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唐王昌龄出塞诗,共八句,今取四句。古称长城以北力塞。所谓“秦时明月”,即秦已统治之,“汉时关”,汉武帝时,光禄卿徐自为曾在阴山北筑光禄塞,说明秦汉时,内蒙古已是中国领土。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继承老沙皇军事封建帝国主义衣钵,妄想侵占我国长城以北的内蒙和东北的领土。他们违背列宁同志遗教,假借“民族原则”,于一九六九年六月十三日抛出臭名昭彰的所谓“苏联政府声明”。胡说“只有汉族,才是中国人,满族和中国的其他少数民  相似文献   

2.
<正>唐代边塞诗中写及“阴山”这个地名的不少,注家们都释为“今内蒙河套地区以北的阴山山脉”。岑参在新疆写的诗里提到阴山的有五处,如用内蒙阴山释之则很难读通;有的研究者就只好说成是“浪漫主义的奇特想象”,或者解释为“借用”、“夸大”、“为了使环境典型化”,甚至说成是“无妨加以忽略的‘错误’。”(见程千帆《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其实,根据岑诗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的范围和黄土分布区黄土的分布较广,范围比黄土高原大,北起阴山山麓,东北到松辽平原和大兴安岭,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以黄土高原最为集中。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面积约为30多万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4.
战国时期赵长城是古代重要的边防建筑,其中北长城位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到内蒙古包头市一线.通过实际踏访,对高阙塞遗址、乌拉尔山长城遗址、阴山长城遗址及河北蔚县长城等做了考察,记述了一些考古数据,对今后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阴山烽燧建筑地址、取材方法、任务以及与长城、障城、古城关系的实地考察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一)填充题 1.云桂 2.山区 西高东低 三 3.天山—阴山 太行山 巫山 4.北京 杭州 海 淮 钱塘江 5.台湾岛 东北平原 塔里木盆地 吐鲁番洼地 青藏高原 台湾省火烧寮 青海湖东北平原西部“绿色长城” 舟山渔场 太湖流  相似文献   

7.
长城谣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敕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赏析】在《长城谣》一诗中,诗人描述了长城历史的悠久,用它的冷眼看到城上城下争战的一部历史,民族的兴衰。引起人们的无数遐思,同时也浸透着作者对故乡的无尽的怀想。一句古诗“敕勒川,阴山下”更是这里千百年来典…  相似文献   

8.
一、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 横贯新疆中部 ,西端伸入中亚的哈萨克斯坦 ,全长 2 5 0 0千米 ,南北宽 2 5 0千米~ 3 0 0千米 ,山势雄伟壮观 ,好似拔地而起 ,高插云霄 ,故名“天山”。阴山 横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全长 12 0 0千米 ,海拔15 0 0米~ 2 0 0 0米。《说文解字注》 :“阴 ,暗也。” ,古汉语中又谓山之北、水之南为阴。今长城内外沿边诸山属阴山山脉 ,阴山得名由此。昆仑山 昆仑山横贯新疆、西藏、青海、帕米尔高原东部 ,东西长约 2 5 0 0千米。据《辞海》解释 ,昆仑为“广大无垠貌”之意。又据《中外史地考证》 :“昆仑即新疆于阗语…  相似文献   

9.
【时空框架】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历经秦、西汉、王莽新、东汉四个朝代。 秦代直接统治的区域面积达300余万平方公里。其边界“东到海……西至临洮、关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秦始皇本纪》)。即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相似文献   

10.
台州府城墙兼具军事防御和防洪双重功能。早在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为增加牢固程度,将城墙两侧全面用砖石包砌。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创建了空心敌台。担任蓟镇总兵时,以北调的戚家军为骨干,参考台州府城墙的形制和结构,大规模修建长城城墙敌台。因而台州府城墙被誉为明长城的“师范”和“蓝本”。  相似文献   

11.
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王张江姚“四人帮”,领导全国人民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抓纲治国的大好形势下,迎来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卅周年。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到处生机勃勃,一片欢腾。北靠婉蜒东去的大青山,南临曲折多姿的大黑河,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就环抱在青山绿水之中。这屹立在祖国北疆的塞外古城,有着悠久的文明史。这里出土的历史文物资料告诉我们,远在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了。历史上纵贯于蒙古草原的一些民族,如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和蒙古,都曾经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春秋战国时代,赵国的国君赵武灵王,曾沿着阴山修筑长城,并在阴山以南的呼和  相似文献   

