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沟里记     
过了我们那个山屯的西头,就是一条很长很长的沟,一眼望不到头,一时半会儿走不到头。人们管那条沟叫西沟里。  相似文献   

2.
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怎么办?只有认倒霉,掉头走出来。可是这么一往一返,不但没抄成近道,反而白跑了长长一段冤枉路。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墙踹倒。  相似文献   

3.
桃花园记     
我的家坐落在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这里依山傍水住着几十户人家,村前是一条望不到头的山路,村后是一片茂密的桃树林。我从小就对这片桃树林情有独钟,妈妈说,我是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长衫老者     
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气!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堵得死死的墙踹倒。[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长衫老者     
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气!凡是走到这儿  相似文献   

6.
在于都县禾丰镇最边远的园岭村,有一条长达15里叫秤沟湾的山坑,山坑里分布着十几个山坑旯旮,散居着70多户、300多山民。山外人说:“秤沟湾会旱死蛤蟆饿死狗蚤。”禾丰有首民谣:“秤沟湾、秤沟湾!茶没吃来饭又晚,被子没盖席又烂,屋又没住住石岩,有女莫嫁秤沟湾。”山里至今仍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电话,村民要买包化肥或挑担谷子去碾,都要翻山越岭十多里。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偏僻、艰苦之地,黄贵生,这位至今月工资仅够买两包尿素的民办教师,为让山里孩子不当睁眼瞎,默默地手执教鞭已达30年,并使这片穷乡僻壤飞出了一只只金凤凰,自1977年来,他教…  相似文献   

7.
一个大院子里住了50户人家,每家都养了一条狗。有一天,他们接到通知说院子里有狗生病了,并要求所有主人在知道_家狗生病的当天要立即把狗枪杀掉。所有主人和他们的狗都不得离开§家的房子,主人与主人之间也不准进行任何沟通,他们能看到其他49条狗,且能准确判断这些狗是否生病,但看不  相似文献   

8.
我家住在湖北省公安县章兴村四组。从我家到学校,虽然路程不是很远,但是这弯弯转转的波折却也有一点。我们组是一个有60多户人家的村民小组。全组60多户人家,呈一字型摆开,略垂直于207国道的西侧,家家户户的房门都朝南,整体看起来整齐美观。每逢周末返校,我背着塞得鼓鼓的书包一出家门,便立即来一个向左转,顺着屋前的晒谷坪前进。在这条极为宽阔的路上行走是不寂寞的,因为周围都是邻居,大人小孩颇熟识了,随便打个招呼“上学去啊”,感觉十分亲切,让你觉得路途似乎不再遥远。就这样大约经过二十多户人家吧,便看见了车来车往的207国道。走过一…  相似文献   

9.
笑声歌声读书声王亚敏我的童年是在山中外婆家度过的。外婆家门前横亘着一条长长的沟,又深又弯,恰似一条巨龙,白龙沟便缘此而得名。外婆家所在的村子并不大,几十户人家三三两两散居在白龙沟两旁。沟中有座破破烂烂的庙宇,由于远离人家,平日里绝少有人出入,显得很是...  相似文献   

10.
家乡的桥     
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  相似文献   

11.
消逝的风景     
高之萱 《新读写》2011,(6):53-53
那里,曾有一条河。河很长,很宽,却从没见过它波涛汹涌。记忆中,它总是安静地、温柔地流淌。无论是谁站在河的岸边,向它的来源望,都望不到头;若是向它的去处望,也是望不到头的。  相似文献   

12.
家乡的泉     
<正>小时候和外公外婆生活在农村,那是甘肃中南部的一个极普通的村庄。村庄坐落在山腰上,旁侧就是一条很深的沟,对面还是山,山上还是有村庄。人家分布得很集中,全是清一色的土基青瓦四合院,高高的门楼,周围槐树掩映,静谧而美好。晴天的早上总能看见村庄上空升腾着薄薄的雾气,一共四十来户人家,都是一个宗族。1997年到进入新世纪的那几  相似文献   

