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2月21日-27日《书刊报》第4版刊登《蒋介石第一个喊出“毛主席万岁”》。该文开篇说:“谁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有人说是1949年3月9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20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第三天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炎培高呼了‘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  相似文献   

2.
魏艾民 《军事记者》2011,(10):62-62
标题所问,是近来看到一篇文章引起的。该文的标题是《蒋介石大喊"毛主席万岁"》。现将其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开头部分,全文摘抄如下:谁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有人说是1949年3月,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20多位知名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  相似文献   

3.
一九四二年,在毛主席、党中央领导下,延安开始了伟大的整风运动。贯彻整风运动的精种和根据整风运动的需要,延安解放日报于四月一日改版了。二月八日,毛主席作了著名的《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毛主席宣布党八  相似文献   

4.
克己 《出版参考》2006,(11):22-23,25
一幅标语长三十里 一个字等于三个篮球场 1961年,诗人郭沫若自重庆乘船东出夔门,前往宜昌.当轮船行经巫峡西口时,郭沫若抬头仰望北岸高耸入云的文峰,忽然看见文峰之巅书写着"毛主席万岁!"  相似文献   

5.
赵军 《湖北档案》2009,(10):35-35
196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国庆20周年阅兵仪式。上午10点整,天安门广场响起了亲切悦耳的《东方红》乐曲,毛主席第一个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天安门广场顷刻锣鼓喧天,欢声雷动,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毛主席频频向周围和广场上的人群挥手致意,“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相似文献   

6.
1947年3月19日,蒋军攻占延安,党中央、毛主席的安全如何?一时谣言四起,人心不安。蒋方新闻机关炫耀所谓的“胜利”,声称“共军已全军覆没”。党中央、毛主“席已被国军消灭”。真相究竟如何?人民迫切希望听到党中央的声音。就在这时,人们耳边响起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电波:我军在给予蒋军以重大杀伤后主动撤出延安,党中央、毛主席安然无恙。这消息字字千钧,令敌人懊恼,使人民放心。这震撼人心的消息发自瓦窑堡附近一个山村的观音庙里,而这部电台是由周恩来同志亲自指导开展工作的。这部电台是新华社在我军撤离延安后秘密转移的战备台。小庙坐…  相似文献   

7.
说起延安大礼堂,它与谢觉哉老人有着一段不解之缘。谢觉哉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的“五老”之一,在党内外享有很高声望。从1933年开始,谢老进入苏区,跟随着党中央、毛主席历经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1937年1月党中央进驻延安后,谢觉哉一家一直居住在延安大礼堂左边一排的窑洞里。1947年3月7日,中共中央考虑到谢老年事已高,让他跟吴玉章等老人先行撤离延安去山西临县的后甘泉村,他们一家才搬离此地。  相似文献   

8.
您一定还记得开国大典上那令人难忘的一幕: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那么,您还记得当时天安门城楼上挂的毛主席画像是什么样子?您知道这幅画像的作者吗?  相似文献   

9.
1960年5月1日,末代皇帝溥仪做了一件让刘金鉴40多年后回忆起来感觉特别有意思的事:游行队伍经过天安门城楼时,溥仪突然举起胳膊,高呼“毛主席万岁!”  相似文献   

10.
他曾是毛主席的警卫员,8341部队(原中央警卫团)一营三连二排六班班长,专门负责毛主席的安全保卫工作。1947年,他到延安,后又随毛主席到西柏坡、进北京。开国大典时,他就在天安门城楼上;签订中苏友好条约时,他又护送毛主席去苏联……  相似文献   

11.
李海文 《新闻天地》2011,(11):64-65
毛泽东要华国锋不能只当文官,要当武官 1971年8月25日.华国锋奉召到武汉。当天晚上.毛泽东将他找到专列上谈话。毛泽东一直住在专列上。那时人人都戴毛主席像章.华国锋胸前也戴着一枚。他一上车,毛泽东看见了,故意问:“你戴的什么?”不等回答,接着说:“不要戴了,万岁就讨嫌。一句顶一万句,其实一句也不顶。屁话!”  相似文献   

12.
怀念为毛主席拍照的岁月程默我是1932年开始从事电影工作,1943年经周恩来同志批准回延安电影团从事边区摄影工作,此后长期在党中央、毛主席和周总理身边工作,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当年我随军拍摄了大量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的电影和照片。所有这些图片及电影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万岁"一词,其源甚远。读先唐乙部之书常见此语,然用例漶漫,真义非一,非望而可知者。寇准之废,起于狂民迎其马首而呼万岁,遂为街使王宾推奏。由是知宋时"万岁"乃天子禁脔,非人臣所宜,然观班马诸篇则无此俗,盖"万岁"御用乃后起之事,即如霍布斯鲍姆(Hobsbawm,E.)所谓"被发明的传统",今拟对此问题追踪蹑迹,略作钩考,不惟董理"万岁"文化意涵之演变线索,亦冀借此一窥皇权礼制建构过程之一端。  相似文献   

