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指出:草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内蒙古旅游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起点,也是实现"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发展草原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始,找出了目前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打造草原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草原文化是民族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化旅游为步入现代转型期的草原文化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环境,从树立草原文化品牌形象、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定位、积极推动草原文化走向世界等3方面阐述草原文化软实力的营销策略,提出在发掘和研究草原文化的基础上保护性开发草原文化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孙琨  钟林生  唐承财 《资源科学》2013,35(11):2209-2216
发展生态旅游是青藏草原区的一种保护性开发策略,减轻旅游环境影响是青藏地区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实地调查,评价青藏地区草原各主要旅游活动方式的环境影响程度,分析各种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文化参与的环境影响最小,其次是游览观光,再次是休闲度假;各种旅游活动中人均草地资源占用额度、及污染物排放量不同是导致其环境影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青藏地区草原旅游发展中,以减少旅游环境影响为目的,应发挥特色旅游资源对文化参与及游览观光旅游方式的诱导作用及对游客的聚集作用,利用市场需求推动环境影响小的旅游方式的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引领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向,并强化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引导和约束职能。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西部草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我国西部经济相对落后,旅游业发展相对迟缓,再加上草原分布区大都地处偏远,远离区域经济中心,因此西部草原旅游的发展更加缓慢。1、西部草原旅游区旅游开发程度低跟东部的旅游景区相比,西部草原旅游区的开发相对较晚。跟西部其他类型的旅游景区相比,草原旅游区的开发程度相对较弱。因此无论是在大的地域范围还是在小的地域范围内,西部草原旅游区均受到其他旅游景区的形象遮蔽。旅游地之间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以昭君文化旅游资源带动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价值。昭君文化是呼和浩特市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独特性的文化资源,随着文化旅游资源的多样化,面对着日益增长的竞争力,如何发展和创新昭君文化旅游资源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笔者认为,应充分地将昭君文化,与草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借以草原这一天然的自然环境打造独具内蒙古特色的昭君文化旅游资源,再以昭君文化游作为龙头继而推动内蒙古以及呼和浩特的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辉腾锡勒草原作为一个距离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较近,位于乌兰察布市境内的草原旅游地区,延续了传统草原旅游粗放的发展方式,其草原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典型性。辉腾锡勒草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强大的发展潜力,以及极其便利的交通条件。但其中小型旅游点却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存在散、杂、乱、弱、低、短六个突出问题。笔者在讨论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联合发展模式,建议进行"中—小"、"小—小"旅游点优劣互补合作,从而产生集群效应,推动本地区旅游产业整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九十九泉坐落在今天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察右前旗、卓资县交界地带。现已被开辟为内蒙古中西部最大的草原旅游景区——辉腾锡勒草原旅游景区。在景区开发过程中出现文化上的肤浅化现象和相互雷同现象,长期困扰景区的正常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九十九泉概况以及鲜卑人在九十九泉的历史活动,探讨了鲜卑文化对今日九十九泉旅游开发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十分重视草原旅游项目的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资金投入有限,开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草原旅游的可持续开发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必须在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系统规律的基础上,加强草原旅游发展的理论研究,重视草原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确定草原旅游开发的合理模式,引导草原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注重综合管理和多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做好草原丝绸之路"那达慕"文化品牌建设,在审视"那达慕"文化内涵和建设其文化品牌的过程中,要打破地域与时间的限制,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把地方特色与沿路各国文化融为一体;构建了"那达慕"文化品牌基本内容、文化体系和价值目标所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新框架,提出:应依据草原地域特点各有侧重点,"那达慕"开发的核心灵魂是创新;凝练民族文化创新地方"那达慕"文化集群,打造地方"那达慕"文化品牌为草原丝绸之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建立一个"那达慕"文化品牌建构体系,善用新媒体,推广"那达慕"文化品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草原旅游近年逐步成为与城市旅游、乡村旅游并驾齐驱的三大旅游热点之一,但草原旅游业正面临着旅游资源利用程度不高、旅游资源整合不够、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企业不大不强等各种问题。走草原旅游的品牌化发展战略可以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并据此提出了草原旅游品牌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呼伦贝尔地区的主体旅游资源是在优美草原风光背景下的悠久而灿烂的民族文化,因而其主要旅游产品是民族风情产品.然而随着近些年旅游业的发展,民族风情产品的开发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为此,坚持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2.