13.
话题导入 一个富人为让小儿子见识一下穷人的生活,就带他去乡下农场最穷的人家待了一天一夜。父亲胸有成竹地问:“这回你知道穷人是怎么过日子了吧?”“是的!”儿子回答,“我们家有一条狗,可他们家有四条狗;我们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头的小河;我们的花同里只有几盏灯,可他们却有满天的星星;  相似文献   

14.
灵佑村十来户人家,稀稀拉拉散落在大山的脚下,村后就是巍峨的官山,山上长着葱翠茂密的树木。村两旁是山沟,山沟过去又是大山,蜿蜿蜒蜒,望不到头。太阳光照射下,近处的绿色植物泛着亮光,远处的树木蒸腾着雾气,一些小鸟在上空飞进飞出,还可以听得见知了的长鸣。  相似文献   

15.
我跟着爸爸下车,车站在夕阳下染成了橙色。环绕站台的青山是橙色,写着站名的站牌是橙色,检票口是橙色,似乎一切都装进了橙色的水果糖里。左右两边的耳朵里充斥着蝉的叫声。爸爸转头说"我们要步行哦",连他的脸都是橙色的。"我们要步行",这不是开玩笑。我们走出检票口,穿过环岛,走完三三两两地排列着几家店铺的安静的商店街,沿着偶然只有汽车开过的道路一个劲地往前走。渐渐地,道路两旁没有了人家,只看见绿油油的田野。我们走在田野中一眼望不到头的小路上,太阳早就下山了,直到天空  相似文献   

16.
长廊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一条长廊,一条我们的父母和我们每天都要进出的长廊,这条长廊在旧居的大楼里。据上辈人说,原先的主人是一户殷实人家,上海解放那年,房子刚盖好,几阵炮声就把他给吓跑了,人去楼空。后来,附近建起了工厂,于是,我的父母和许多居民就住了进去。我家住在一楼,我说的长廊两侧门对门住着十户人家,两头都有出口,像这样的结构,不要说现今,就是过去似乎也是不多见的。长廊里的每户户主都在一个单位工作,女人大多闲在家里干些零碎活,或带着孩子串门  相似文献   

17.
万年青     
<正>天津卫西门外往西再走三百步,有一个岔道口是块三角地,上边住了几户人家,这块地迎前那个尖儿,没人要。住在三角地上的老蔡家拿它开一个小杂货铺。这一带没商家,买东西得走老远。如今有了这个吃的穿的用的一应俱全的小杂货铺,方便多了,而且渐渐成了人们的依赖。有人便给这个小杂货铺起个好听的名字,叫“万年青”。老蔡家也喜欢这店名,求人刻在一块木板上,挂在店门口。老蔡家有个规矩:从日出到日落,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下午,某派出所两位干警来访,我热情接待了他们。等问清来意后,我不禁一怔,然后微笑着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事情是这样的,我园大班的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奶奶住在一条胡同里。这条胡同是死胡同,且只住了两户人家。一天,小男孩的邻居家来了客人。客人将摩托车停在门口后就进了院子,挂在车把上的提包忘了拿走。10分钟后,提包不见了。包  相似文献   

19.
正老马家沟里地边自生的几棵槐树丢了一棵,谁都不知道。屯子里的树多,我家院里院外的树也多先前谁也没在意。那块地还有些偏,是老秦家和我家后换的。之前,老秦家建房的宅基地不够,要占用我家的一块菜地才够用,就找大人商量着把土地换了换过来的那块地,我家没经营上几年,还不熟悉那块地的脾气秉性,一直没打啥粮,这让一家人谁都没上心地边那几棵不成材的槐树。槐树长在地边的斜坡上,腰身还算直,沟上下来  相似文献   

20.
山娃     
好容易找到 一户人家,我们 决定以这儿作为 今天春游的终点,歇歇脚,再踏 上归途。山里人家美丽独特的居 住环境,让我们忘记了疲劳。大 家屋前屋后到处参观,却发觉后 面多了条尾巴--房东老奶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