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代经济社会中,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兴起的现代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采用行业集中度、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作为指标,从全省整体、分行业以及分城市的角度去分析辽宁省的现代服务业空间分布以及集聚水平。分析得到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的集聚中心在从沈阳向大连转移,存在辽宁省西部集聚效应强,东北部集聚效应弱的特点。并结合不同行业和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特点对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胡勇 《科协论坛》2007,(9):24-25
随着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国各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竞相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继制造业之后新一轮产业热潮正在形成,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竞争点。这一发展格局的形成,是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各地区、各城市均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必将为学会提供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从国家战略层面推进江苏沿海开发,需要进一步增强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对外服务功能,强化其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生产性服务业是当今体现区域中心城市对外服务功能强弱的核心门类,江苏沿海地区三个中心城市应紧抓国家战略机遇,通过优化区域分工、强化产业集聚、深化体制改革等途径,加快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努力增强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对外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
繁荣发展服务业对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就业和改善提升城市功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和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相比,具有发展服务业的优势条件;目前,济南市服务业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有效需求不足、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服务业总体上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以消费型服务业为主,生产型服务业发展仍然有限。本文针对这些阻碍因素及问题,提出了促进济南市服务业发展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为案例区,基于基本单位普查和经济普查的大样本企业数据,运用反距离加权插值分析方法模拟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化特征,进而采用宏观政策分析与微观企业调查相结合方法,探讨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下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化机理.研究表明,①1996-2008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单中心、双中心和多中心空间结构并存.②转型期市场与政府双重力量共同影响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生成及演化:从中央到地方的服务业领域体制改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以及信息化背景下首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交通通达性、面对面接触需求、企业形象与品牌效应、配套设施与创新环境、企业发展空间、土地成本或租金价格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行业类型、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的差异性对企业区位选择也存在明显影响;政府通过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城市发展方针政策调整、城市重点功能区规划建设、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进行宏观引导和调控.③西方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生成及演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发过程,北京则是转型期市场和政府双重力量共同作用下组织与自发相互影响的过程,西方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但受到政府力量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具体区位决策时必须进行适当的修正.  相似文献   

6.
高端服务业是广州提升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文章重点分析了近年来广州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未来几年广州要紧紧抓住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契机,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完善资金和政策扶持,加快推进广州高端服务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苏州服务业经济的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业是现代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苏州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的阶段,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是苏州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分析了苏州服务业经济发展态势及薄弱环节,剖析了制约苏州服务行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快苏州服务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现实意义:提升了郑州的国家战略地位,扩大了城市规模,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出了郑州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努力方向:根据国家政策支持和自身比较优势,壮大规模、完善功能,提升枢纽带动力、综合承载力、产业竞争力、开放创新驱动力、文化影响力等。提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建议:打造国际综合交通物流中枢,拉大毕业生就业创业空间幅度;打造现代产业发展高地,提升郑州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大毕业生就业创业广度;建设活力都市,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建成全国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搭建平台;建设幸福都市,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就业创业营造舒适氛围。  相似文献   

9.
天津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鸣  李恒 《未来与发展》2011,34(9):85-87
天津服务业发展存在服务业总量规模小,而新兴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慢;非公有经济不活跃:要素市场建设滞后;城市建设辐射不足,投入相对较低等问题。加快天津市服务业发展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优化服务业资结构、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服务能级;发挥滨海新区的龙头作用;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做大做强服务业企业等。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新时代三角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地位,分析了新时代黄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发展的内在优势,指出了新时代黄三角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发挥黄三角的区位优势,突出黄三角地区的特色产业,推动黄三角文旅融合产业的发展,建立黄三角城市经济共同体,推动黄三角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双循环战略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国方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服务业是城市的“芯片”和内核,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引擎。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体现为城市功能的高端化。上海聚焦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不断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推动高端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13个富裕经济省市区的经济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发创新、金融资源、财政实力都是推动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的政策启示是突出上海国家中心城市的资源优势,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强化中心城市高端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建设区域一体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现象,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协同集聚对于转变单一产业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整合延伸区域资源与产业,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以长三角城市群27个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和行业异质性。结论表明,产业协同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促进作用。细分行业来看,房地产业与制造业、交通仓储邮电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不显著,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提升作用。由此,城市要提高产业的多元化,基于自身优势,有侧重的选择不同细分产业进行重点培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手工搜集各地级市每年的专利授权数衡量区域创新质量,借鉴物理学中耦合协调度原理计算产城融合度,实证分析了产城融合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城融合度的提高能够显著推动区域创新发展,但其创新效应会随产城融合度和创新水平的提高而呈显著边际递减规律。进一步分析发现,产城融合的创新效应存在“区域”和“路径”两方面的异质性:产城融合能够显著提高西部地区城市的创新水平,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相较于“先产后城”的城镇化路径,“先城后产”路径下的产城融合对区域创新的推动作用更加显著。最后,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中间机制发现,产城融合能从“人本导向”、“产业变迁”及“功能匹配”三条路径影响区域创新水平。本文对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期间,全球服务业呈现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势头,宁波应该抓住这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促进临港服务业多角度、多领域突破,发挥其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同时,宁波还应抓住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契机,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临港服务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采用产值密度、专业化指数、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城市流强度等指标,对2012—2017年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及其对外功能等进行测度。实证研究发现:(1)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处于偏低状态,其中广东城市的空间集聚提高程度明显快于广西和海南的城市;(2)专业化集聚水平提高态势初步呈现,且在一定程度下产值密度较大的城市专业化水平未必较高,产值密度较小的城市专业化水平反而较高;(3)细分优势行业集聚表现为差异化态势,且外向功能差异较大,其中广西和广东的城市集聚优势明显,海南的城市集聚程度较低;(4)根据城市科技服务业对外功能总量和城市流强度大小,可将北部湾城市群划分为中心城市、受中心城市辐射较强及与其关联较为紧密的城市、中小城市等3个层次。最后,提出着力提高科技服务业优势行业集聚水平、充分利用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加强与珠三角城市经济联系以及加强城市间经济联系网络构建等,促进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合肥经济圈产业整合将会推动合肥经济圈的建设,进而成为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合肥经济圈内各市产业发展层次和产业发展方向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整理出产业整合存在着中心城市凝聚力弱、圈内各市产业分工协作水平低、产业投入中科技含量低三方面不利因素。结论围绕着增强合肥中心城市带动力、加快经济圈产业集群发展以及将科技创新因素融入产业整合三方面给出相关建议以期待对合肥经济圈产业整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代服务业是依靠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江西省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物流、旅游、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使得现代服务业的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江西逐渐转变传统的产业模式,开始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使其在江西省的经济地位日益改善。但江西省现代服务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省份相比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通过对江西现代服务业现状的探索,并对近几年江西省现代服务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江西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张清正 《科学学研究》2015,33(10):1464-1470
在"新"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科技服务业集聚的理论框架,探索了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的成因与发展态势,并以222个地市级以上城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解析并借鉴国内外文献基础上,通过构建相关模型,实证表明知识溢出、信息化、城市规模、政府政策有利于科技服务业集聚,表现出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基于异质性特性,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具有相异的集聚路径。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城市差异化及科技服务业发展异质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