草原行(下)     
马背上的骑手旅游的意义其实并不完全在于欣赏风景,而应从多方面去感受目的地。第一是文化,第二是环境,不仅要从人文、历史的角度去对待,更要充分利用地理知识。我在去内蒙古之前就已经仔细地查阅了许多有关方面的资料,尤其对于内蒙古独特的草原文化非常感兴趣,比如,我光是德德玛的歌就听了无数遍,直到会唱至少10首为止。来到草原,一定要深入草原深处  相似文献   

13.
草原行     
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盟,地处中国的东北部,东与黑龙江省相邻,西北和西南分别与俄罗斯和蒙古国交界,总面积25万多平方千米。这里是我国北方游猎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多民族的聚居区,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汉、满、回、朝鲜、俄罗斯等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至今,这些民族仍继承和保留着各自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呼伦贝尔盟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不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有着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浓厚的民族特色,有的旅游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14.
李文杰  乌铁红 《资源科学》2012,34(10):1980-1987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旅游设施的不断建设和旅游活动的增加,其草原环境岛屿化现象严重。为保护草原景观和当地生态环境,探索草原旅游干扰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可为调控旅游干扰和实施规划与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和理论支撑。在诸多的旅游干扰影响因素中,游客的活动和践踏以及车辆的碾压是草原旅游点及周边旅游环境产生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而其影响又直接反映在该立地上的植被生长、发育和演替变化上。本文采用植物样方调查法对草原旅游点周围、不同活动区周边、不同等级道路上的植物种类构成与各种植物的相对密度、植被的总盖度、草群高度、植被地上生物量以及丰富度指数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以其相关指标变化来探究旅游干扰对草原旅游点植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北方民族和沿海民众为例,比较了草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内蒙古旅游业实际发展现状,从草原文化、民族文化、昭君文化、历史文化、游牧文化、区域文化、产品文化七个方面分析了自治区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性与可行性,指出内蒙古自治区要在现在发展水平上,进一步加强旅游业建设,按照打造旅游精品的标准和要求,提升旅游产品档次,把特色做优、精品做强、品牌做响,形成真正的内蒙古旅游王牌,使得旅游业在促进内蒙古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草原文化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在应战来自草原自然环境或生存环境的挑战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向世人昭示着其特有的灿烂和卓越,并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为构筑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整体形象,始终发挥着互为依存、互为影响和互为促进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佟  许建宇  陈雪瑶 《科教文汇》2009,(31):225-225
近些年我国草原旅游业日趋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致使草原旅游未来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先是就我国草原旅游概况及我国最大的草场资源拥有地—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简单介绍,进而以内蒙古北部荒漠草原带为例进行草原旅游规划,以求对未来草原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一体化国际化发展形势下,依据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倡议,旅游业如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跨境旅游的深入发展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实际问题。一、中蒙俄三国边境旅游形势和资源优势中蒙边境地区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厚重的历史人文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额济纳胡杨林、阿尔山、呼伦湖,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群遗迹、洪格尔岩画群,长调、马头琴、呼麦、祭敖包等。这些资源涵盖中蒙俄三国丰富的草原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俄罗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中蒙两国开展跨境旅游提供了合作基础。  相似文献   

20.
次塔  白吉 《西藏科技》2004,(10):59-64
本文明确阐明了畜牧业在广大藏民族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简要回顾了西藏畜牧业取得的历史成就,客观、公正地指出了草原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挖了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潜力,提出了立足发展草原畜牧业,全面建设牧区小康社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