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北美、欧洲的发达国家的电视市场日趋饱和,英国和美国的一些大广播公司看准了大有发展前景的亚洲电视市场,于是,它们开始纷纷转向亚洲,竞相用各自的电视节目打入这一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地区。日本、香港的一些大广播电视公司岂可甘心身边的利益落入旁人之手,也纷纷加入到这场争夺战中。继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广播公司(CNN)之后,英国广播公司(BBC)对外广播部的电视新闻也进入了亚洲——电视市场,并同CNN展开了竞争。BBC是通过香港的一家合资公司——合记电视公司的卫星电视  相似文献   

2.
近日,斯蒂芬妮·D.史密斯在美国《媒介周刊》网站撰文称,美国一些著名青少年杂志纷纷推出自己的手机版,以抓住兴趣多变的青少年读者。近年来,美国各大杂志出版商纷纷推出了新的青少年杂志,发行量不菲,如时代公司的《人物·青少年版》(期发量160万份)、赫斯特杂志出版公司的《都市女孩》(期发量140万份)、康德·纳斯特的《时尚·青少年版》(期发量60万份)、桦谢·菲里帕契传媒公司的《她·少女版》(期发量50万份)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青少年杂志的"第二波"以更现代的编辑理念夺得了诸如赫斯特的《十七岁》  相似文献   

3.
刘绩辉 《青年记者》2012,(16):73-74
随着iPhone手机风靡全球,iPad也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阅读工具.美国一些学校将iPad作为必备的学习工具,美国各大报纸也捷足先登,纷纷推出iPad版.目前,美国发行量位居前茅的几家大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纽约时报》①、《华盛顿邮报》②四大报推出的iPad(英文)版抓人眼球,引领时代潮流.此外,《华尔街日报》还推出了iPad中文版.  相似文献   

4.
尽管亚马逊、苹果等“好大求全”的巨头公司占据了美国电子书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但与此同时,一些“小而美公司”也开始崭露头角.2009年8月,曾在苹果公司教育部工作8年的员工马特·麦金尼斯(Matt MacInnis)在旧金山创办了Inkling.该公司是一家专门打造互动电子书的科技创业公司,力图为客户提供高效创建和管理数字内容的平台和工具,如今已成为跨平台互动数字内容出版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5.
近日美国的次贷危机让众多华尔街的知名公司面临巨大挑战,也直接导致其首席执行官(CEO)纷纷落马。先是美林证券公司这家金融服务公司被曝损失84亿美元,其首席执行官(CEO)斯坦·奥尼尔宣布离职;同样,美国最大银行花旗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普林斯也因为次贷投资失误,导致公司将进行80亿到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国内内容最多、用户量最大的移动互联网正版产品"氧气听书"2.0版本客户端正式发布。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数字阅读逐渐步入"有声时代"。美国音频出版商协会(APA)的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有声读物的出版数量为7 237种——这是可以查到的最新数据。这个数量比2010年(6 200种)增长了17%,比2009年(4 602种)增长了57%。中国的有声读物市场同样颇具潜力。目前,国内市场正规听书网站已有200余家,一些电子书阅读软件也纷纷添加"听书"功能。国内领先的数字阅读服务提供商天翼阅读公司则开发了专门的"听书"客户端"氧气听书"。  相似文献   

7.
正谈论中国电影时,永远无法只谈电影本身。2013年12月8日,中国电影年票房正式突破200亿大关,从100亿到200亿,仅仅用了3年时间。"2013广电蓝皮书"中显示:2012年,中国内地已经超越日本,成为紧随北美(美国和加拿大)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于是,合拍片继续升温,好莱坞进口片纷纷来华宣传。一批电影企业老板跻身富豪,公司并购成为潮流,电影公司正朝文化集团发展……这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大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8.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1985年,是美国电视业发生动荡的一年,不仅一些大广播公司和电视台纷纷易主,而且一些广播公司内部的人员也频繁更替,动荡中的美国电视界,还表演了一出出闹剧。在这动荡的一年中,美国三大商业广播公司都未得安宁。大都市通信公司用35亿美元购买了美国广播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以62亿8千万美元的代价,购得了美国无线电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所属的全国广播公司也随之易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受到特德·特纳公司的觊觎,为了免遭吞并,它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花了10亿美元买回了大约21%的股票,以维持自己的经营控制权,为此,它被迫卖掉了一些财产,其中包括几年前刚到手的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柠檬农场等等,公司老板还辞退了新闻部的74名雇员和其他部门的40名雇员。除此以外,国际出版巨头罗伯特·默多克也以14亿美元收买了7座电视台。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居然在同一天批准了大都市通信公司购买美国广播公司和默多克购买7座电视台的两项交易。  相似文献   

9.
按需出版(publishing-on-demand)系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数字印刷,将出版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可根据需要随时通过数字印刷设备直接印制成书,省去制版等中间环节。1997年,美国最大的图书批发商因特拉姆公司(Ingram)创立了一家闪电印刷(Lighting print)公司,最先使用IBM的按需印刷技术印制图书。随后,德、英、日等国书业也纷纷开展此类业务。  相似文献   

10.
建国前夕美国影片约占中国电影市场份额的90%。新中国成立之际为了缓解电影市场的供需矛盾、减少失业人群、稳定社会秩序,人民政府暂允各大影院放映一些影片内容不违反《共同纲领》和政府法令的西方电影。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国观众增强了对美国的仇视、鄙视和蔑视,纷纷远离和摒弃美国影片。随着国产新片的超额出产、苏联及东欧电影的大量译制引进和发行放映部门的努力,到1951年初美国影片绝迹于中国电影市场。  相似文献   

