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黏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MRI/MSCT的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搜集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17例鼻黏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MSCT平扫+增强扫描6例;MSCT平扫+MRI扫描11例,分析其影像表现特点。结果:17例患者MSCT平扫中,位于鼻腔12例,鼻咽2例,鼻窦3例;均呈膨胀性生长,形态不规则;肿物密度多呈不均匀的软组织影,未见钙化,4例病灶内见少量出血、坏死;侵犯周围组织15例,其中10例出现骨质吸收、破坏;出现淋巴结转移5例。11例MRI检查中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表现3例;T2WI呈等、稍低信号,T1WI呈等、稍高信号的2例,T2WI、T1WI均呈稍高、高、等混杂信号6例,DWI均呈高信号。MRI及MSCT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6例,轻中度不均匀强化11例。结论:鼻黏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在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SCT虽无明显特征,但在病灶对骨质破坏表现上有重要诊断价值,两者应用可提高诊断正确率,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CT、MRI表现与临床对照结果。方法:本文选取某院在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对患者给予脑CT、MRI诊断,并根据患者临床对照分析脑CT与MRI影像学特点。结果:3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经脑CT扫描发现22例患者脑部异常,共检出病灶42个。MRI检查中T1WI发现脑部异常28例,共检出病灶56个,T2WI有脑部异常改变30例,共检出病灶84个。结论:在临床上对于疑有多发性硬化患者首选MRI诊断,对于疾病病程处于急性期或活动期患者应采取CT增强扫描和复查。此外,CT及MRI可以直接显示药物治疗效果,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肝脏增强CT检查与肝脏MRI检查在诊断肝癌方面准确率。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肝胆外科就诊的90例患者,均经肝胆彩色B超初筛确诊为肝脏中小型占位病变,分别经肝脏增强CT检查与肝脏MRI检查,并经病理确诊,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肝脏MRI扫描准确率明显高于肝脏增强CT检查,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MRI检查方法诊断肝癌的准确率高于肝脏增强CT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诊断肝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思吟  李敏 《内江科技》2014,35(12):32-33
目的:通过对比14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能谱CT及X片表现,探讨能谱CT在痛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48例,选择其一个肿痛关节进行能谱CT及X片检查,并同时检测所有患者的血尿酸、尿尿酸、血肌酐水平。对比能谱CT及X片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能谱CT较X片能更好提示痛风所致的软组织肿胀、尿酸盐沉积及骨质破坏,而对关节积液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能谱CT及X片均能提示痛风患者的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尿酸盐沉积及骨质破坏。但就两者对比而言,双能CT较X片有更多的发现,能帮助我们更早的明确诊断,且能帮助鉴别真假痛风,评估尿酸盐容量变化,有利于痛风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5.
德吉 《西藏科技》2014,(3):45-46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当中的高压注射器的使用经验及护理体会,提高CT增强扫描的准确率及成功率,减少造影剂的毒副作用。方法对我院放射科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间351例肝脏分期CT增强扫描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1例肝脏分期CT增强病例当中一次性成功310例,通过补救措施后成功35例,失败6例。有11例轻度反应,1例为重度反应,1例为重度反应。结论正确熟练掌握使用高压注射器可以提高CT增强扫描的准确率及成功率,减少造影剂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骶髂关节多排螺旋CT扫描,根据图像征象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本组52例,无0级表现,Ⅰ级7例(13.5%),Ⅱ级22例(42.3%),Ⅲ级15例(28.8%),Ⅳ级8例(15.4%).CT表现为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囊状或毛刷状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正常、增宽、狭窄、消失和积气.结论:多排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做出正确的诊断及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58)进行常规护理,并于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n=58)则接受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相关指标,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术后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0 d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能够明显改善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25)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方法:取62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原位杂交检查,分析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病变区存在增生细胞,且主要为组织细胞、浆样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浆样树突状细胞阳性表达呈现聚集状,且有髓过氧化物酶强表达,增生T淋巴细胞中,存在CD4、CD8阳性表达,且在T细胞中的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检验显示62例患者中,5例存在阳性细胞,阳性检出率8.06%(5/62),其余57例均呈阴性。结论:临床诊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主要以淋巴结活检为主,以明确其病理学改变,病灶区域细胞颗粒酶B、TIA1、CD3、CD4、髓过氧化物酶呈现阳性免疫表型,能有效诊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癌误诊原因,提高直肠癌正确诊断率从而防止误诊误治.方法:对50例直肠癌患者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50例中误诊为痔疮34例,茼痢5例,慢性炎症6例,其他疾病5例,误诊率达100%.结论:对直肠癌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相关检查不认真与临床经验不足等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胡红杰  郑树  章士正  夏萍  金梅 《科技通报》2005,21(4):407-412
目的应用和比较不同穿刺针、不同导引技术对穿刺活检结果的影响。材料和方法90例中男性6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54岁(23-78岁),胸部66例,腹部24例;按穿刺针不同分DFBN(dispos able fanseen biopsy needle)和ADGSTN(automatic disposable guillotine soft tissue needle)两组;比较两组的诊断正确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穿刺成功并获得细胞学和/或组织学材料,细胞学检查正确者9/25例(36%),组织学检查正确者66/91例(72.53%),DFBN和ADGSTN两种穿刺针在标本的大小和完整性、病理学结果、诊断正确率(55.81%/91.30%)有差异(P<0.01),穿刺活检在肿瘤患者中的诊断正确率为78.95%,发生并发症8例(8.89%),其中气胸2例,咯血或痰中带血6例。结论CT/US 导引经皮细针穿刺活检是一项先进的影像学与病理学活检相结合的技术,对于胸腹内不明原因的占位性病变,尤其是怀疑肿瘤者是一项简便易行、较安全的诊断手段。ADGSTN较DFBN材料满意且诊断正确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成人Ⅰ型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5例成人Ⅰ型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5例,全组一次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21例(其中外院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再次手术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3例)。4例患者由于全身情况差,急性重症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原因采用分期手术即:急性期行胆总管囊肿切开引流,3~4月后急性期表现缓解,全身情况改善,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全组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胆漏3例,胰瘘1例,均经非手术处理治愈。全组病理结果呈炎性改变,无癌变情况。随访6个月~2年,平均15个月,无不良反应。结论成人Ⅰ型胆总管囊肿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B超、CT、MRI、ERCP等影象学检查可以确诊。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彻底,疗效肯定,是首选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并发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当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并发症护理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思吟  邓代华 《内江科技》2014,35(10):55-56
