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了产业形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青少年群体生活环境的改变。近年来,很多青少年因过度使用网络,产生网络依赖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对青少年网络依赖的现状分析,探讨当前青少年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危害,提出应对策略。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需要政府、家庭、学校、企业和青少年自身形成合力,创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的有效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网络依赖的青少年合理地、有控制地利用互联网,健康成长和生活,经过测量与访谈,甄选存在网络依赖的青少年48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网瘾现象已经成为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网瘾事件时有发生,对青少年网民的网瘾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青少年参与体育的动机与网络依赖的动机有相似之处,用体育运动来干预网络依赖,可以有效缓解和治疗青少年的网络依赖。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的有效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网络依赖的青少年合理地、有控制地利用互联网,健康成长和生活,经过测量与访谈,甄选存在网络依赖的青少年48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青少年网络依赖者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青少年在学校接触网络最多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也拭目以待.作为直接面对青少年的青年教师,笔者从认知角度对青少年网络依赖者提出治疗方案,以减轻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网络依赖的家庭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网络依赖问题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大杀手.应试教育式的家庭培养模式、教导式的单向沟通方式、严厉惩罚和过度控制式的父母教养方式等家庭教育模式,是导致青少年出现深层次心理问题,进而转向网络依赖的重要原因.因此对青少年网络依赖问题的解决,应以预防为主.可通过提升和改进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来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几率,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对于已经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也可寻求相应的家庭干预矫治策略,最终实现改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444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中学生新媒介依赖(包括网络和手机依赖)的特点,并探讨学校联结和自我调节对青少年新媒介依赖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与其学校联结、自我调节显著相关.自我调节在学校联结与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有效改善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的预防干预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以超乎想象的广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生活。对于青少年而言,网络既拓宽了他们学习知识的渠道,又为孩子们的双向交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式,大大缩短了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时空距离。但无法忽略的是,网络同时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网络成瘾与人们熟知的吸毒是极其类似的,存在着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患上网瘾的人会不断延长上网时  相似文献   

9.
“真正有‘网瘾’的只是少数,家长、社会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网瘾的标签。”1月15日~16日,在全国网络成瘾矫治专家高峰学术研讨会暨“虹”计划科研成果发布会上,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发出了这样的呼吁。专家们一致认为,网络在青少年生活中已经不再可有可无,一些青少年上网时间长并不等于成瘾,而在某些青少年网络依赖的表象下,是家庭和社会出现了问题。给孩子贴上“网瘾”的标签,是成年人的语言暴力,对解决青少年网络依赖并没有多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文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梅花 《教育探索》2006,1(6):45-46
网络成瘾是网络技术发展和个人电脑普及过程中人们对网络产生的一种依赖心理。它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无可回避的人文困惑,因此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理性追因不可忽视。为了避免人文失范,对其进行人文关怀更是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网络依赖带给青少年成长许多负面的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切实感受到了这种负面影响。我们想方设法,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呼吁社会,希望社会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限制青少年进入网吧;我们告诫家长,希望通过家长的严格管教,阻止青少年沉溺网络。然而,强烈的呼吁和谆谆的告诫,并没有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青少年网络依赖问题仍然是困扰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以往的经验中,我们更注重考虑社会及家庭的因素。青少年网络依赖问题确实离不…  相似文献   

12.
当代青少年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带来的冲击,产生手机依赖、网络成瘾、信息焦虑等问题性网络使用,形成数字压力。根据我国青少年数字压力的现状及特征,科学管理青少年数字压力需要个人、家庭、学校三方面合力,重点在于家校联合合理规范青少年的网络使用行为,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与网络使用观,提升其网络操作能力与网络素养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代社会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在给青少年提供获取知识与信息极为便利的渠道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角色错乱、人格异化、道德弱化、交往障碍等弊端和危害,甚至会使青少年沉溺其中,产生网络依赖或网络成瘾.所谓网瘾,是指上网者因长时间或习惯性沉浸网络之中,对网络产生严重依赖而难以自我解脱的一种心理和行为状态.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当网络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必要部分,网络在呈现了信息化便利的情况下,一些问题也就随之而来。网络内容的丰富多样使得自制力及分辨力不够强的青少年深陷其中,对网络虚拟社会的沉溺与依赖甚至使部分青少年无法适应现实社会的生活;而现实社会是每个生命个体生存的基础环境,只有网络环境而没有现实社会,生存也无从谈起。所以,加强其网络虚拟环境与现实社会对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网络一方面给青少年的学习、交往带来极大便利,另一方面其负面效应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多方面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叙事班会让青少年认识到网络世界带来的得与失,理解合理使用网络的重要性,才能觉察自己使用网络的情况,实现上网自我监控,避免陷入网络依赖。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的不断普及,使人们的生活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近年来经常发生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给人们在信息网络安全上敲响了警钟。青少年作为网络受众的主要群体,他们对网络的依赖强,安全意识薄弱,频发的青少年网络暴力事件,使得网络安全教育问题也愈发突出。就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进了初步探讨,并对信息安全教育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特有的青春期困惑、好奇、随潮心理及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是导致青少年易沉溺于网络的本体因素。鉴于网络依赖给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青少年必须正确认识网络的负面影响,通过自我管理策略的运用,合理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进而成功实现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8.
即时     
《中国德育》2016,(4):4
澳大利亚青少年非常依赖互联网根据一项最新调查,澳大利亚14岁至17岁的青少年非常依赖互联网,他们利用互联网学习、娱乐、和朋友联系,没有网络,他们感到将无法生存。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大部分业余时间都在上网,83%的青少年一天至少上网三次,女孩上网的次数比男孩多。报告称,青少年上网时间的增加主要是由于  相似文献   

19.
网络媒介情结是指人们因过度依赖网络媒体而在其潜意识内所形成的集网络需求、网络情感以及网络意志为一体的一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状态,对青少年影响很大,需要科学引导。新形势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要加强对青少年媒介情结的研究,进一步拓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积极建构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机制;注重建立青少年同伴之间的有效互动机制;强化媒介素养教育价值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重视网络媒介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旭  姚岚 《辽宁教育》2005,(2):22-23
网络依赖带给青少年成长许多负面的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切实感受到了这种负面影响.我们想方设法,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呼吁社会,希望社会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限制青少年进入网吧;我们告诫家长,希望通过家长的严格管教,阻止青少年沉溺网络.然而,强烈的呼吁和谆谆的告诫,并没有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青少年网络依赖问题仍然是困扰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