11.
范钦钦 《传媒》2014,(7):63-64
正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统电视受到了各种新视频形式的冲击,这些新媒介与传统电视在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上的争夺日趋激烈,尽管如此,传统电视产业在媒介产业中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美国,四大广播电视集团——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国家广播公司(NBC)和福克斯电视网(FOX)主导了电视产业的发展,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并与地方加盟电视台保持一定关系,具有传统优势的节目安排与节目战略使得美国几大电视集团赢得  相似文献   

12.
培乐集团的地方媒体融合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1975年通过《报纸/广播电视跨媒体所有权禁令》之前,美国业已存在一些媒介集团同时拥有多种媒介的所有权。今天,这些合法的多市场产业成为媒介融合的倡导者。培乐集团与提及较多的论坛公司、坦帕集团一样,都是美国融合媒介市场的先驱。培乐集团是美国位列第9的媒介公司,拥有电视台20座、报纸10种、网站  相似文献   

13.
真溱 《图书馆杂志》2002,21(1):67-70
美国图书馆自动化市场上活跃着大大小小的公司,产品种类繁多。和其他成熟的工业市场类似,美国图书馆自动化市场充满了变化与波动。最近发生的几次较为重要的变动包括:SIRSI并购DRA(DataResearch Associates)、TLC(The Library Corporation)并购CARL、Elsevier Science收购Endeavor。了解这些变动特别是了解更深层的一些信息,也许就能了解美国图书馆自动化市场的一些新特点,从而有助于看清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1 SIRSI并购DRA 2001年5月17日,SIRSI与DRA发表联合声明:由SIRSI出资5,150万美元买下DRA。所有合并事宜计划于7月底完成,届时DRA成为SIRSI属下独  相似文献   

14.
寰球传媒     
美国:报纸发行量骤减最近,美国报业在金融海啸下广告收入大减,纷纷重整架构,美国最大报业集团甘尼特公司和《时代周刊》的发行商时代公司双双宣布裁员。另外,具有百年历史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因亏损而停刊印刷版,成为美国首  相似文献   

15.
据世界权威调查机构IDC所做的调查显示,到200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络市场。今年以来,外资看好大陆网络市场,纷纷加码投资跟进,年初成立于美国的跨国风险投资基金赛博基金,最近十多天内接连做出两项重大投资,继8月6日与北京圣万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后,18日又注资购入深圳智慧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六成股权。而中外合资的中华同日前在美国股市股份也冲上了天。近期又有多家日本财团高价抢购香港互联网公司,志在中国市场。这些都显示出国内网络收购热潮正方兴未艾。中国将跃居全球第二大网络市场…  相似文献   

16.
《电子出版》2002,(10):J006-J006
进入2002年的数码相机市场更是群雄纷争,各大厂商的争夺越发激烈,而且初步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格局,在中、高端以及普及型(200万像素级以上)市场上,日美产商几乎瓜分了整个份额,而国内小厂家在低端(100万像素级)市场上群雄争霸。最近一些大牌的IT企业也加入到数码相机的竞争行列中,其中包括联想、方正、华旗资讯等公司,而更令人惊喜的是,三星公司也重新加入到数码相机的竞争中。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戴安娜·克兰借助经济学的有关寡头垄断理论,针对美国战后40多年媒体文化和录制文化,提出了文化产业的寡头垄断模式。她认为,在这种模式下的文化工业一般受到少数几家大公司的支配,他们控制了大部分文化产品市场进行寡头垄断经营。在美国,三大电视网络公司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全国广播公司(NBS)从上世纪40年代末开始就支配了美国的电视工业。到1998年,新闻集团旗下的福克斯电视网已经拥有了美国22家电视台,覆盖到美国42%的受众群体。而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以后,就拥有2200万  相似文献   

18.
因特网的发展带来了电子图书这一新生事物,从网上下载电子图书正日益受到美国读者的青睐。 美国的一些大的印刷出版商也开始将触角深入电子图书出版领域。时代华纳、巴恩思-诺布尔等公司前不久购买了网络出版公司,开始涉足电子出版业务。  相似文献   

19.
美国好莱坞发现自己正面临一个新的对手 ,一个更大、更大胆而且资金雄厚的欧洲电视业。欧洲电视业由于几家大电视公司的联合而越来越强大。这些联合公司包括 :泛欧电视集团 (SBS)与泛欧有线电视公司 (UPC) ,西班牙电话公司 (Telefonica)与荷兰的Endemol大制片公司 ,德国的基希集团与意大利媒介设备公司 (Mediaset) ;总部设在伦敦的皮尔森电视制片公司与总部设在卢森堡的卢森堡广播电视———乌发公司。上述这些大公司的联合对好莱坞来说既有利也有弊。在越来越增加地方节目的时代 ,美国节目供应商努力使自己…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我国电视制作领域出现了一股“非线性”热。许多电视设施制造公司如大洋、奥维迅、索贝都纷纷推出各自的非线性编辑制作系统,而全国各地的电视台、电视制作公司也都纷纷购买使用其产品,非线性编辑制作系统大有替代传统电视制作设备之势.然而时至今日,非线性编辑制作系统虽然在一些电视制作公司中站住了脚,但在各电视台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深究其中根源,就可以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