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许多人都对瑞士手表赞不绝口,你知道瑞士手表是如何生产的吗?原来,瑞士制表商对手表的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很用心,力求完美。正因为瑞士工匠们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对工作一丝不苟,才创造了瑞士手表的质量神话,使得瑞士手表畅销世界,成为经典。不难看出,一种产品要想占领市场,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需要生产者具有对产品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2.
路易威登虽说是今年初登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展的舞台,但它与手表结缘却是从2002年开始。有人说路易威登是拉虎皮做大旗,仗着自己名气大财力雄厚才玩票似地染指手表领域;也有人理性地分析说,路易威登手表的横空出世对表圈的影响是正面而积极的,它推出的产品并不是简单的应景之作,而是有着优良内质的名门之秀。这种理性正面的观点说的不无道理:从JouxPerret到DuboisDepraz,在这些专家级机芯制造师的助力之下,路易威登的制表技术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3.
每一门手艺大概都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视自己的手艺为一种涉及灵魂的东西。在钟表制造业,这个人就是菲利普·杜佛。他站在瑞士钟表的众神殿里,不是作为一个品牌,而是作为一个人,一个真正的制表大师。他一年只做十几只表,却是世界上最好的纯手工机械表。  相似文献   

4.
2011年6月24日至8月14日,江诗丹顿将携手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举办“江诗丹顿典藏——源自1755年的制表传奇”——江诗丹顿制表工艺展,探索江诗丹顿与日内瓦高级钟表发展历程。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并且从未停止生产的高级手表品牌,此次是品牌首个大型公开展览。  相似文献   

5.
聂晶 《科技文萃》2014,(9):124-125
加拿大的留学生活让李明润开始进入到了手表的世界,在身边朋友的影响下,李明润开始对钟表初次产生了兴趣。他发现很多手表背后都有故事,而有些故事,又正好符合他某一段时光的心境或者经历。也正因为如此,表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替代的收藏品。“表其实对我来讲是记录我生长的过程,每一块表都对我人生有一定的意义,我看见那块表,基本上就能想起来我当时成长的样子,处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当时的喜好是什么样的,和什么朋友在一起等等。”  相似文献   

6.
谜中谜     
手表实际上就是齿轮、杠杆、弹簧的组合,有人甚至将手表称为齿轮间的游戏。制表师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不同齿轮、杠杆、弹簧进行各种排列组合,以此制造出多种多样的奇表、怪表。但不论手表多么新奇,抛去神秘的外衣,依旧是齿轮间从头到尾的传动关系,所以再复杂的表也可以“一语道破”。而在今年的巴塞尔钟表展上,一款艾美的神秘指针手表却成了例外,奇特的走时方式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各路钟表爱好者对其原理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时间这款艾美神秘秒针手表真成为了谜中之谜。  相似文献   

7.
独立品牌、独立制表人、草根制表大师……想念无论听到上述称呼中的哪一个,你的脑海中反映出来的都是同一批人。这批人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没有完善的钟表制造设备,也没有成熟的产品销售和推广渠道,但是他们制作出的手表却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最初的时候,这批人和他们的作品皆是以逆袭者的身份出现,  相似文献   

8.
我接触过的大多数钟表消费者都是根据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挑选自己心仪的表款的,但是书本却鲜有提及手表的保存和保养方面的内容。这就造成了,很多消费者误以为,付了钱,将表买到手,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而忽视了正确的保存和保养在爱表的这一生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性价比     
手表的性价比是我一直想讨论,但却一直都没有讨论的话题。因为手表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从纯粹性价比的角度去评判这种独特、稀缺的商品显然并不合适。以我在钟表杂志混迹多年的经验,几乎没有一家手表品牌愿意接受性价比的说法。但是读者和表迷最需要的恰恰就是这方面的信息和建议。在此,我想就着前不久发生的两起行业事件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高登 《科技文萃》2013,(10):114-118
磁场之于钟表业—直扮演着“全民公敌”的角色,在过去,制表师们总是在为磁场对手表走时的影响而烦恼,他们绝不会想到二者竟然有化敌为友的一天,更不会想到磁场还能为手表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现代钟表行业诞生已逾200载,在这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人类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此相应,钟表行业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怀表进化成手表,到陀飞轮、大日历、三问等高级复杂功能相继被整合到小小的手表当中去,每一步技术的进步在今天看来都如此轻而易举,而每一个新的成果看起来都如此理所当然。殊不知,咱们今天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个小小的物件,存当初都是经过无数大师数年的苦心研究才创制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文萃》2011,(5):22-22
去年日内瓦钟表大奖评选中爆出的最大冷门就当属这块手表了。独立制表人Laurent Ferrier打败了所有竞争对手,以这款出色的Galet Classic 双游丝陀飞轮表一举夺得年度“最佳男表”的大奖。尽管这是一个刚刚创立的新品牌,若说它是“后起之秀”却是不太实际,它的创办人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制表师,之前效力于百达翡丽长...  相似文献   

