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红外图像感兴趣区域(ROI)分割是电力设备故障智能诊断技术的关键步骤之一,针对分割过程中最大类间方差(Otsu)法阈值选取困难、耗时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蝙蝠算法(BA*)的Otsu分割方法。为加快蝙蝠群收敛速度,引入Logistic函数模型更新蝙蝠算法脉冲响度因子,使用BA*搜索Otsu最佳分割阈值。结果表明:相比于Kapur法、Kittler法、PSO+二维熵法,该方法提高了图像分割精度,与蝙蝠算法(BA)优化Otsu的分割法相比,该方法的收敛性能更加优越,有效地解决了红外图像阈值分割的问题,为后续设备温度场特征提取与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彩色图像分割是彩色图像处理和图像识别的重要问题,彩色图像分割可以看成是灰度图像分割技术在各种颜色空间上的应用。根据HSV颜色空间颜色和亮度无关,将彩色图像从RGB空间变换到HSV空间,然后经过H分割对绿色信息进行提取得到分割结果。试验表明,这是一种计算高效的分割算法。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彩色图像分割精度,解决传统分水岭图像分割算法误分割率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分水岭算法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建立了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去噪模型,既可以抑制噪声又可以有效地保护图像轮廓。结合数学形态学、图像信息熵、区域合并实现图像分割。在彩色图像RGB空间利用信息熵求取形态学梯度,然后对彩色梯度图进行分水岭分割,最后进行区域合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述分割方法准确度和清晰度较好,噪声抑制效果理想而且分割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4.
由于彩色图像包含丰富的视觉信息,同时随着模拟人类视觉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不同的领域,更使得彩色图像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这其中彩色图像分割技术是首要关键问题,其成功与否决定了后续工作的进行。为此,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应用到不同领域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中所采用的彩色图像分割算法,通过对比,提出开发彩色图像分割算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不断更新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彩色图像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分析了当今彩色图像分割的研究现状,并使用RGB彩色空间模式进行彩色区域分割,分割的目的是在RGB图像中得到一个特定彩色范围,给定一组感兴趣的彩色描述的样本点,获取一个"平均"的颜色估计,再用欧几里得距离计算出与平均色同一颜色特征的区域,最后计算出处理图像中的目标颜色区域占用的百分率。文中对某城市彩色图片进行分割,提取出绿色区域,可计算出城市绿色植被的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6.
胡蓉 《人天科学研究》2011,10(5):103-104
数字图像分割对于图像处理来说是很关键的。在逼近迭代的基础上引入了信息熵的概念。文中算法改变了逼近迭代法中循环终止条件,并且使阈值的选取自适应地根据分成的目标与背景的频数比率来确定,使其均值更能接近整幅图的期望值,结果更精确。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方图双峰法、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法)、逼近迭代法相比,文中方法能有效克服背景和目标灰度对比度不大造成的困难,分割所得的图像最清晰、完整,去噪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
图像分割是目标识别与跟踪的基础,为了精确地实现目标分割,提出了二维Havrda-Charvat熵红外图像分割方法。利用图像的二维直方图,二维Havrda-Charvat熵分割方法不仅考虑了图像像素的灰度信息,而且还充分利用了像素的空间邻域信息,能取得比一维熵方法更好的分割结果。为了降低二维熵阈值搜索时间及准确地获得最佳分割阈值,设计了基于Kent映射的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红外小目标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获得比较好的分割结果,同时大幅度降低了CPU计算时间,与其它方法的比较也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图像分割在图像处理领域里的作用至关重要,当前图像分割方法的一类重要方法是源于粒子群算法的图像分割方法,本文对源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三类图像分割方法,即单阈值图像分割方法、二维阈值图像分割方法和多阈值图像分割方法进行了全面研究,通过研究指出单阈值图像分割方法效果相对来说是较差的,二维阈值图像分割方法比单阈值图像分割方法好,多阈值图像分割方法效果最好,并对每一类方法的不足以及以后要解决的问题也作了详细分析,同时也通过研究指出了图像分割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多种方法相结合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跳水运动视频中的人体运动目标分割问题,提出利用颜色信息进行运动目标检测和分割的算法。首先采用色相和亮度两个彩色分量加强图像中的颜色差异,使用OTSU算法对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同时结合RGB颜色空间启发式肤色聚类,确定运动目标所在的连通区域,从而完成首帧运动目标的自动检测。在后续帧的处理中,以数学形态学方法进行自适应运动区域预测,运用改进的OTSU算法,提高了分割速度。实验表明,本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复杂背景变化的影响,能够快速实现跳水运动目标的分割,且对运动对象的快速运动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对模糊图像的多尺度分割,是解决许多计算机视觉处理问题的基础。传统的图像分割算法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局部特征匹配方法,无法有效去除光照的干扰,对运动目标图像的分割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图像边缘能量特征提取的运动目标图像的去光照干扰分割方法。计算去光照干扰后的运动目标图像振幅分量和频率分量,采用混合函数控制曲线方法生成运动目标图像时间序列,计算每个尺度下计算运动目标图像的边缘能量特征,进行图像区域特征的非同态块匹配分割,最终生成灰度直方图二进制均衡系数,实现了运动目标图像的准确分割,去除了光照干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分割结果准确,抗干扰能力较好,图像分割质量较优。  相似文献   

11.
