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只有了解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化,认识其失调的主要原因,树立大自然观,大价值观,克服人类功利思想影响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外部关系时期和内部关系时期。外部关系时期,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分离和对立的,这是科学技术落后的表现。内部关系时期,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这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架构和内在机理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作用状态的一种反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内在联系,以便调整、杜绝和消除不利因素和环节。从全盘(holistic)角度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到两大系统——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或者称之为两大圈层——生态圈(Ecosphere)和人类圈(Anthroposphere)。在人类圈中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邱高会  李智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S):101-101,240
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外部关系时期和内部关系时期。外部关系时期,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分离和对立的,这是科学技术落后的表现。内部关系时期,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这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国土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系统分析中国国土的生态环境态势,及导致生态环境危机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当前现实状况是"人与自然"失衡、"经济与生态"失调,正处于生态环境危机与反危机斗争的关键时期,由此提出"人与自然再平衡"的战略思路,以及相应的11项战略措施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价值观的演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梳理不同历史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探析各个阶段生态价值观的发展基本状况.结合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探讨生态价值观的演化,并探索生态价值观的发展对于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是随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逐步提出的.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矛盾是人类社会始终存在而又必须面对突出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和和谐发展,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提出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策略。  相似文献   

8.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关系到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最高层次的研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都有失偏颇,唯有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可取的正确的环境观.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协调发展的理论可以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紧密围绕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论循环经济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4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面对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等问题的严重困扰,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生态技术是具有生态性质的技术,它是从天然自然到人性自然的一种技术应用,是人、技术、社会、自然作为整体生命存在的澄明。生态技术表现为三个层次:从技术自身来看,生态技术具有自我协调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从人与技术的关系来看,生态技术就是人诗意的实践方式与生存方式,是人、技术、社会、自然关系的和谐;从天地人的相互关系来看,生态技术是与天地人相协调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柳婧  刘艳蕊 《科教文汇》2011,(19):83-84
路易斯·厄德里奇在她的小说《痕迹》中融入了印第安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目前国内外的评论往往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研究白人殖民统治对印第安人生活的影响。本文以全新的视角通过分析《痕迹》中印第安人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脱离自然之后印第安人价值观的变化,展现美国本土作家小说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3.
科学理解生态自觉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自觉是指人们科学理性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使其自觉地外化到立法、制度制定、日常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自觉的前提是生态理论的自觉创新和生态意识的自觉建立;生态自觉的基础是生态法律、法规、制度的自觉制定及执行;生态自觉的核心是日常生产生活中自觉的生态实践;生态自觉的终极价值指向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发展出"天人合一"的有机宇宙观,其本源、演进与功能均体现出一种有机的特点。"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式和方向。具体来看,表现为重视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强调万物的系统思想,重视直觉与体悟的直观作用。文章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但其有助于解决当代的生态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5.
殷彩 《科教文汇》2014,(31):115-117
库柏的代表作《皮袜子故事集》通过描写白人拓荒者、欧洲殖民者、美洲印第安人和“皮袜子”纳蒂·班波与自然的不同关系,处处闪烁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感悟。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分析《皮袜子故事集》中的人与自然,展现了二者既对立冲突又和谐统一的关系,揭示了库柏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呼吁人类尊重保护大自然,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6.
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来理解"以人为本"这一命题,揭示了技术发展的主体是人,因而必须让技术回归人文,确立人本技术现;揭示了技术的发展要兼顾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因而要从满足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出发,确立技术生态-伦理现;揭示了技术的发展应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因而应实现技术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17.
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的现状迫使人类在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上,进行着深刻的反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把视角投向博大深邃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调谐思想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模式,也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最高目标的道德规范,从中寻求可资借鉴的深刻启迪,对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人类将可能面临的资源环境新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兆良 《资源科学》2001,23(3):14-18
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将给人类带来新的繁荣,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缺乏理性指导也可能会伤害到自然界和人类自身。文章论述了21世纪人类与自然界将可能面临的新的资源环境问题,如可能受到新旧传染病;以及气候变暖使细菌繁殖速度加快、传播速度传播范围的扩大;电磁污染对人类,自然界的危害;还会出现太空污染;网络犯罪;因贫穷悬殊造成社会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19.
罗天强  殷正坤 《科学学研究》2016,34(9):1287-1293
自然规律是随着宇宙的演化而自然生成的,而人类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新规律的人工生成。科学实验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人们能够通过纯化简化实验发现自然界原本存在的自然规律,也能够通过强化激化及特殊实验和技术科学实验人工生成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规律。人工生成新规律,改变了人与规律关系的传统认识,并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设定新技术目标、加强实验仪器和设备的研制、加强稀有资源的研究开发与保护、加强技术科学研究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院所环境的描述,对建筑尺度和科研院所学术氛围之间的信息交互进行研究,认为由建筑为主体组成的人工环境的合理建设,是创造符合科研人群学术和人际交流所需的适度环境空间尺寸,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通道形成的交互环境完美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