13.
楼炎阳 《科技文萃》2014,(8):108-113
提起瑞士钟表制造,很多人会下意识想到“Manufacture”一词。因为“Manufacture”代表了一种高端、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即由一家表厂负责手表制造从概念研发到零件生产,到机芯组装,再到外观装饰的全过程。但要说到真正能够反映出瑞士钟表“国情”的,还得是另外一个词一一“Ebatlches”。“Ebauches”所代表的生产模式比“Manufacture”出现的时间更早也更加普遍。近两个世纪以来,由前者制造出来的钟表机芯起码是后者的10倍以上,或许能达到50倍、100倍也未可知。  相似文献   

14.
鹅颈微调是德系表重要的代表象征,很多表友更是狂热追逐格拉苏蒂的双鹅颈微调手表。一个小小的微调器,能让制表师在上面做足了功夫,也值得我们一探究竟了。  相似文献   

15.
独立制表人马旭曙师傅携3款作品赴巴塞尔参展,对于国人而言是本届巴塞尔上的一则大新闻。在展会上,马师傅的作品受到了外国同行的一致好评,引得不少参观者驻足观赏。一位瑞士独立制表人这样评价马师傅的作品,“去看他的表吧,很有意思,非常独特,和瑞士表不同。”相信各位熟悉钟表的朋友在看到马师傅这款圆柱手表后,会不禁联想到帕玛强尼推出的Bugatti 370手表。这款手表和马师傅的手表一样都采用了圆柱形表壳,那么帕玛强尼的手表和马师傅的手表有何异同,这两款看似相仿的手表在设计与功能上各有何特点?本期我们就来做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三才 《科技文萃》2013,(10):70-71
长久以来制表师们对制表条件极为挑剔,既要有安静的环境又要有足够的光亮度。阁楼满足了这些成为了他们的工作场所,“阁楼工匠”成为了钟表制作者的美称,一大批钟表的经典传世之作也诞生于阁楼上。中国也有自己的阁楼工匠,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室,没有瑞士人精良的制表机械,但是仍旧以自己的毅力和梦想促使中国制表业走上正规化道路,坚守着中国制表业的学术前沿。我们采访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木教授和王教授,他们给我讲述了中国阁楼工匠学府诞生的那段往事。  相似文献   

17.
我曾在某国外钟表论坛上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陀飞轮机构的论述,标题叫做“超越万有引力”。探索钟表动力发展的历史,我发现,钟表动力的发展历程,其实也是制表工匠们反复尝试“超越万有引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文萃》2011,(1):92-93
提到制表大师宝玑,也许大多数人立刻会将他与陀飞轮联系一起,却忽略了他在钟表其他功能设计上的建树,相比陀飞轮技术,宝玑本人似乎对于问表更加青睐。“世界上的手表分为两类,一类是三问表,另一类是非三问表。”便是这位钟表界的传奇大师所发表的宣言。  相似文献   

19.
巴塞尔表展期间,我有幸参观了泰格豪雅表厂。作为LVMH集团中的一大主力,近几年泰格豪雅也在不断的“攻城略地”,从机芯、表壳到表盘、表带,泰格豪雅的制表体系也逐步完善。通过这次参观,也让我认识到,泰格豪雅在这两年为何能底气十足。并在高端制表和基础机芯上频频出新。  相似文献   

20.
高登 《科技文萃》2013,(7):120-123
从我进入钟表媒体业的第一天起,就听说瑞士有“四大真正的钟表制造商”。我还专门向一些品牌的负责人请教过“四大”的出处,得到的回复是:它并不是由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品牌最先提出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代表了整个行业对这四家表厂的认可。在这“四大”之中,百达翡丽和积家的表厂我曾经参观过,劳力士的生产体系我也不算陌生,唯有真力时表厂始终带着一丝神秘感。让人看不清它作为“四大”之一的真正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