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冉海英 《知识窗》2020,(2):69-69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是学生语音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措施,以期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一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使用和最重要的教学训练方式。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语文学习的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做到可以准确规范的朗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语文和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因此,本文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最终实现高效率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它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能够使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心得文章的深层含义和美学特色,增强语感和思维能力。所以,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基本练习,运用好的朗读方法,激发学生朗读情趣。但是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堂,朗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在读准、读通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朗读教学,优化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正是来源于教师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用心研究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性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投入最少的精力,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掌握知识,实现制定的教学目标,不但要满足教学的需要,更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科学的教学策略在教学活动中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跳跃程度,注意力更加集中,能主动地参与教师的教学全过程,从而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也提高了。那么,如何践行新课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入门之径。语文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古文的朗读和诵读,培养学生朗读兴趣,训练学生朗读技巧,协调讲解与朗读的关系,让学生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是教学重点之一,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应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浅要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式,旨在提高阅读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24)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必须建立扎实的语文功底,学生才能形成终身学习能力。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还处于一种传统教学的老状态,教师的言辞说教忽略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小学的语文教学成效不高。笔者根据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以农安县洼中高农场小学三年级的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基于情境创设的PBL教学法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并对教学成效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基于情境创设的PBL教学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本研究成果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性教法的研究和探索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教育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教学内容的逐渐丰富,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逐步加强。由于朗读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所以朗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提高对于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简述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朗读能力培养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有效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课题。小学五年级语文已经是系统性的学习语文知识的阶段,是整个语文学习过程的基础,这就更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讲究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性的教学课堂是知识传授、情感交流、思维培养和个性塑造的结合,如何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笔者下面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谈一下如何提高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朗读能力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进行示范朗读,教授给学生朗读方法与朗读技巧,并对学生朗读的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本文当中重点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的课程,语文作业是这门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检测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更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小学语文作业可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展小学生的视野,促使小学生学生语文动机的产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作业的优化,发挥小学语文的优势,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古重视朗读。朗读,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可以领悟语言之美,可以培养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审美情趣。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正确对待朗读,做好朗读示范。采取恰当的方法,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学习语文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学习伴随着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全部过程,它在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语文语言感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小学作为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直接影响着以后语文的学习。在新阶段,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语文语言的艺术性和可理解性,加大与学生的互动程度,使用艺术性的语言感染学生,提升课堂魅力。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语文中,朗读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语文的朗读又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营造情景,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要在朗读中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思想。但是如今初中朗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而识字又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识字的根基打扎实了,学生的语文大厦才能巍然屹立,因此,识字教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在阶段目标中,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要积极开发识字教学的各项有效教学途径,组织好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主识字、主动学习的热情。要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积极引导,坚持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提高认读速度,从而大面积、大幅度…  相似文献   

16.
朗读即出声地、响亮地读,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进行的基本训练之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小学语文教学,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是最重要的,“书声琅琅”是一堂好语文课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职业教育受到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职业教育中文化课的教育也随之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语文这门课程的教学。语文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所以要学好语文课程,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提高职业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与职业高中实际相结合,采取针对性工作措施,加以逐步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培养职业高中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更加注重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其中,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的基本科目,是学生今后学习语文科目的基础,学好小学语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新课标的深入发展下,对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动教学因此被人们重视,并逐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得到广泛传播,合作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团队精神的培养有正面意义,是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是十分重要的科目,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为培养其文学素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占据较大的篇幅,学生学习丰富的寓言故事、儿歌等语文内容,能够有利于其对语文知识的全面理解,因而儿童文学深受人们的重视。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儿童文学与语教学之间的联系,语文教师通过合理利用儿童文学资源,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针对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展开了分析,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实现民族富强、祖国繁荣昌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作为培养学生教育最基础的教育机构,语文教学至关重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不断思索的问题,这也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积极性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这也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实现并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课堂上学生最大限度的彰显创造潜能并真正感受到因语文生命之河掀起美丽的浪花,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目的,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让课堂充满活力。对此,文章简析了几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