这种思想的唯一的中国人。毛泽东的确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中国内地的年轻士兵,听从毛泽东的指挥,理解他所说的一切。他们愿意跟随他,  相似文献   

8.
长期研究的成果集体智慧的结晶──评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毛泽东思想研究丛书》凯文武汉大学出版社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隆重推出了由校长陶德群教授总主编、一批学者撰写的《毛泽东思想研究丛书》。这套丛书共6本,16{余万字,包括《毛泽东哲学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1998年新学期初,美国有一位小学校长为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公开打赌:如果学生们在11月9日前读完了15万页书,他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全校学生刻苦读书,终于在11月9日前读完了15万页书。有学生打电话问校长说话算不算数,校长坚定地说:“一诺千金,我一定爬着上班。”11月9日,与每天一样,校长于早晨7点离开家门,所不同的是他没有驾车,而是四肢着地爬行上班。为了安全和不影响交通,他不在公路上爬,而在路边的草地上爬。过往汽车向他鸣笛致敬,有的学生索性和校长一起爬。经过3小时的爬行,校长磨破了5副手套,护膝也磨破了,但他终于到了学校,全校…  相似文献   

10.
“吃水不忘挖井人”,伟大领袖毛泽东离开我们已经27年了,他的嘉言懿行仍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颂。他的理论和思想仍在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毛泽东的英名,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毛泽东的音容也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在毛泽东诞辰110年之际,仅以此文纪念毛泽东与图书馆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1.
文运昌永远理解不了毛泽东 文运昌是毛泽东外婆家的大表兄,也是他少年时代的密友.文运昌生于1884年,家住湖南省湘乡县唐家圫.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唐家圫成了他的乐园,这里不仅有外公外婆和舅父等长辈的疼爱,而且几位表兄弟与他意气相投,感情甚笃,尤其是比他年长9岁的大表兄文运昌更加关系密切.文运昌经常借家里的藏书给毛泽东阅读,还向他介绍湘乡县东山高等学堂,这是一所中西合璧的新式学校.这正是想走出韶山冲到外面继续求学的毛泽东所渴求的.在文运昌的鼓励下以及舅父和同族、塾师的帮助下,毛泽东终于冲破了父亲要他辍学到米店当学徒的阻力,来到东山学堂读书,文运昌为他办好了入学手续,而且主动做他的入学担保人.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学术界对毛泽东早期体育思想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理论源于实践,通过对青年毛泽东体育实践及其动因的考察,更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毛泽东早期的体育思想。一、青年毛泽东的体育实践1.青年毛泽东是个"热心的体育家"。1913年春,毛泽东进入湖南第一师范读书,1918年夏天毕业离校。五年多的时光对毛泽东一生"影响巨大"。"他在这里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基础,他的思想随着新旧交替的时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最爱看书,尤其爱躺着看,有时边吃饭边看,有时上厕所也带本书进去。读书是他最大乐趣,成了他的嗜好……毛泽东跟书籍真是形影不离。在他的卧室里,办公室里,游泳池的休息室里……都放着书。他外出时,首先考虑的是要带些什么书,他经常是亲自拉个书单,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便会根据书单所列,把书带上。在火车上,在轮船上,在飞机上,毛泽东也不会间断他的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14.
马寅初,著名教育学家、经济学家、人口学家。他先后在许多大学担任教授、教务长、校长等职,1951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他的一生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丰富的教育管理实践,时至今日,对教育界仍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兰台内外》2012,(3):18-19
人物与历史 毛泽东:1921年夏天,毛泽东与湖南的另一位年长的代表何叔衡乘船赴沪。对毛泽东参加“一大”的表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比较活跃,善于思辨;一种是比较沉稳,勤于思考。毛泽东没有参加党的“二大”。在党的“三大”之后,毛泽东进入中央局,担任相当于中央秘书长的职务。此后,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一起探索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76年9月9日,毛泽东走完了他83年的奋斗人生。  相似文献   

16.
毛远新,毛泽东的侄子,毛泽民烈士的儿子,1941年生。新中国成立后,他大概从小学开始一直在毛泽东身边长大。我1967年1月开始给江青做机要秘书,和毛远新结识,成了很亲密的朋友。2001年,他从上海汽车研究所退休后,来北京时,曾到我家做客,晤谈甚洽。10多年来,我们不断地通信、通电话,现在我把他谈话和通信中涉及到毛泽东的一些事,加以整理,向关心和研究毛泽东的人作一介绍。一、毛泽东在上大学、参加工作上严格要求毛远新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看报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一位知识广博,通晓古今的文化巨匠。毛泽东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他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他不但博览群书,而且酷爱阅读报刊。毛泽东喜欢看报,可以追溯到他的青年时代。1911年,他来到长沙进湘乡驻省中学读书。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报纸上有新闻、有政论及其他各种文章,觉得五花八门,美不胜收。从此,他就特别喜爱看报,与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久,他离开学校参加响应辛亥革命的湖南新军,当了兵。新军每月给士兵发7块钱饷银。毛泽东得了  相似文献   

18.
<正>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30周年纪念日。湖北、武汉、东湖,人民领袖毛泽东钟爱之地。湖北省档案馆现整理一组馆藏人民领袖毛泽东在湖北珍贵老照片,集中再现毛泽东的湖北足迹。敬爱的毛主席已经离开我们47年了,荆楚大地遍布他的足迹,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相似文献   

19.
论毛泽东的宣传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是一位出色的宣传家,他的宣传思想曾经指导着中国共产党贏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他的宣传思想扎根于中国特有的环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遗产之一。毛泽东的“宣传”概念什么是宣传?关于这个概念的含义,毛泽东的解释是相当广泛的。他说:“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毛泽东选集》第二版838页,以下引该书只注页码)行动本身也是一种宣传,他说过:  相似文献   

20.
应毛泽东之邀苏派专家赴华1948年5月中旬,我被叫到苏共中央委员会,斯大林和我谈了话。他拿着一封刚刚收到的毛泽东的电报叫我看,这封电报的内容我至今仍几乎一字不漏地记在脑子里。毛泽东写道,中国共产党在武装斗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他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