12.
长城     
<正>长城,这是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它以蜿蜒万里和气魄雄伟而享誉世界。多种耀眼的光环缠绕使之成为中国的象征和骄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长城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长城具有悠久的历史。修筑长城最早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防御匈奴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故址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北傍阴山,  相似文献   

13.
阴山古思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不知唤起过多少人对于阴山的古思。阴山 ,对于一个从未到过塞北的南方人来说 ,很难想象古时这里是怎样的烽火连天的。这次竟有机会翻越阴山 ,到达了阴山的最高处。呼和浩特之北的大青山 ,即是阴山的中部 ,也即是古代中原王朝北拒游牧民族南进的主要防线。到了呼和浩特 ,总要看看内蒙古大草原 ,而距呼和浩特最近的草原 ,就是 80多公里外的希拉穆仁草原 ,而到希拉穆仁正好要翻过阴山。北出呼和浩特市区 ,不过 1 0余公里便进入了阴山的腹…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地处长城脚下的遵化市罗文峪和侯家寨小学联合开展了“长城脚下队旗红”、“登上长城颂祖国”、“无人区里话今昔”等一系列主题班、队会活动。  相似文献   

15.
长城(河北段)建设存在着红色基因底蕴挖掘不够、红色艺术形象设计缺乏、“红色长城”文旅品牌特色不突出等不足,应通过精选“红色长城”品牌主题线路,开启“红色长城”品牌保护模式,创新“红色长城”品牌业态谱系等路径,完善“红色长城”(河北段)品牌的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16.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吟诵之余,人们不禁要问:《敕勒歌》诞生地,诗中极力赞美的敕勒川草原在什么地方?一种观点认为,敕勒川位于今山西北部,具体地点在今宁武,朔县一带。另一种观点认为,敕勒川位干今内蒙古阴山地区,具体地点或以为今呼和浩特附近的大黑河流域,或以为今包头附近昆独仑河流域。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都值得商榷。一、救勒川在大青山附近敕勒川处于阴山下,漠南漠北均有阴山。《周书·文帝纪》:“普四马莫部自阴山南徙,始居辽西。”是为漠北阴山,不过北魏史书凡涉…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都学过很多古典诗词,可你们是否注意到其中有不少是描写自然景观和地理现象的?本文特地从地理学角度对这些诗词进行剖析,以达到利用地理知识来加深理解诗词内容、从诗词中来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也算是一种“文科综合”吧。 【例诗】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田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现象分析】“敕勒川,阴山下”,是说敕勒人活动的大平川在阴山脚下,点明敕勒川的地理位置。“川”是两山之间的平坦土地,北方人都习惯上将“川”与“山”相对,我们通常也说“一马平川”,它泛指平原。“阴山”即大青山,在今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 “天似穹庐,笼盖田野”,指天空像一个又高又大的圆顶毡帐,笼罩着敕勒川的整个原野,极言敕勒川的  相似文献   

18.
×××同学问:《敕勒歌》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请你给我们作简要的介绍和分析。答:《敕勒歌》这首北朝民歌,是一首粗犷雄浑的草原赞歌。它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全诗从大处着墨,粗线条勾勒,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一望无际、坦荡如砥的广阔原野上。“敕勒川,阴山下”,点明了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站在敕勒川前,阴山脚下,纵目四望,天地相连,那广袤的天空像穹庐的圆顶似的笼罩在大地之上。“灭似穹庐,笼盖四野”,这  相似文献   

19.
唐朝诗人王昌龄有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诗中表达了人们的共同愿望——希望边境有“不叫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而李广无疑就是这样一位杰出将领!他以非凡的勇敢,忠信正直的磊落襟怀,以及有别于传统的治军方法,成为令  相似文献   

20.
程瑶  刘峰  崔鸿 《云南教育》2008,(9):32-33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世界遗产”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文章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作者以清新的笔触,朴实无华的语言,按照“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展开联想——赞美长城”的顺序,向读者展示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