14.
说"万岁",都知道是皇帝的代称,是封建时代臣下朝见皇帝的称呼,现作为欢呼祝颂的感叹词,如"×××万岁"等。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军的数十个军中,也有一支被称为"万岁军"的部队,那就是38军。那么,38军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部队?又是何等战功使之成为军中骄子"万岁军"的呢?  相似文献   

15.
陕西农民报“转战之路”摩托车采访活动新闻发布会,于10月17日在西安人民大厦举行。陕西农民报主编在会上说,“脸黑了,人瘦了,但笔杆子却硬棒起来了。”“转战之路”摩托车采访活动是陕西农民报为纪念党中央和毛主席“转战陕北”45周年而举行的。这次采访活动分前后两批,有9位编辑、记者参加,持续了两个多月。57岁的主编王自忠,常务副主编张德泉分別带队,他们人人骑着摩托车沿着毛主席、党中央当年转战陕北的路线进行采访。45年前,蒋介石命令胡宗南亲自指挥23万兵力向延安进犯。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党中央、毛主席于1947年3月18日撤离革命圣地延安,转战陕北,历时一年零五天。在这次陕北转战期间,毛主席、党中  相似文献   

16.
把解放区的部分真相透露给国统区人民毛主席论“游击战”早在1937年12月,本报星期增刊就登出了名记者陆诒从延安寄出的《毛泽东论抗战前途》和朱德总司令发表的《八路军半年来抗战的经验与教训》等文。次年8月,本报特派记者曹麦萍随赈济委员会工作队前往榆林,路过延安,23日细雨黄昏中,毛主席在一个整洁的窑洞里接见了曹,发表如下谈话,寄登本报:  相似文献   

17.
<正>华侨是革命之母中国的抗日战争,走出国界就是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从国内走向国际,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登上世界大舞台。地处偏远的延安,也来了遥远的客人,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非要访问延安,看看共产党的领袖是什么模样。接待海外来人总要有个机构,延安成立了华侨救国联合会,中共中央还新设了一个"海外工作委员会"。外事工作要有高规格,请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任主任,参谋长叶剑英任副主任。其实,这两人  相似文献   

18.
重返清凉山     
今年10月12日,我回到了曾经长期战斗和生活过的延安,参加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的筹建,内心的喜悦和对往事的回忆,使我按捺不住写这一篇短文。延安,是革命战争年代人们向往的革命圣地,如今又是人们怀念的历史名城。许多兄弟党代表团访华,也常带着崇敬的心情来这里参观。人们一见到宝塔山,就知道这是延安的象征。但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隔延河相望的凤凰山和清凉山。延安旧城就处于这三山的环抱之中。凤凰山是党中央进驻延安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同志最早的住地。毛主席著名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  相似文献   

19.
一九四七年的三月,延河还没有解冻,清凉山上还残存着片片积雪,国民党胡宗南匪帮向延安发动了进攻。我们新华通讯社的电务工作人员,随着党中央机关和总社主动从延安撤退了。那时候。国民党匪军在各个战场上都打了败仗,蒋介石为了挽救他的垂死统治,一面召开了伪国民大会,一面冒险进攻我们的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正像党和毛主席所指出的,这丝毫不是表示国民党统治的强有力,而是表示了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已异常深刻化。我们撤离延安的同志,都决心以更好的工作成绩,来回击国民党的无耻进攻。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信心:延安,不久的将来就会重回人民之手,它永远是属于人民的! 离开延安以后,我们先转移到延安以北二百多里路的瓦窑堡。在这里,新华总社根据中央的决定,一小部分人跟随毛主席等中央负责同志留陕北坚持工作,大部分人东渡黄河向晋冀鲁豫解放区太行山地区转移,以便在太行山地区建立新的电台,接替陕北的广播,使党的广播宣传工作不间断。我们电务工作人员,也分成两部分,分别随总社行动。  相似文献   

20.
一向整天忙着采访别人的《延安日报》记者杨葆铭、米生富、艾庆伟、马彦平,因为成功地完成了《沿着毛主席的足迹》系列报道的采访任务,而成为新闻界同行的采访对象。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前夕,延安日报社派出上述4名记者,历时一个半月深入延安的山山水水,寻找这位历史巨人的足迹,成功地推出了《沿着毛主席的足迹》系列报道。他们以一种全新的抒情笔调,以一个后来者的独特视角,真实地反映了毛主席在延安13年中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立体地再现了毛泽东这位推动了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一代伟人的昔日风采,哲理性地思考了在延安这块光荣的土地上,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能够产生形成的历史大背景;热情地礼赞了这块土地上英雄的人民和半个多世纪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为读者提供了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为史学界补充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新资料。 这个系列报道一经推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中国工商报》、《西北工商报》、《承德日报》、新疆天山经济电台、安徽人民广播电台、《马鞍山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