脑内神经核团解剖学研究中的三维重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支付 《科技通报》2004,20(2):142-146
目的探索小数据量条件下三维重建方法,并用之研究脑内神经核团的空问形态和位置.方法以20只整脑2mm厚的连续切片为数据源,运用曲面造型法,重建豆状核、红核等脑内神经核团的三维形状.结果在微机上重建出脑内神经核团的形状,并获得核团中心位置、体积等数据。结论 三维重建方法对脑内神经团的三维重建切实有效,有助于对脑内神经核团形态位置的精确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设计气 液交界式浴槽,并用于探讨海马脑片H2O2损伤的机制.方法 气 液交界式浴槽包括内室和外室.内室的主要结构为嵌入体,用于放置海马脑片.外室的主要作用是为海马脑片提供足够的氧气.另外用生化、形态学、电生理的方法来验证浴槽的可行性.最后观察H2O2对海马脑片群峰电位的影响.结果 浴槽能够长时间(1~8h)的维持海马脑片活性.H2O2能够浓度依赖性损伤海马脑片,同时NMDA受体阻断剂氯胺酮对H2O2诱导的海马脑片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浴槽可以适用于生化和形态学以及电生理等研究,并发现海马脑片H2O2损伤至少部分是通过NMDA受体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人脑的二维图像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和二阶互信息相结合的医学图像配准算法,采用互信息配准模型,以图像的灰度统计信息为配准依据,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搜索图像的最优变换参数,并比较一阶互信息配准与改进的二阶互信息配准两种算法,实验表明改进的二阶互信息配准方法具有较高的配准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以往肤色检查算法很少考虑亮度,仅靠色度信息检测肤色,忽略了由于不同人种和亮度差异而导致的肤色像素在颜色空间上的分布不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GB-H-CbCr新颜色空间的肤色检测算法。该算法综合了肤色像素在RGB、YCbCr和HSV三种颜色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构建出RGB-H-CbCr新颜色空间肤色模型,来辨别肤色和非肤色点。文中利用Matlab分别对不同人种的肤色图像进行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人体肤色,能有效提高肤色检测的正检率。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说明了反走样现象的产生和解决办法,结合经典的DDA画线算法与Wu反走样算法,给出了一种任意线宽和复杂背景色下的直线反走样快速绘制算法:在x(y)轴上以一个像素单位的步长进行移动,而在直线的y(x)方向上根据直线的宽度,进行跨度像素填充,填充的色深值依赖于该像素到直线中心线的距离、原有背景色和当前直线绘制色。最后,对算法进行去浮点优化,给出了复杂度分析、实验结果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王飞石  杨飞鹏  陈晓萍 《科技通报》2011,27(1):57-60,83
目的:将常规石蜡包埋法与Golgi银染法结合,改善Golgi银染法的实用性.方法:以新鲜分离的小鼠脑组织作为实验材料,进行火棉胶和常规石蜡包埋,调整其中的脱水,浸腊和包埋等步骤,切片,最后进行银染.结果:改良后的Golgi银染法在采用常规石蜡包埋法条件下,染出清晰神经元图象,并且使用普通切片机就可以实行.结论:采用石蜡...  相似文献   

17.
张振强  杜树新 《科技通报》2007,23(5):705-710
针对实际应用中具有复杂背景的高分辨率数码图像下车辆牌照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了车牌纹理特征、几何特征以及色彩特征的快速车牌定位方法。该方法按顺序分为图像预处理、牌照区域粗定位、牌照精确定位三个步骤对牌照由粗到细准确定位出车辆牌照位置所在。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场景大,背景复杂的车辆图像,该方法运行速度快,定位准确率高,具较强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8.
The rapid growth of embedded vision applications and accessibility in recent years has instigated a philosophical shift in algorithm and implementation desig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definition video, the amount of data available to be processed has also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posing massive computational and communication demands. Hardware acceleration through specialization has received renewed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 such acceleration has generally been implemented using two chips, with the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ISP) part being performed by a DSP, a GPU or an FPGA and the video content analytics (VCA) part being executed by a processor. GPUs consume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power; thus, it is challenging to deploy them in embedded environments. However, the new generation of SoC-FPGAs that are fabricated with both the microprocessor and FPGA on a single chip consumes less power and can be built into small systems, thereby offering an attractive platform for embedded applications.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hardware acceleration of a real-time adaptive background and foreground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in a SoC, including the capture, processing and display stages. The algorithm can be performed in either 2D or 3D space. The proposed platform uses photometric invariant color, depth data and local binary patterns (LBPs) to distinguish background from foreground. The system uses minimal cell resources, an elastically pipelined architecture is used to absorb variations in processing time, and each pipeline stage is optimized to use the available FPGA primitives. Additionally, the communication-centric architecture used in this work simplifi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mbedded vision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灰度图像的边缘检测的研究,构造了一种新的基于色度差的边缘检测算法,并充分利用彩色图像的颜色信息,将此算法从灰度图像转化到RGB的颜色空间中。这种新方法旨在区别于传统意义上对图像的边缘检测要求的精准性,而把提取出彩色图像中直观形象的轮廓信息作为研究目的。实验仿真表明,该算法提取出的边缘能够较好地反映目标图像中具有代表性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彩色数字图像的版权保护问题,提出了基于奇异值分解和离散的小波变换的彩色图像数字水印算法。算法将CIE-RGB色彩模式下的彩色图像转换到CIE-LAB色彩模式,然后将置乱后的水印嵌入到LAB色彩空间的L分量分块的小波分解低频系数的奇异值中。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抵抗剪贴、拼贴、高斯噪声、JPEG压缩缩放、旋转等常用的图像处理的攻击,并且具有良好的不可见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