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邓小平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庆彪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1):82-88,74
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之一,是我们党和国家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汲取世界上工业化国家的历史教训,不断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抉择。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一贯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他们认真反思了由一系列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形成了科学而又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观点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种关系”。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本质内容有: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保护生态环境;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和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有着共同的特征: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情真意切的民本性;全面协调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尤为重要。而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短缺,农村经济欠发达,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要求我国应注重逐步完善指导农村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加强食物安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态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自然条件差、市场环境差、人口素质低及基础建设差等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可选择的对策: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开发农业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建立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体系;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教育及增加农业投入等等。  相似文献   

4.
本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具体分析了贵池区农业自然条件与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整体构想.强调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出台了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节约用水,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大力节约原材料。使用再生材料,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6.
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的自治权,该项权利具体应该包括自然资源权属确定权、自然资源优先开发利用权和自然资源保护管理权三项内容。民族自治地方应该以国家赋予的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自治权为基础,构造以权属明确、种类多样、长期利用、合理管理为特征的自然资源利用制度,以利于民族地方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保障民族地方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管理的对象。加强农业高等院校农业自然资源科学的教学与研究,是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满足农业高校开课需要,编著了《农业自然资源导论》。本文介绍了教材编写的背景和目的,阐述了教材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讨论了教材特点,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经济相互促进,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根本。老河口市和襄阳县依托农产品、自然资源和农村劳动力优势,形成以农副产品和资源加工、贸易来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思路。以农兴镇、以镇促农,实现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要求经济规则的统一化和产品的特色化。为维护经济规则的统一需要进行法治建设;为实现产品的特色化需要保护特色产品所依托的特色资源。民族地区经济要发展就必须以法治建设接轨国内国际市场和保护特色资源;同时通过对特色资源的保护,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独具特色的物资与文化支持。因而,法治建设和特色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当代知识和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以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为目标,以高产、优质、高效和农村共同富裕为宗旨,采用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科技结合,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从目前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不可持续因素的制约,因此,根据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现状及其协调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知识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践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具有全面性、协调性等显著特点。我们必须以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努力探索一条能使我国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发展绿色农业,是缓解湖北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科技约束、减轻国际国内市场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湖北农业发展困境的主要深层矛盾在于缺乏“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良性耦合。现阶段的主攻重点是:形成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经营一体化良性运转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研究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善型农业技术。并就推进湖北绿色农业建设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独特的自然环境赋予了新疆丰富、多样的特色资源优势。自然资源,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都是稀缺有限的,为使有限的资源能在经济发展中持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及配置。从自然资源稀缺情况下的高效配置入手,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及配置提出可行性方案;再从对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最佳方案出发,讨论如何实现资源的配置,使资源可持续利用,确保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既是野生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又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字国,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注意到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安全保障。我国对植物新品种保护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必须依法保护农业野生植物,依法引进新鲜植物物种。同时又必须深刻认识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和危害,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必须依法治理。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经内蒙古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重大机遇,促进内蒙古经济大发展必须有以下新思维作理论先导,走循序渐进与跳跃式发展相结合的路子,争取生产力的跳跃式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相结合;要立足民族教育和科技进步,发展内蒙古地区经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个处于传统农业社会阶段的国家,其经济发展进程都呈现出明显的“人地”循环圈现象。任何过渡到工业社会的国家,都必须充分利用其天赋自然资源优势,建立起主导工业部门为龙头的近代经济体系,吸纳过剩的农耕人口,把劳动密集型农业改造成资本密集型农业,并及时促成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资本密集型工业转化,从而实现现代化的转型。而纺织工业则由于一系列的鲜明特点而成为现代化初期的主导工业部门。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任务中最艰巨、最复杂的一项任务.目前,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主要有五大因素,即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严重不足和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偏低.要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必须采取如下措施:依靠技术创新、加速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切实持续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实现农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阮晓莺 《闽江学院学报》2006,27(4):54-57,93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村实现环境与发展双赢的现实途径。要有效解决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通过构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实行畜禽便综合利用、推广废弃物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等方式修复农业生产链,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就业转向非农业,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实证分析得出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农业演进路径: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业就业,而农业生产率提高则减少就业,总的影响是排挤就业。因此,劳动力转移要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化的历史趋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技术进步路线,大力发展现代大农业,充分发挥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富余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0.
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探讨——论乡村旅游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过去基于农村本身就“三农”论“三农”的研究思路,必须要有相应的产业作为依托。作为充分利用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兼有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特点的乡村旅游,是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依托的产业,并且大有可为。但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避免乡村旅游带来的一些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