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般地说,每一篇课文都有一条红线贯穿全篇,指导学生阅读也应当有一条主线。事实上,大凡名师的课堂教学,或成功的课堂教学都有清晰的主线,从而起到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举一纲而目全张的作用。该如何设计组织这一条主线?我认为: 一、抓关键词语设计教学主线有些课文中有一个或几个关键的词语,全文思路就围绕这些词语展开,我们可以抓住它们设计教学主线。如(白杨)一文。通过“高大挺秀”和“沉思”两个词语展开思路,描述了白杨的外形特征。表现了白杨高大正直、生命力强的特性,表达了爸爸希望儿女像自己一样扎根边疆的心愿。我们可以抓住这两个词语设计教学主线。现在,我们来看看特级教师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常有一条红线贯穿全篇.一堂以组织有效的小组学习为目标的英语课,同样离不开一条精心设计的"教学主线".可以说,成功的课堂教学有了清晰的主线,就有了"主心骨",就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既然如此,那么该如何巧妙地、不露痕迹地设计出这条提纲挈领的"教学主线"呢?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材料有目的地设计任务,并串接任务,从而达到课堂结构的完整和步骤的连贯.  相似文献   

3.
读者心声     
《教育科学论坛》"走进课堂"栏目牢牢抓住了课堂教学的主线。名课、悟课、品课等与课堂直接有关的文章不必细说,设计的教学专题与课堂教学同样非常密切。2011年第2期的"如何充分利用教材"专题,为教师如何使用教材提供了鲜活的案例。2011年第6期"预习"专题的一组文章,  相似文献   

4.
教学主线是教者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思路。可以这样说: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教学主线,凡是不成功的课堂教学也必定是主线不明或思路混乱。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条“精品旅游线”,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使一堂课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既然教学主线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组织呢&一、抠“文眼”——由课题设计主线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灵魂”,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利用课题来组织教学主线可以突出重点,达到事半功倍的…  相似文献   

5.
教学主线是教者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思路。可以这样说: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有一条十分清晰的主线,凡是不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是主线不明或思路混乱。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条精品旅游路线,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使一堂课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既然教学主线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组织呢?一、“抠文眼”——由课题设计主线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灵魂”,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利用课题来组织教学主线可以突出重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相似文献   

6.
课眼就是根据文本的精髓所在或关键之处而设置的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突破口。课眼是课堂教学的眼睛,找准课眼,抓住课眼,教师就能高屋建瓴地审视教学内容,理出一条"主线",再由"线"到"面",形成"板块",不蔓不枝、精当巧妙地预设教学流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地把学生引向思维的高地,从而激活课堂。  相似文献   

7.
上好复习课的关键是如何抓住教学中的“三条线”,即知识结构明线、能力训练主线、教学教法暗线。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只要牢牢地抓住这“三条线”,就会产生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常有一条红线贯穿全篇,阅读一篇文章也应有一条主线。可以说,成功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有清晰的主线,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从而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举一纲而有目张。既然如此,那么该如何设计组织这一条主线呢?我们应当努力钻研教材,反复阅读,体会玩味,抓住能起到主线作用的词语、句子、文题、段落来设计教学主线。(一)抓住词语设计教学主线有些课文中有一些关键词语,全文围绕这一个或两个词语展开思路,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些词语设计教学主线。如《白杨》一文,通过对白杨外形特征的描述,表现了白杨正直高大、生命力强的特性,表达了爸爸希望儿女像自己一样扎根边疆的心愿。全文是通过“高大挺秀”和“沉思”两个词语展开的,抓住这两个词语设  相似文献   

9.
精彩的课堂必定有一条清晰的主线,教学主线是一堂课的灵魂,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思品教师要善于以课标教材为蓝本厘清主线逻辑,以教学情境为载体推动主线实施,以课堂环节为依托呈现主线梯度,以真实生活为源头推动主线延伸,在"形散神不散"中开启高效思品课堂之门。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主线是一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它贯穿始终,引领课堂教学。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必然有一条十分清晰的主线。课堂中的教学主线好比一条精品旅游线路,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使一堂课显得清晰明朗,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作者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主题或说明的道理。如何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  相似文献   

11.
纵观近几年省、市级课堂教学活动,一种串"点"成"线",由"线"及"面"的主线式设计模式已成为时下课堂教学设计的主流,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使一堂课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那么,该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探究点呢?笔者以为,可以以"问题、情境、数学本质"为探究点,通过主线引领教学,让课堂教学思路更清晰,这是课堂教学扎实有效的根本保证,也是一条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具备一定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构建有效问题串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堂课,无论课型如何,无论上什么内容,无论用何种教学媒体,要使课堂生动,关键是看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可以说,问题设计是一堂课的“灵魂”,因为问题设计决定着教学的方向、顺序,问题设计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问题设计直接影响着教师本节课教学的效果。笔者近几年对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有效问题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做了一些研究,以下从五个方面谈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13.
有名师说过:"任何文章都是有主线的,你抓住了主线,也就走进了文章,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丰富的语文世界。"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再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错误路线了,要寻找好一条主线,由主线展开教学,这样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能培养孩子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抓准、抓好这条主线,可以从文章的题目、文章的关键词句、文章的线索以及文章后的思考题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严晓清 《考试周刊》2014,(18):175-177
<正>一、课例背景抓好教学质量是学校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抓课堂教学是学校质量提升最有效的切入点。未来的课堂教学,无论在教育观念,还是教学结构上,都将朝着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内容发生转型,构建与优化"学位中心"课堂结构就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所在。教师在构建"学位中心"课堂结构时,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又该如何备课呢?本课例拟基于这一教学理念设计生成。二、课例设计过程及专家点评本课为2013年12月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打造学习型课堂"主题学习会的展示课,本节公开课由林月周、胡玫两位特级老师负责主评。故文中涉及的专家点评主要为这两位老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有十分清晰的主线,而不成功的课堂教学大多主线不明或思路混乱。课堂中一条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条“精品旅游路线”,它可以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使一堂课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既然教学主线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组织呢?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有多种课型,但无论哪种课型,离不开"导课"这一环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人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是一个开放的场所,教师应努力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但要达到"形散而神聚",这就需要有效地构建课堂教学主线,将看似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一、课堂教学主线的含义教学主线是指教师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创设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首尾的一条明晰的学习线索。这条线索不仅能串起整个课堂的知识点,还能连接课堂教  相似文献   

18.
最近,参加了《教育科研论坛》组织的长三角课堂教学交流活动,有幸聆听了张齐华老师执教的"整万数的认识"一课,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张老师的这节课,无论从教学设计、教师语言、师生默契、课堂氛围来说,都有着太多太多让我思考和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成功的课堂教学通常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教学主线。在新课程视野下,政治课堂的教学主线是多种多样的。之前笔者听了玉林实验中学青年教师比赛课,其中对“我国的宗教政策”一课感受颇深,这是一堂明显的以问题设计为主线的课。下面,我将就这堂课谈谈自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主线是教者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思路。可以这样说: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教学主线,凡是不成功的课堂教学也必定是主线不明或思路混乱。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条精品旅游线,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使一堂课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既然教学主线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组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