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文本解读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难点,它的深度决定着教学的效果。本文分析了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的不足,总结了阅读文本解读的几个基本策略。文本解读应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和挖掘文本的写作意图,从而真正达到有效解读文本、实现学生与文本互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应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文本的多元解读已成为当今阅读教学的共同追求,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实施文本阅读的有效策略即文本多元解读应该和多元对话相辅相成,试图为文本多元解读的教学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思维导图这种方法可以是英语阅读层次分明。学生在对英语文本进行阅读时,使用思维导图方法,可以帮助其理解文章大意以及深层次含义。文本解读效果以及深度直接关乎阅读的质量。本文在对思维导图和文本解读的论述基础上,对高中阶段英语阅读相关的文本解读之中思维导图的融入进行深入分析以及探索。  相似文献   

4.
文本的处理凸显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功力,语文教师应该从陌生化的文本阅读开始,多层面、多维度地进行立体化的文本解读,并学会不停留于自己以前的解读,不依循通常的解读途径,而能够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个性化地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多角度阅读,提高学生解读文本、走进文本、理解文意、情感共鸣的能力。感悟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快速理解文本,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与质量。除了传统的多读、教师讲解引导等方法之外,感悟能力的培养还有主题解读与段落划分相结合、加强对中心句段的解读、学会“窥斑见豹”和尝试“内在表达”四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着通过在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以学定教,采用"选点切入"法来逐步解读文本的做法,并结合实例重申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便于教师从本质上深入地把握文本,巧妙地驾驭文本,引导学生快速、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刘燕英 《知识窗》2014,(18):48-48
文本细读,是指以文为本,通过反复阅读语言材料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来理解和运用语言。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更深层次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目前,对文本细读的研究主要呈现出多元化的姿态,所以在研究语文阅读教学时,解读文本是细读策略的关键。本文对文本细读的研究,主要从赏者阅读、诵者阅读和教者阅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中专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进行多向多元的思维碰撞,认真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方式的解读,帮助学生与文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对话。要突出阅读方式多样性、创新性、独特性,坚持阅读的多元化,发挥文本阅读的多样化作用;激发阅读的创造性,弘扬学生阅读的创新精神;倡导阅读的个性化,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9.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决定着文本价值功能的发挥,也是学生内化文本的前提.教师在引领学生实现阅读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实现文本意义的价值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在分析文本时能够结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与体会。文本个性化解读必须加以规范,否则文本阅读也许就会变成文本的戏说,而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11)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关注核心素养,这也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本文以高中英语阅读课堂实践为例,旨在通过阅读导航——文本解读——读写整合——素养建构的方式,实现英语阅读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作为新课标英语教学设计的一大指导思想,为有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然而,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仍普遍存在大量碎片化的文本解读及浅层次的阅读任务设计等现象。结合自身课例,笔者分析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导学生进行基于文本、深入文本再到超越文本的深度阅读,以期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熊绍福 《知识窗》2010,(7X):53-53
<正>独立研读文本,准确全面地理解、分析文本,是一个语文教师应有的基本功。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应有三种身份,一是读者,保留自己最初阅读的体验与感受;二是教者,重点考虑文本的价值,教学所需达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中学语文阅读教什么,如何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同一篇文章,阅读后,不同的读者心中会产生不同的人物形象。初中的语文教学只有先决定教的内容,才能决定怎样去教学。如何让阅读教学与文本紧密相连?我是这样分析总结的。一、解读文本教师对阅读教学要运筹帷幄,要有"一桶水"。"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头脑"。"教什么"不是语文教参、教辅资料的条条框框,其必源于独特地解读文本。我认为:"如果不知道总结归纳,在教学  相似文献   

15.
魏婷 《科教文汇》2024,(2):170-173
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育人的集中体现,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任务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多元解读越来越成为阅读教学的大趋势。究其本质,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必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允许学生多元解读文本,把作品的核心价值与解读方法紧密结合,认真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理念。该文以初中的散文、诗歌、小说为例,对文本的主题、意象、人物进行多元解读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如何提高阅读效率,有效解读文本或篇章内涵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图武理论主张借助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阅读模型的相互作用来理解篇章。把握图式理论,有助于对阅读理解过程的把握,从而改进我们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如何提高阅读效率,有效解读文本或篇章内涵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图式理论主张借助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阅读模型的相互作用来理解篇章。把握图式理论,有助于对阅读理解过程的把握,从而改进我们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8.
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课标也指出:阅读实践活动应关注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所以,青年教师观摩课中,许多课的教学设计特别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权利,给予教师更多的空间.教师在个性化解读文本时也随机出现了一些偏离文本主旨、脱离学生实际等解读误区.如何正确解读文本、避免文本解读的随意性呢?现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以下看法:深入作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潜入文本--超越文本,必先走进文本;走近学生--解读需要深入,更需要浅出;与编者"零距离"--让文本解读勿忘"我".  相似文献   

20.
王国权 《科教文汇》2008,(33):103-103
一切为了教育行为的最高目标与最高追求,就是借助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文化价值去发展个性,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正体现了这一宗旨。以往的语文教学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忽视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个体的思想、情感、体验。表现为:教师注重讲解语法、逻辑、修辞等理性内容,注重分析文章的结构框架,忽视了倾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即学生面对文本具有的思想。当老师割裂文本,将文本变为用零件组装起来的机器时,学生的情感之弦就不会被拨动,学生的思想之火也不会跳跃,课堂真正成了一潭死水。所以,真正的阅读是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感受文本,用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文本对话,最后交流,达成对文本深刻的理解。本文对个性化阅读这一命题进行解读,从而加深其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