目的:通过对比9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能谱CT及彩超表现,探讨能谱CT在痛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2例,对其关节肿痛部位进行能谱CT及彩超检查,并同时检测所有患者的血尿酸、尿尿酸、血肌酐水平。对比能谱CT及彩超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病变以第一趾跖关节为最好发部位,其次为踝关节、膝关节,能谱CT及彩超均能提示尿酸盐沉积、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破坏的表现。结论:能谱CT及彩超提示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的表现能力与彩超相似。但是,就尿酸盐沉积及骨质破坏情况分析,双能CT较彩超有更多的发现,且能帮助鉴别真假痛风,评估尿酸盐容量变化,有利于痛风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双期扫描对胰头癌的应用及影像表现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胰头癌CT检查的技术及诊断。资料及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几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胰腺头部癌的CT影像特点及双排螺旋CT双期扫描中的应用;方法:患者仰卧位,采用PROSPEEDAII 1.5秒双排螺旋CT机配合NEMOTO高压注射器及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对患者进行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层厚及层距:7mm螺距:1.5∶1。结果胰头癌中CT平扫显示肿瘤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螺旋双排CT双期增强扫描在动脉期显示肿瘤边缘均出现类似环状强化,门静脉期边缘较为模糊且呈相对低密度。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内外胆管扩张和胰管扩张。结论螺旋双排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头癌检查应用技术更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掌握好良好动态扫描可以更好的观察胰腺病变的密度变化提高CT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依据食管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巨大食管癌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14例巨大食管癌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巨大食管癌肉瘤多呈息肉型向腔内生长,一般不向周围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率低,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率高,术后生存率高.结论:巨大食管癌肉瘤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术前充分评估,根治性切除手术后,预后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CA199糖类抗原CA724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的TNM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结直肠癌患者100例与对照组同期非消化道肿瘤的住院病人100例,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罗氏公司E601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罗氏原装试剂盒检测血清中CEA、CA199、CA724值。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f±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单项检测中,CEA的敏感率最高,达37%,且CEACA199CA724.在两项联合检测中CA199+CEA的敏感度最高达53%,三项联合检测敏感度达64%,在各种联合检测中最高。三项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和升高水平随肿瘤的TNM分期的增加而递增。结论:三项肿瘤标志物的单一检测敏感度较低,肿瘤标志的联合检测结直肠癌可以提高敏感性,以CEA+CA199+CA724的效果最好,CA199+CEA次之。CA199、CA724、CEA三项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及升高水平依肿瘤的TNM分期的增加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有氧代谢运动对侵袭性血管母细胞瘤的激素调节效果,以提高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治疗。方法:以血管细胞瘤MRI影像与病理特征分析为参照依据,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治疗后的血管细胞瘤恢复情况,以持续有氧代谢运动对血管细胞瘤体内脑垂体激素调节为对象,建立有氧代谢与侵袭性血管细胞瘤脑垂体激素调节间的关系模型,证实血管母细胞瘤的MRI病理表现与有氧代谢运动间的关系。结果:小脑半球血管母细胞瘤14例,幕上血管母细胞瘤4例,混合型1例,经持续有氧代谢运动康复,肿瘤周围异常流空明显减少,肿瘤囊壁环形得到弱化。结论:持续有氧代谢运动通过激素调节,刺激血管母细胞瘤的恢复,血管母细胞瘤MRI影像表现稳定,瘤周刺激明显好转,MRI表现与刺激病理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4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分型及治疗方法,探讨Bismuth-Corlett分型及Blumgart临床分型对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至2009年间40例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获取各位病患的详细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分别据Bismuth-Corlett分型及Blumgart临床分型归纳各型的治疗方法,分析分型方法对治疗方法选择的影响。结果:Bismuth-Corlette分型与是否行手术切除治疗无明显相关(p=0.052)。Blumgart临床分型对手术治疗方式有显著影响(p0.001),且随着T分期的增高,手术切除率降低。结论:手术治疗是肝门部胆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前综合评估患者情况,Bismuth-Corlett分型对选择术式有一定帮助,但不能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而Blumgart临床分型可明确是否有门静脉侵犯及肝叶萎缩,直观的展示肿瘤的可切除性,特别是对需要肝部分切除的手术,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经络仿生物电刺激对前列腺素及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疼痛的影响。方法:对50例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治疗组给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针灸治疗,观察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患者镇痛效果、病程进展,观察血液中前列腺素的含量,分别对其有效率进行判断。结果:治疗1、2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PGE2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尺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经络仿生物电刺激能抑制前列腺素分泌、对抗前列腺素的作用,有效改善盆腔淤血综合症患者盆腔血液循环,具有缓解患者疼痛之功,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0.
黄筱瑛 《大众科技》2021,23(7):81-83
目的:探讨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诊治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46例,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3例,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采用健康点查表(SF-36)评估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环境、护理操作、服务态度及健康教育评分较高(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3%,高于对照组的69.6%(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